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古迹 造新景 玉环大青村一跃成为大“红”村
大青村拥有着丰富红色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资源,但由于地处偏僻海岛,曾经常年无人问津。破败的房屋、脏乱的环境、落后的设施,让这座小岛村落更加沉寂。改变海岛命运,建设美丽乡村,大青村用了近十年的时间,终于实现华丽转身。
走出深山寻“阳光” 武义俞源乡阳光村下山脱贫记
阳光村曾是武义著名的高山贫困村。从“求温饱”到“求发展”,从“走出去”到“奔小康”。阳光村三换村名的背后,正是高山村的蝶变“密码”。如今的阳光村,不但通水通电,还通上了公路、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
古民居内话革命 看东阳古村李宅的发展与蜕变之路
以前李宅的环境也不太好,房前屋后有乱堆乱放,垃圾也随处可见。之后,李宅开展轰轰烈烈的小城镇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实施道路白改黑、街面房立面改造等工程,还建设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大大改变了李宅的面貌。
一根竹子撬动乡村巨变 龙游社里村的“竹海淘金”之路
8月正值避暑旅游、疗休养的旺季,这几天,在距离衢州龙游县城25公里的社里村,村民们总能看到村支书邓生云驾驶着观光车在竹海间穿梭,为远道而来的游客介绍村里的情况。
德清康介山村:百年渡口成记忆 居民出行更便捷
遥望对岸的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莫益建回忆渡工生活的点点滴滴,渡口的沧海桑田以及德清的交通变迁让他感慨万千。这里曾经是三合乡塘家渡口,随着乾元、钟管等10个乡镇的26个渡口全部关闭,挥手告别传承了几千年的渡口历史。
东阳南峰村:数十年嬗变 新时代迎来新生活
在解放前,南峰村人口稀少,村民大多由各地迁居而来,存在多姓混居且人口少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南峰村内道路已完成硬化,平整干净的水泥路给村里带去了新气象,还另外铺设了5000平方米的柏油路。
做好“越剧+”文章 越剧诞生地东王村发展乡村旅游
近年来,趁着嵊州举行的纪念越剧诞辰110周年活动之际,东王村来了一个彻底的逆袭。目前,新建的古戏台,搭配园林水景,不仅成了村民的大舞台,更是五湖四海越剧戏迷的大舞台,也是东王村的新地标。
农家乐留住外来客 磐安乌石村踏上“靠山吃山”新路径
乌石村原名管头村,因村里遍布的乌石屋而得名,全村海拔约560多米,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空中乡村”。村里常住三千多名“新村民”,外地客比本地人多,已是乌石村的新常态。
"致富果"托起乡村梦 看兰溪下杜村如何"杨梅吐气"
从兰溪市区出发,沿47省道浦江方向行驶。兰溪马涧镇下杜村就隐藏在连绵不绝的杨梅林之中。为此,下杜村加大对杨梅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让每亩大棚杨梅避雨设施的起补标准比其他果蔬高出了1000元,有效地打消了村民的顾虑。
一条路串起幸福生活 泰顺桥西村激活古建留住百年古韵
一条水泥路联通了桥西村与外界,自2005年建成通车后就成了桥西村的交通要道。泥路变身水泥路,瓦房改建成洋楼.....从深山小山村到泰顺县雪溪乡的经济文化中心,桥西村如何提高村民幸福感?记者走进桥西村,探访幸福蜕变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