网上展馆

导览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最美浙江人 > 热点资讯  正文

江山最美"神医":只要心中有梦 无脚一样登高

2019-04-04 17:33:03 来源:江山新闻网 肖梁 

  “那些蛇伤病人,躺着进来,几天后,就能站着出去,这真是太神了!”这是廖勇明从小就留在心灵深处的记忆,“爸爸,真厉害!”至今,勇明还记得,当时的大队卫生室里,挤满了病人。数百米外的旧礼堂,成了卫生室打地铺的“临时住院部”。后来,应该在1983年吧,大队卫生室解体了,一个个病人——尤其是蛇伤病人,就往家里涌,“逼”得廖家成了一个私人诊所,这让勇明有更多机会“观摩”父亲的“厉害”,感受父亲在病人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地位。那时的病人,大多数衣兜空空,往往人来治病,钱却没有,有的也凑不足全部费用。于是,有的病人治好了病,廖家诊所常常只能收到很少的钱,有时一分钱也没收,全免了。家人谈起这事,他爸笑笑说:“他身上确实没钱,那还能怎么样?”然而,这些受惠的病人,人离开了,心里总是念叨着父亲的好。有人地里种了西瓜、蔬菜,有人家里的老母鸡下了蛋,就像走亲戚一般往廖家送。那种洋溢着感恩的情谊,让勇明深切地感到父亲这样做人真好……

  父亲救死扶伤、乐善好施的好名声,也让勇明打小就受惠。勇明回忆说,他这样缺脚少腿的人,在记忆里从没有被人欺负过,有的倒是处处受到特别的关照,连在学校食堂里打菜,花同样的菜金,炊事员打到他碗里的菜明显要比别的同学多那么一点。上离家一里路的村小时,若是天气好,他自个拄着拐杖去,倒是不在话下,可遇上下雨天、冰雪天,拄拐杖容易打滑摔倒,相邻的几个同学就主动上门,一个背着他走,一个为他打伞。上离家10多公里路的乡初中时,没客运班车可乘,他每天得靠父亲骑自行车驮着他去驮着他回,可父亲从早到晚忙得像个陀螺,转个不停,常常抽不出身来送他接他。幸运的是,那时村里有个小煤矿,几乎每天有拉煤的车从村里经过通往学校的公路;更幸运的是,他是廖其贵的儿子,因而他常常可以搭到拉煤的便车。有一天下午,放学了,他从学校拄着拐杖走到公路旁,一辆去村里拉煤的货车咯吱一声停住了。司机师傅探出头来问:“你是廖其贵的儿子吗?”勇明笑了笑,点了点头。“来,上车!”司机师傅一边招呼他,一边下车扶着他走向驾驶室,可他见驾驶里已经坐了人,坐不下了。这时,司机师傅摆摆手,对坐在驾驶室的人催促着说:“快、快,下来、下来,坐到车斗上去。”然后,扶着他坐进了驾驶室。那情景,他一生难忘,至今说起来,仍觉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没错,世人的确是好心人多。然而,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一事又一事经历了,廖勇明的心里终于明白,总有好事落在自己身上,除了社会的好,与他是廖其贵的儿子不无关系。他的身上,时时刻刻散发着父亲好名声带给他的光环。

  小时候,勇明觉得父亲“真神”“真厉害”。长大后,他真正“认识”了父亲,觉得父亲外表很平凡,骨子不一般。在他的心目中,父亲甚至称得上“伟大”。可不是吗?父亲是谁?小学生!不,乡村小学只读过3年,充其量只是个初小生,更不要奢谈上过哪个医学院了。没错,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大队卫生员,可之初只是敷敷伤口、包包烂脚而已啊!然而,他以“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恒心与韧劲,栉风沐雨,筚路蓝缕,而后竿头直上,化蛹成蝶,把自己修炼成了一个“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这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授予的荣誉称号。在民间,在一些康复病人的眼里,他简直是一个身怀绝技而悬壶济世的“神医”,那一面面出院病人送来的镶着“蛇毒神医”“华佗再世”之类溢美之词的锦旗,狭窄的廖家诊所里怎么也挂不下。或许,那些荣誉都是浮云,可一个个命悬一线的蛇伤病人在父亲的手上起死回生,这可是勇明亲眼所见。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父亲行医救命,功德无量,值得做儿的崇拜啊!千真万确,勇明心目中的偶像就是自己的父亲,打小就这样,长大后更强化。

编辑:郑胜颖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