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温州  正文

念好下山移民“九字诀” 泰顺15年实现7万人口下山集聚
2018-09-17 16:36:05 来源: 温州日报 记者 郭乐燕 报道组 陈祥磊 张春月

  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左溪大桥北侧,是峰门一期新村。这里的223幢“顶天立地”式建筑错落有致,小区里卫生室、超市、活动室一应俱全,紧邻新村的宽阔马路,将村民的生活带上“康庄大道”。

  15年前的2003年,泰顺头号民生工程“下山脱贫”,就是从峰门乡起步。而这个起步的依托则是司前镇。司前除了带动峰门,还将黄桥、竹里一并纳入建制镇的范围,这就是当年创新移民模式的“一镇带三乡”。在这次尝试之后,泰顺继续实施跨区域移民,生态大搬迁移民等。走过15年“搬迁”路,泰顺以“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为引领,至今已实现19053户70049移民安置,约占全县常住人口四分之一的农民实现“乾坤大挪移”。

  如今,泰顺又全力推进“三个1.5万”生态搬迁平台建设:再用3年时间,将生态敏感区、地质灾害点、城乡危旧房等合计4.5万群众迁移到安全区域集中安置,走出一条避灾除险、下山脱贫、城镇集聚、生态保护多赢的路子。

  下得来——

  拿最好的地块给移民

  2004年安置房一封顶,峰门村党支部书记邓敏良和其他222户、800余位村民就迫不及待地搬了进来,成为泰顺首批下山移民。如今15年过去,说起山上山下的生活,邓敏良感慨“太多不同”,但归而言之,是人均0.4分地、19亩山的原峰门乡,百姓无可奈何才闯出一条下山路。“只有搬到山下去,才能实现安居乐业。”时任原峰门乡党委书记胡昌迎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乡亲们搬出去。

  2002年,该乡党委提出“整乡异地搬迁”的设想,这个想法与县里的安排不谋而合,峰门、黄桥、竹里三乡同时被纳入司前畲族镇全局规划,作为全省首创的“一镇带三乡”推进。

  可在分配地基的时候,世代生活在山上的村民开始担心“下山有没有出路”,一些人打起了“退堂鼓”,他们将乡村干部围起来要求退款。经过邓敏良和乡干部们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最终在退掉数十户之后,一期223户还是凑齐了。

  峰门乡整乡搬迁共分为三期,除了一期被政府“推着”下山,后来都是老百姓“追着”政府要下山。随着泰顺“一镇带三乡”的顺利实施,在司前畲族镇滨江路、狮子岗一带陆续建起9个搬迁集聚点,为1590户5500多移民建起了山下的新家。如今,司前建成区常住人口达1.52万人,城镇化率达80%。

  为顺应农民进城落户需求,2011年,泰顺再度创新,把县城作为农村宅基地置换的主平台。在新城规划面积达1.5平方公里、可容纳1.5万人口居住的“无区域生态移民功能区”。在设立相应门槛后,允许生态保护区等具备条件的农民,以宅基地置换的形式入住城关,使这股“下山潮”迎来了新高峰。

  罗阳镇鹤联村林水洋自然村村民韦开波清楚记得,2013年8月一期摇号时的情景:“一期724套房,吸引了1300多人摇号。”他运气不错,第14个就摇到了。更让他觉得幸运的是“赶上了好政策”:房价比市场价便宜一半以上,还能拿到老家宅基地拆除等各类补贴近20万元,有了这笔钱首付25万元后,公积金每月还款1525元。2016年5月20日,一家四口从大山深处搬进这套116平方米的三居室。

  如今,“无区域生态移民功能区”一、二期已建成可供置换公寓房1290套,总用地120亩。通过置换,复耕农村宅基地270亩。而从2016年至今,该县将“大拆大整”、灾后重建、抗震抗台、异地搬迁等工程有机整合,3年内推进罗阳无区域生态移民区、15个抗震安居小区、18个乡镇异地避灾移民小区的“三个1.5万”生态移民搬迁平台建设,已有2.5万群众圆了“安居梦”。

  稳得住——

  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

  从畲族风情园步行不到10分钟,宛若童话乐园般的司前畲族镇幼儿园让人眼前一亮。

  作为泰顺首个按省一级标准打造的乡镇公办幼儿园,9个教学班可容纳幼儿270名,设有小剧院、阅览室等多个功能室,户外有塑胶跑道操场,并逐步形成“百语启蒙·畲韵怡园”的办园特色。2012年投用后,司前镇以及峰门、黄桥、竹里三乡的畲乡娃,均可就近入读“省一级”园。

