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台州  正文

保住一渠碧波 台州“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首战告捷
2019-01-28 09:26:55 来源: 浙江在线 徐非 潘芳芳 杨叶 崔旭川

  浙江在线1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徐非 潘芳芳 杨叶 崔旭川)地处温黄平原的台州,山海相依、河网遍布,曾是全省治水压力最大的区域之一。随着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的推进,通过开展“清三河”行动、剿灭劣Ⅴ类水行动、严格督查执法等措施,台州基本解决了水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水环境质量总体大大改观,水清岸美的场景越来越多呈现在台州人身边。

  如何保持住“一渠碧波”,成为当前治水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8年至2022年浙江省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2018年是启动之年。

  污水零直排指的是对生产、生活和经营活动产生的污水实行截污纳管、统一收集,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到外环境,做到“晴天不排水,雨天无污水”。

  傍水而居的台州人,深知平原地区治水之难。台州南部尤其是椒黄路三区地势平坦、河网众多,水体污染压力大、生态补水缺乏,是台州治水面临的难题。

  台州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精神,以“台州式硬气”攻克治水难题。

  2013年底,台州吹响了“五水共治”的号角,向污泥浊水发起围剿;

  2014年,台州领全省之先,完成垃圾河歼灭月专项行动,首夺“五水共治”大禹鼎;

  2015年,台州剿灭所有“黑臭河”,实现过半县(市、区)创建“清三河”达标县;

  2016年,全市3个省控劣Ⅴ类断面、5个市控劣Ⅴ类断面完成消劣;

  2017年,台州提前一个多月完成剿劣任务,该年15个县控以上劣Ⅴ类断面、6433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部完成销号验收;被国务院通报表彰为全国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推进快、重点区域大气和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四个城市之一,全省唯一;

  2018年,台州市为全国首批25个无黑臭水体的城市之一。全市县控以上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80%,比2017年上升10个百分点;全市12个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达标率91.7%。仙居永安溪被评为中国最美家乡河,全国最高分、浙江唯一。

  首战即决战 高标准打响“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攻坚战

  2018年7月31日,台州市召开“五水共治”专项行动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规范最全、规划最细的一次会议,即“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视频会议。市、县(市、区)、工业园区管委会、乡镇(街道)、村(居)四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共7000多人同步在主分会场参加会议,吹响全面建设的冲锋号。

  台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全面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进行部署:争取用5年时间,全面推进截污纳管,实现全市污水应截尽截、应处尽处。各地各部门要紧盯时间节点,强势推进、一抓到底,尤其要压实今年任务,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各项工作,确保首战告捷。

  台州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会上作表态发言。

  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台州迅速启动“污水零直排区”试点工作。

  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勠力同心,按照“三无不实施”(无规划、无方案、无审核)的原则,市、县(市、区)、工业园区管委会、乡镇(街道)、村(居)多级联动,纷纷出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相关方案,明确工作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治水。

  科学的顶层设计是纲,全市治水工作以《台州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为总纲;周密的实施细则为目,台州制定《台州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调查技术指南(试行)》《关于建立“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月报制度的通知》《台州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验收办法(试行)》《台州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联合督查方案》等多项实施细则……纲举目张,一张誓让污水“零直排”的大网周密展开……

  环保、建设、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均出台《三大建设单元专项行动方案》,实施挂图作战。

  台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多地专题调研查访治水工作。黄岩西城街道玉兰新村、椒江太和工业园区等试点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江口污水处理厂二期等工程建设,和东官河、永宁江、海门河等河道治水工作现场都留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调研查访的足迹。

  实干加巧干 因地制宜全方位治水显实效更得民心

  台州通过建立“1+3+X”(治水办+环保、建设、综合行政执法+专家库)制度体系,指导和规范各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由市治水办牵头,以环保、建设、综合行政执法三个职能部门的专家组为主力,联合台州学院等单位,组建了35人的专家库,即治水智囊团。强化多形式、多层次培训,参训人数达3万多人。

  同时组建治水宣讲团,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宣讲,超1500人次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和志愿宣讲活动。通过智囊团和宣讲团的帮扶,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各显神通”,在探索“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上,亮点纷呈。

  在玉环市龙溪镇,针对村居群众,玉环市治水办、环保局、住建局、综合行政执法局4大部门将有关法律条例和相关技术统一印制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告知书》,让治水工作“有理有据”,群众信服。同时,由镇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组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劝导团,进村入户“面对面”向村民宣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点燃了村民主动治水的热情,让治水工作“有情有义”。

  针对工业企业,该镇双管齐下,软硬兼施,联合环保部门专门印制《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告知书》,明确建设改造的时间要求,并与设计单位对188家企业逐一开展对接。鼓励企业自查自改。对于拒不整改的企业,由镇领导反复上门劝说和环保部门出具《整改意见书》督促落实整改。

  在仙居县官路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创新建立“排污流量监控”机制,大大地提升了企业自律能力和政府监管的时效性。在企业安装排污流量计,通过晴雨天污水量的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雨污分流不彻底等情况,同时可以计算该镇每年污染减排情况。

  “排污流量监控”强力助推了“雨污分流到位、预处理设施齐全、持证排水排污”的要求,倒逼企业整改不达标项目。确保企业雨污水统一收集、达标排放、纳管处理;按照“先处理,再排放”要求,进一步加快全镇“六小行业”预处理设施的提标改造。

