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70岁的搬迁村民邓敏良家,作为第一个报名、第一批建房的搬迁户,他向记者讲述了从深山老林搬进新家过上新生活的故事,“现在可好了,我们住上了‘小洋房’,房子里配建了卫生间,装上了热水器,邻里一起包粽子过端午,一起赏月过中秋,一起酿制红曲酒……”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10几年前,邓敏良的老家还在峰门村的深山上,那里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农村发展难”、“农业转型难”、“农民增收难”一直是这个村留给人们的印象。为了改变贫困山区的落后现状,司前畲族镇决定对峰门乡峰门村实施整乡生态移民项目,完成搬迁365户,1218人。近年来,村民们不断转变观念,发展效益农业,过上了曾经最向往的日子。
告别荒岭不是梦 吾心安处是故乡
在峰门村支部书记邓敏良的印象里,当年的搬迁异常艰难。2002年以来,峰门村响应“一镇带三乡”下山搬迁计划(司前会同峰门、黄桥和竹里等乡联合编制发展规划)。
“当初,没有相关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所有的资金都要靠自筹,再加上跨乡镇搬迁,群众受建房资金和担心今后的生活来源等因素,当时一期推出100多间房子,只有几十户报名,有的甚至报了名还要退出。”邓敏良说。
后来村民的搬迁又是怎么顺利实施的呢?
“山上地质灾害频发,村民住的大多是危旧房,如遭遇泥石流、台风等需要临时转移,我们的群众头上就始终悬着一把剑。”必须搬!自然灾害使得村民们有所动摇,但一部分人仍有顾虑,生活习惯不同、没有归属感……
在2016年抗台工作中,邓敏良以身作则,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挨家挨户做好已下山村民的安顿工作后,他决定只身前往山上,劝说这部分村民转移到安全地点。一路上,风雨交加,他和村主任车开到半道就出了故障。俩人一路相挟、撑着伞步履蹒跚地来到留守村民家中,一家一户做思想工作。村民被他们的诚意深深感动,看着全身湿透的他们,二话没说就跟着下山了。
通过二人的不懈努力,所有的村民都及时转移到了安全地点。下山后,俩人都来不及回家换身干净衣服,马上又投入到新一轮的抢险救灾中,他们说,早点做好救援工作,就能将大家的损失降低到最少。
在搬迁安置中,司前畲族镇着力强化政策和完善公共设施,让移民在新家找到归属感。重建房屋的政策补助、农贸市场与文化大楼等民生实事工程,让村民很快感受到“山上山下不一样”。10多年来,村民们分批陆续搬迁。
效益农业带动在家就业 向往新生活成现实
在邓敏良看来,只有对搬迁户的经济状况、思想情绪、合理要求等都做到心中有数,才有可能获得他们的理解与配合。
按照习总书记2003年来峰门调研时的指示精神,峰门村全力以赴践行“下得来、住得稳、富得起”的下山搬迁原则,以该村为探路者,立榜样、出经验。当时,村两委干部和村里党员没日没夜做村民思想工作、风雨兼程抓工地管理、三天两头跑部门对接,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峰门村干部甚至还拿出自己在县城的房产作为抵押贷款,帮助一些愿搬迁又有资金困难的村民下山建房。
干部们不仅不厌其烦地讲解政策、倾听意见,还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解决其日常生活中的困难。慢慢地,村民最终打消疑虑,一户又一户人家改变了对搬迁工作的看法,主动来签订搬迁协议,搬迁工作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响应。在他的带领下,一期工程峰门村就有132户下山迁移,为峰门乡的“全乡搬迁”项目的实施打下了牢固的群众基础。
根据镇党委、政府“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工作计划,峰门村把结对帮扶工作列上村两委重要工作日程,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同时积极帮助贫困户深入开展各项扶贫工作,搞好种养殖项目,使挂钩帮扶的贫困户户均年增加收入5000元。
“家”是移下来了,但“业”怎么办?基本生活保障和家庭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如一座大山压在了村民身上。
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为该村脱贫致富的不二选择。村两委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主题,结合建设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一切工作的归宿点。
经常召开村两委会议,统一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思想,理清经济建设思路,逐步的改善村容村貌。不断转变观念,发展效益农业。组织村民到其他地方参观学习,通过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引进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几年来,峰门村在支部的带领下,共发展板栗面积420亩,发展雷笋园260亩,其中退耕还林18亩。经过几年来的产业化结构调整,生态型效益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集体经济得到了巩固。同时,通过加强培育和发展来料加工经纪人等措施,建立来料加工点5家,直接从业人员300多人,让更多下山移民群众实现“在家就业”。
特色引领,产业融合。充分利用丰富的竹木资源,引导发展竹木产业,全镇共发展竹木加工企业、来料加工等40多家(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县级龙头企业3家,生产5大类200多个竹木品种),为农民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
“围绕山区乡镇区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开发上还有很大上升空间。下一步我们将进行项目规划,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邓敏良告诉记者。
曾经,作为司前畲族镇的“两无两差”村,“无通村公路、无商店服务”,“就学条件差、医疗设施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村民自搬迁以来,告别了大山深处的茅草房和铁皮屋,年人均收入从不足4千元达到了1.9万元,过上了向往的新生活。在叠翠山林的掩映下,一幢幢畲族风格的小楼映入眼帘。这里的山山水水,就是新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