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聂伟霞 钟根清 潘枫)
“今天去看柳金根老人,他躺在床上休息,脸色比前几天好多了”“今天我老公送曹志环老人去龙泉复查了”“今天去看他,帮他洗头、剪指甲”……近日,记者翻开龙泉市城北乡鹤场村“专职保姆”曹小凤的日志,上面写满了每次走访老人的记录信息。每一句备注都是那么朴实而真挚,字里行间充满温馨感人的画面。
曹小凤在村里有着双重身份,她既是网格员也是留守老人的“专职保姆”。城北乡是龙泉远近闻名的“留守老人之乡”,全乡1.2万人口中,外出创业务工的有近8000人。留在村里的70%以上是“下不了山,进不了城”的老人。过去,这些老人“生活缺助、安全缺护、健康缺管、精神缺慰”等现象普遍存在。2013年以来,城北乡开始探索山区养老模式,由乡政府出资聘请专人为留守老人提供养老服务。这些人身兼多职,是理发师、采购员、厨师、家庭医生、心理辅导员,如今又成了留守老人的“专职保姆”。
这一养老模式已经在龙泉全市推广。据统计,龙泉共有444个行政村,目前230多个村共计万余名留守老人有了“专职保姆”。这些“专职保姆”由专职网格员、日间照料中心的管理员兼任,每月平均工资为500元,主要职责除了照顾老人日常生活,还管理着村里留守老人的健康档案,每周固定时间进行走访,提供心理抚慰、法律援助、应急救助、文体活动等服务。
每天走访留守老人,是南溪村“专职保姆”李春香的“规定动作”。王凤莲是她每次走访的重点对象,因为老人一直患有高血压,需要时常了解血压和服药情况。“对于患病的留守老人,时刻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与他们的子女保持联系,是我们的重要工作。”李春香告诉记者,因为老人不会用手机,想儿子的时候她就是接线员,帮老人拨通亲情热线。
“隔三岔五有人问,出门散步有人陪,头疼脑热有人管,日常琐事有人帮。”正如顺口溜所描述的那样,城北乡的留守老人在“专职保姆”的陪伴下,告别了孤单和冷清,过上了美美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