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深山寻“阳光” 武义俞源乡阳光村下山脱贫记
武义支站记者 陶鸿飞 李滢洛 梅吉姝 方涛 摄影 朱翚 责任编辑:周娜 编辑:马轶伦 2019-08-29 16:25:15
核心提示:
      阳光村曾是武义著名的高山贫困村。从“求温饱”到“求发展”,从“走出去”到“奔小康”。阳光村三换村名的背后,正是高山村的蝶变“密码”。如今的阳光村,不但通水通电,还通上了公路、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

  浙江在线8月29日讯(武义支站记者 陶鸿飞 李滢洛 梅吉姝 摄影 朱翚 浙江在线记者 方涛)“蜗居高山五百年,不如下山三五年。”在阳光村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如今在村民的生活中得到印证:绿化公园、健身设施、老年活动中心一应俱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几十倍,四十多幢三层小洋楼拔地而起……

  阳光村原名羊虎坪、阳铺坪,曾是武义著名的高山贫困村。从“求温饱”到“求发展”,从“走出去”到“奔小康”。阳光村三换村名的背后,正是高山村的蝶变“密码”。

  开山炸石寻出路 从羊虎坪到阳铺坪

  羊虎坪村,地处海拔1098米的武义白岩头尖山腰,拥有光荣的革命历史。革命时期,村里多人参加红军并成为革命烈士。1930年5月,宣平北营红军指挥部就设在羊虎坪村。1935年,开国大将粟裕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建立宣遂汤革命根据地时,羊虎坪村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8月下旬,记者从武义县城驱车30余公里,探寻退居还林后的羊虎坪村庄遗址。

  当汽车到达双源口水库坝脚后,再也不能前进,随后记者在狭长、崎岖的废弃机耕路跋涉两个多小时,再跨过溪涧,攀爬数十米,终于抵达已被植被覆盖的村庄遗址。随行的村民向记者介绍,因山势陡峭,当年全村40多幢土坯房都挤在山坡上,许多农户门口即是邻居家的屋顶,生活条件极为艰苦。1958年,羊虎坪村还发生老虎闯入村的事件。

QQ截图20190826152529.png

进村崎岖的机耕路 

  要脱贫,先修路。新中国成立后,村民们期待着新中国村成立后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将村名从“羊虎坪”改为“阳铺坪”,开始探索乡村经济发展的出路。

  1991年,160多名村民投工投资,募集3100元“修路款”,经过八年开山炸石,村民们终于从山脚至村口修了一条5公里长的机耕路。由于山势陡峭,道路经常出现塌方,村里维修资金匮乏,始终没能把路修进村里。村民们说起修路资金主要靠砍伐出售林木筹集,纷纷感慨:“真是修了一条路,荒了一片山,还富不了一个村。”

  直到1998年,该村村民人均收入只有武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眼看山外城乡居民逐渐走上“小康路”,阳铺坪村民却仍过着“伐木烧炭”的艰苦生活,温饱解决难、青年娶妻难、出门行路难、上学就医难、饮水用电难……发展经济,阳铺坪村更是难上加难。

-更多报道-

走出深山寻“阳光” 武义俞源乡阳光村下山脱贫记

看得见乡愁 玩得转时尚 浦江新光村产业转型带动乡村旅游

"致富果"托起乡村梦 看兰溪下杜村如何"杨梅吐气"

渔嫂美 渔村富 岱山田涂村“聚”渔嫂 “润”民心

Copyright © 1999-2018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