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舟山  正文

医疗“互联网+”让舟山海岛人看病少了块“心病”
2018-11-19 09:06:17 来源: 舟山晚报 徐莺 岑瑜

  资料图

  改革开放以来,舟山整合医疗资源合力攻坚“看病难”问题,“海岛渔农民流动医院”为医生们插上“飞毛腿”,送医送药到小岛;“舟山群岛网络医院”为他们接入“千里眼”,即便隔海过洋也能实时诊断病情。医疗“互联网+”让海岛人看病少了块“心病”。

  67岁的丁雪秋是土生土长的普陀山人。在海岛生活了一辈子,她曾目睹并亲历小岛百姓“就医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岛上的百姓没什么大病几乎不出岛,有点病痛也是能忍就忍,有不少人还因此延误了治病的时机,将小病拖成大病。老百姓得了病大多自己想办法用土方子治疗,遇上自己解决不了的,就去找赤脚医生。

  并不止普陀山,小岛百姓看病难,是所有海岛医者和患者的共同记忆。

  李光鲁就是当年大猫岛上的“赤脚医生”,他常常骑着自行车为岛上的百姓治病。在海岛医疗条件落后的上世纪70年代,“阿鲁医生”用草药救治过不少人。

  为让海岛群众看病不再难,2005年,舟山组建了具有海岛特色的“海岛渔农民流动医院”,它没有实体医院,8个分院的医生都是由各家医院抽调,市级医院专家下乡、下海岛义诊,并由政府出资免费为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经济困难的老百姓送医送药。

  2017年,这家特殊的医院开展巡回医疗141次,医生的足迹遍布舟山的大小岛屿。

  “互联网+”建设的推进,成为解决海岛人看病难的契机。

  2012年4月19日,普陀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了一位突发晕厥的游客,这位女性侏儒症患者有小脑萎缩史和先天性心脏病史,普陀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科医生通过刚建立的远程会诊系统,联系上舟山医院ICU,根据ICU杨医师提出的治疗方案,有效控制住患者病情。 这是普陀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的首例远程会诊。

  2015年7月,借助国家科技惠民项目,舟山市整合市、县(区)、乡镇、社区(村)四级医疗资源,联合打造“舟山群岛网络医院”,基本实现了全市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

  东极70多岁的刘大妈是受益者之一。她曾突发呼吸衰竭,如果转移到本岛就诊,路途遥远加风浪颠簸十分危险,当地医生联系上舟山医院,利用视频会诊使她转危为安。

  岛上的慢性病患者也能足不出岛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的优质服务。往电脑前一坐,就能和舟山医院专家面对面,不仅省去大半天的就诊排队时间,还省下往返车船费。

  舟山市卫计局信息中心主任李以放算了一笔账:按网络医院目前的年服务量,以离岛患者到本岛三级医院就诊为例,远程医疗可为海岛患者年节省支出2920万元。

  有了“千里眼”“飞毛腿”的保驾护航,如今的舟山海岛人,看病、治病少了一块“心病”。

标签: 海岛;舟山;看病;网络医院;医生;飞毛腿;流动医院;医疗资源;舟山群岛;普陀山
编辑: 郑胜颖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