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舟山  正文

嵊泗黄龙乡激活绿色经济 小海岛的“美丽转身”
2018-11-28 08:28:57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沈晶晶 通讯员 刘婧

  浙江在线11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晶晶 通讯员 刘婧)初冬的晚霞倾泻而下,海面波光粼粼,村庄静静守望,石屋依山而建,遥望犹如“海上布达拉宫”,这是位于嵊泗本岛东南侧2海里处的黄龙岛。漫步海岛“一米巷”、渔人海岸等景点,鲜花衬着渔网做的篱笆,或是鹅卵石拼的游鱼,整洁而灵动。

  在黄龙岛,这样美好的景象已是“好久不见”。黄龙岛下辖4个社区(行政村),总人口8800余人。据黄龙乡副乡长黄皓哲介绍,人多缺地,导致长期以来岛上环境治理失序,厂房乱建、渔网乱放、垃圾乱扔……2015年时,黄龙岛被认为是嵊泗县7个乡镇中“脏乱差”的典型。“外人捏着鼻子上岛,办完事立刻走不愿多停留”。

  黄龙产石,此前建房,就地取材、依山就势,一面面石墙充满海岛风情。但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不少石头房被推倒重建变成砖瓦房。这些年,居民眼巴巴地看着一海之隔的五龙乡,甚至是更远的嵊山岛、枸杞岛因发展旅游产业而风生水起,而本岛居民仍然只能操着旧业赴远海捕鱼,或到对岸打工,内心不免失落。

  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 黄龙岛如何做到了美丽转身?黄皓哲告诉记者,他们坚持做了两件事,一是打好基础,二是找好特色。

  基础指的是海岛环境。一见面,黄龙乡峙岙社区主任鲍燕便迫不及待带我们到村口广场参观。这里原是一片堆满垃圾、污水横流的洼地,附近还有一家臭气熏天的鱼粉厂。2015年以来,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拆除鱼粉厂,改造污水处理厂,投入80万元建设渔村大舞台,打造移动小景……一个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出现在眼前。人们给它取名“稻蓬山”,寓意着“五谷丰登”,也寓意着渔村变迁的起点。

  在南港社区入口,成片的渔用厂房、旧仓库被拆除,改造成为渔业场地。以往随意堆放在在半山腰、海塘的渔网等物资按照划分好的区域有序放置,改善乡村环境面貌的同时,这里也成了一处全新的风景,展示着渔村生产生活方式,也讲述着新时代新变迁。

  “小小黄龙岛,宛如画中游”,今天,无论是居住此地的人们,还是初来乍到的游客,都这样点赞。一项最新出炉的数据,也印证他们的感受:嵊泗县的乡镇环境卫生擂台赛,以前年年垫底的黄龙乡,今年连续两个季度排名第一。

  特色又如何找?黄皓哲说:“黄龙乡建成以石为基,海岛振兴也要靠石头。”

  为此,乡里请来浙江大学的设计团队,峙岙社区的房屋按材质、层数被分成11种不同类型,人们在水泥墙面上勾勒出仿石花纹,黄色、赭石色等温暖色彩与面前的海湾、背后的青山相互映衬,韵味独具。除立面改造外,社区还引入县旅投公司,利用渔绳结、渔网结等非遗元素,将几间老屋改造为颇具特色的渔俗博物馆、咖啡馆,将原先破败不堪的鱼粉厂改造成为“石村船说”民宿。

  “不算美轮美奂,但足够独特,与枸杞、嵊山等岛屿特色相区别,形成一岛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差异化发展路线。”嵊泗县美丽海岛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以村落形态梳理改造为切入口,黄龙岛开始立足石文化,发展渔家体验游。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仅峙岙社区就接待游客1.7万人次,打破了“离主岛最近,离市场最远”的发展“魔咒”。“以前,只有阿拉到五龙乡的渔家乐打工。现在,在自己岛上就可以吃上‘旅游饭’了。”50多岁的金彩芬,去年应聘成为“石村船说”民宿的员工,足不出岛每月就能有2900元收入。

  眼下,黄龙岛上已开出25家渔家餐厅、8家民宿,乡里还正与工商企业商议,计划整体租赁开发南港社区东嘴头自然村70余栋石头房,打造民宿群落。已经重现古朴、干净面貌的“石岛”,又将多出不少活力。

标签: 黄龙;渔网;海岛;黄龙乡;社区;鹅卵石;嵊泗县;鱼粉;刘婧;游鱼
编辑: 郑胜颖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