  生态搬迁的成效,不单单是下得来,该县更坚持“稳得住”而致力于教育、就业、交通、就医等事关民生项目的公共服务配套的不断完善。距离“阳光家园”不远处,是经营7年的罗阳迦勒鞋帮加工厂,每年光是工资就发出去100万元左右。厂内80多名工人,基本上是家庭妇女。“在家门口挣三千,也比在外面挣五千好。”蓝爱珍已经是厂里的熟练工,从6年前儿子上初中便开始在县城租房。而在整个泰顺城区、中心镇,共有来料加工点1388个,实现9.7万人在“家门口”就业。

  在司前畲族镇,浙江利众竹木有限公司董事长严汉荣不仅将竹木生意做到了海外,还向下山群众敞开了大门。通过免费提供就业技能培训,让他们下山可就业,增收有门路,现有员工达385人。当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15年前的不足4010元,提高到16950元,实现了“翻两番”。

  为有效解决山区群众看病难题,2003年至今,泰顺仅县级财政对医疗卫生支出6.55亿元,完成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中医院迁建工程等建设;计划再投入2.07亿元,推进县妇幼保健院建设、三魁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等工程。实现百姓的就近就医。

  “随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在镇上生活更方便了,补助政策更让看病少花钱,读书不花钱。”司前畲族镇副镇长林华说,“一镇带三乡”不仅为司前带来人气,更带来集聚发展“红利”。去年,全镇项目建设资金达3亿,防洪堤工程、饮用水工程、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项目建设齐头并进。而在泰顺全县,15年累计投入重点投资346亿元,提升社会公共服务,切实解决下山群众行路难、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

  富得起——

  农户下山产业上山

  启动下山移民的15年间,泰顺生态搬迁带动7万农民迁往山下集聚安居,为生态腾挪出空间,实现4个行政村和317个自然村整村搬迁,35个自然村“自然”消亡。

  “消亡”的村落,带来的是“复兴”的产业。为响应“农户下山,产业上山”的发展思路,率先下山的一批村民将“富业”瞄准了身后的绿水青山,养蜂、蔬果、茶叶以及中草药材等致富产业,让逃离大山后的村民找到了奔小康的“靠山”。

  峰门徐宅村的严立超,在山下的峰门二期小区“安家”后,将创业的目光投向村民留下的高山密林。从2009年成立百花蜜蜂专业合作社至今,已拥有养殖基地19个,蜜蜂5000多箱。尤其是在省科技特派员、浙江大学教授汪自强的帮助下,申请认证、建立品牌,让严立超成了远近闻名的“蜂王”,年收入翻了10多倍,还带动300多户低收入农户增收。

  而在距离徐宅村44公里外的罗阳镇南院社区育秀垟村,靠种菜“种”出了名气。当地塭垟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堂冰告诉记者,南院海拔在800米以上,过去以采石开矿为主业,自2012年以来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植茭白,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产值1500多万元。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移民下山,百丈人因修水库往“山上走”。2001年,飞云湖村党支部书记赖兆裕从库区“羊大叔”改做“杨梅王”,所创立的兴林茶果专业合作社包括了杨梅、茶叶、脐橙等四季水果。“百丈地形气候杨梅成熟得早,只要勤快赚钱养家没问题。”赖兆裕说,有了县移民办的扶持鼓励,如今库周茶果面积达2000亩,村民中有八成都是果农。未来,他希望借助飞云湖生态旅游开发带动采摘游。

  以一个领头人带动全村,一个合作社带动一批人,通过下山移民、分流安置走出大山困守,7万山民的命运,也因下山而改变。据泰顺县委农办(县农业局、县扶贫办)主任、局长周德黎介绍,作为国家级生态县和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截至2017年底,全县低收入农户仍有12260户22871人。因此,新时代的脱贫攻坚,以安居为前提的生态搬迁仍是重点工作之一。接下来,泰顺将同步推进以产业扶贫、来料加工、光伏小康、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社会扶贫在内的“扶贫六法”,开展精准帮扶。

标签: 泰顺;司前畲族镇;移民;村民;搬迁;生态搬迁;峰门乡;生活
编辑: 贾晓雯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