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午,瞿溪会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为期5天的瞿溪“二月初一”会市已于3月21日落下帷幕。据市交警支队四大队统计,从3月16日起(会市前一天)到3月21日6天时间,客流量累计达64万多人次,剔除瞿溪当地常住人口及上班人员因素,实际增加客流量22万人次,与去年相比增加近3成。
瞿溪会市的“颜值”在哪里?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好?
会市历史到底有多久?
“形成至今起码有400多年历史了”
“关于瞿溪会市到底有多久了,说法不一,有说百年历史的,有说两百年历史的,也有其他说法的,但我认为,瞿溪会市形成至今起码有四百多年历史了。”谈到瞿溪会市的形成原因和形成时间,长期从事瞿溪、瓯海文化工作,《古镇瞿溪》一书的主编徐高发先生有着自己的见解。
徐高发说,瞿溪会市的形成,跟当地的人文历史、民俗习惯和地理位置都有关系。瞿溪有颜真卿庙名为鲁公庙,自明朝建成以来每年的二月初一都会有当地及附近的百姓前去烧香,聚集的人多了,庙会自然就形成了。民俗习惯方面,瞿溪当地人历来有在二月初一摆酒迎客的习俗,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瞿溪人都会摆下酒宴邀请宾客,因此在二月初一这一天,瞿溪地方可以说是宾客众多热闹非凡,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瞿溪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郭溪和雄溪之间,自古就商业发达,周边包括瑞安湖岭等地的人都会来到瞿溪进行交易。”徐高发说,人聚集得多了,可以交易的商品自然也就多了,久而久之,瞿溪会市声名远播,也就越来越热闹了。
徐高发的分析,跟今年90岁的周老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周老先生是瞿溪人,退休之后对老家进行了一番探访。他认为,瞿溪的历史文化基础是瞿溪会市形成的先决条件,而瞿溪地理位置使会市得到了发展。“瞿溪北面的山上有竹林,古时候的瞿溪人就用竹子造纸。山上的木、竹、炭等,又是制作农具的必需品。”周老先生说,开始的时候,人们还只是零散的拿纸张、农具等进行交易,换取稻谷等粮食,等后来二月初一的庙会来的人多了,大家就在这一天集中在一起交易,就形成了瞿溪会市。
徐高发介绍,早在宋代,当时朝廷就发布官文,明确指出有庙的地方可以举行集市活动,由朝廷统一征税。在明朝,一位叫蒋建的知府在瞿溪发起了鲁公庙的建设,当时一位吴姓村民捐出了自己的菜园,作为鲁公庙用地。“一般情况下,在庙建成后庙会也会随之形成,因此我推测,瞿溪会市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但具体时间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徐高发说。
什么产品曾名扬全国?
“纸房好,一头黄鱼一头米;纸房差,一头孩子一头被”
瞿溪会市一路走来并不是一帆风顺,其间经历过两个高峰。
在民国成立后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是瞿溪会市的第一个高峰。“据我了解,抗战前,瞿溪会市已经相当热闹。由于二月初一庙会期间会有戏班过来唱戏,不少小商小贩随之而来,加上外地很多农民慕名而来,可以说那段时间的瞿溪会市达到了一个高峰。”周老先生介绍,当时集市上的生活用品农具等物资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如上沙滩是专门买卖农具的区域、下沙滩是买卖耕牛的区域。
“还有一块就是我们瞿溪的纸张。当年瞿溪纸张相当有名,全国各地都能看到瞿溪纸,甚至还有出口到国外的。那时候流传着一首关于瞿溪纸的温州话民谣‘纸房好,一头黄鱼一头米;纸房差,一头孩子一头被’。这意思就是说,纸房生意好,担子是一头挑黄鱼一头挑米过好日子,纸房生意不好,担子是一头挑孩子一头挑被子往外跑。”周老先生说,到了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一盛况不再。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那段时间,瞿溪会市迎来了第二个高峰,周老先生称之为“黄金时期”。他说,那段时期,瞿溪等地做纸张生意的人把瞿溪的纸统一品牌为“温州屏纸”。随后,“温州屏纸”迅速销往宁波、厦门、上海等城市,在大江南北名噪一时。
同时,瞿溪会市变成物资交流会,当时由政府出面,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风光一时无两。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的发展,瞿溪会市的物资交流作用渐渐减弱。
怎样让会市发展得更好?
“好东西保持下去,特色东西亮出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瞿溪会市作为交易市场的功能逐渐减弱,更多地体现为古镇民俗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但也不是说完全失去了交易功能,就拿我自己来说,今年就在瞿溪会市上买了几个木质的松糕井(蒸松糕的器具)。”瓯海区政协文史委主任谢微东说,瞿溪会市对于一些老百姓来说,还是一个购置农耕用品、民俗活动用具的好地方,一些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的物件,在会市上可以找到。
“瞿溪会市作为一项民俗活动,政府的引导很重要。”谢微东说:“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希望这个历史久远的会市能一直持续办下去,在此基础上添加一些文化元素。把好东西保持下去,把特色东西亮出来。”
周老先生说,现在参加瞿溪会市的人,不是冲着买什么东西去的,更多的是寻找一份回忆。今年不少市民带着孩子逛会市,他们的目的就是带孩子来看看以前的集市是什么样的。徐高发表示,除了附近一些农民去会市上购置农具,更多的人是冲着“几百年历史”这个牌子去的,这说明现在可以接触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机会不多,不少人对之向往。
那么,该如何把老会市和新时代结合起来,让瞿溪会市越走越好?瞿溪街道相关工作人员称,瞿溪“二月初一”会市系民间传统会市,是浙南地区影响最大、规模最大的会市,以浓重的农耕文化而久负盛名,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会市集民间信仰、商贸、娱乐于一体,承载了瞿溪人的风俗习惯,见证了瞿溪经济社会发展的变迁。“在今后的会市举办过程中,我们会努力发挥引导作用,充分挖掘瞿溪民俗文化,将传统会市与商贸展会融合并进,从提升会市文化底蕴、加强会市管理等方面入手,让‘二月初一’会市有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传承瞿溪百年古镇民俗文化,提升百年会市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