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教师’与‘流动课堂’相衔接,抓‘三小’不仅带来了绿色教育的真实效,还实现了生态环境的‘大保护’,为农场带来一波又一波游客。”日前,缙云县农业局产业科负责人刘小亮兴奋地介绍,今年缙云20多个“公园式农场”成为了休闲观光旅游的新亮点,前8个月接待游客超过450万人次,这都得益于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好处。
刘小亮口中的“三小”,是指缙云为实现绿色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环境而实行的一项举措,即在日常实践中从小学生的环境教育抓起,从保护一草一木、一花一果的“小事”做起,从劝导游客不乱丢垃圾的“小文明”做起。
缙云县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绿色发展、绿色消费这个市场需求的永恒话题,生态环境保护这项工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细心呵护,并持之以恒去执行,方能使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从“小”字抓起就是希望发动更多的人来支持这项工作,提高绿色保护的参与率与绿色教育的覆盖率。
为了尽快产生效益,缙云首先在“教师”和“课堂”上做突破。年初,县农业部门与教育、环保、科协等部门合作,从新农人中遴选出10余名佼佼者当起“老师”,利用他们自身所长,从不同角度解读乡愁迷人、生态引人、创意诱人的新特色、新亮点。并抓住节假日示范家庭农场休闲人员相对集中的时机,把农场当作“课堂”,先后开展巡回讲课30场,近2万名游客参与,这其中的5000余名小学生受到绿色教育,主动当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员。
对小朋友进行“四无”教育,也是该县文明旅游的又一大招。去年以来,缙云全县示范家庭农场紧跟县委、县政府“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的步伐节奏,创新农场工作规范,要求工作人员按照无纸屑、无果壳、无烟头、无饮料瓶的“四无”标准保持农场洁净,并制作相关指示牌,提示游客自觉做好文明旅游。农场主吕晓方介绍,过去,有小孩子的团队在农场呆上几个小时,就会垃圾满地;而如今,从进场到离场、从休闲到体验,农场干干净净。
缙云双峰绿园示范家庭农场是缙云出现的首个“公园式农场”,也是抓“三小”实现生态环境“大保护”的一个鲜活案例。只见农场大棚内的铁皮石斛生机盎然,而棚外则是依山而建的水池,古色古香的木亭,争香斗艳的鲜花……俨然成了一座环境清幽的公园。当许多地方的铁皮石斛出现价格下滑的情况,这里的铁皮石斛依旧以每公斤2400元的价格供不应求。“都是好环境带来的金色财富,农场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断通过绿化、彩化、美化等举措抓出成效。如今,农场就像田园中的美丽盆景,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农场主钭大松开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