  位于天台始丰新城茅导师村,属于“城中村”改造工程村。小区各住宅楼管网雨污混接严重,部分污水直接通过雨水管排入小区旁边的三茅溪,影响了河道水质。

  为助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始丰街道设立了“楼长制”,为每幢居民楼设置一名“楼长”,由村民代表担任,负责监督施工及协助做好政策处理等工作。目前,茅导师村一共有24名“楼长”。在村两委与施工方共同努力下,在“楼长”的监督协助下,村内24幢居民楼均已经完成雨污分流工程。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落到了实处,也落进了群众的心里。

  台州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在2018年11月中旬开展了“五水共治”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全市范围内采样访问1800人。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民众知晓“河长制”、七成民众知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台州水环境状况得到96%民众肯定,较2017年提升0.6%;98%的民众对治水工作成效表示满意;99%的民众对“五水共治”工作充满信心;“五水共治”工作支持率近百分之百。

  治水微故事

  路桥:生态洗衣房人气高

  位于路桥区新桥镇扶雅社区新凤新村小区的生态洗衣房,每天都能迎来众多附近居民。

  “我每天都会来这里洗衣服,下雨天也来。地方宽敞,还能和那么多邻居们聊天解闷,比以前热闹多了。”居民陈桂兰说。

  而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改造工作之前,当地居民更习惯在房前屋后搭建的洗衣板上洗衣服。家门口洗衣服、洗拖把,用完的水直接冲洗路面,一转身就能回到家里。所有人都对这样的方便习以为常。

  2018年8月开始,作为路桥区首个“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试点乡镇,新桥镇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面开展污染源排查及治理工作。

  居民们自建的洗衣台,样式、位置都不统一,污水大多直接接入雨水井排入雨水管道,有些甚至就在路面顺其自流。洗涤污水最终汇入池塘、河道、溪流,造成水体污染。

  拆除洗衣板,新建洗衣房的方案迅速敲定。选址、设计、施工紧锣密鼓展开来。

  该镇组织人员开展对居民的入户宣传,洗衣板拆除工作和生态洗衣房建设同步推进。

  新落成的洗衣房由自来水供水,产生的污水集中收集后直接纳入污水管网,配套亮化、绿化。

  洗衣台整治成为新桥镇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整治亮点。目前,新桥镇共有临河而建的生态洗衣房8座;后续,该镇还将新建5座这样的生态洗衣房。

  “洗衣房还成为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的宣传阵地。”该镇治水工作人员表示,通过方言加普通话双语播放“五水共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等各类宣传内容,提高村民和社会各界对治水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助力治水成果巩固。

  临海:智能洗车场受热捧

  连日天气晴好,临海市汛桥镇利丰村公共停车场的智能洗车机忙碌不停。

  “在这个便民自助污水零直排环保智能洗车中心,车主可以通过自助洗车,或者呼叫洗车工进行爱车清洗,洗车后主要通过第三方支付系统完成支付,实现一站式自助服务。”该镇治水办工作人员介绍,“打造这个智能洗车中心,服务群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有力助推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

  一辆车每次洗车用水量约40L,这些洗车废水中夹带的大量泥沙,一般洗车店都是任由其直接汇入城镇排水管网。粘附力很强的污垢会堵塞城镇排水管网,导致排水不畅。废水中的COD、阴离子洗涤剂等主要污染物以及重金属,会阻碍水的天然净化和氧化,导致水污染持续时间加长。

  该镇于2018年试点建设完成的智能环保洗车设备,收集雨水作为备用水源,实现雨水的资源利用。

  利用环保智能洗车的节水工艺,可实现洗车废水回收利用率达90%,一吨水传统可洗车25辆,利用该环保智能洗车机可洗车116辆,有效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不仅如此,该洗车机综合运用了物理过滤、吸附、表面过滤、光催化氧化处理等处水装置,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油污、悬浮物、COD等绝大部分污染物。每吨水可减少COD排放约0.08Kg。产出水质量稳定,无色无味,无菌无毒,完全达到“中水”回用的水质要求,真正做到污水“零直排”。

  “洗车机高效便捷,最重要的是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更有利。下一步,我们还将在利庄村、汛桥村两个生活小区规划选址,最终实现建成区域内环保智能洗车场所全覆盖,并逐步推广。”临海市治水办工作人员表示。

  温岭:城市会“呼吸”成风尚

  温岭东部新区在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基础上,引入海绵城市概念等多项举措,初期雨水经过海绵措施净化,大大减轻了污水的污染负荷,在雨污分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排河水质。

  在东部新区的浙江金鸿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厂区里,清澈的人工湖、喷泉、游鱼、水草、细石,形成一幅和谐的生态景观。

  落地的雨水,经过绿化带、沙石层、透水砖过滤,汇入人工湖;落屋顶的雨水,则由虹吸斗收集,净化后储存在5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中,经处理后用于高温天钢构屋顶喷淋降温,这套雨水生态化利用系统被形象地称为“雨水花园”。

  据统计,一套系统年可利用雨水近1万吨,五年左右便可收回成本。如今,新区内的每家入园企业都建有生态排水系统。

  龙门湖生态湿地是如今东部新区里的一张崭新名片。不仅拥有优美的风景,更因为湿地对净化污水修复生态的强大作用。

  “湿地既能调节城市雨洪,又能净化河湖水质,有强大的生态修复和雨洪吸纳能力,是不可多得的多功能‘城市之肾’。”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湿地保护管理的过程中,东部新区一方面尽可能保留原有海沟,与新开挖的生态河道形成有机的生态网络。另一方面,在企业管制上提前投产建好污水处理厂,配套部署尾水深度处理工程“人工湿地”,做到不但提高出水水质标准及抗冲击能力,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而且还能极大程度满足水环境景观功能目标。

  现今,生态保护和修复能力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除了利用滩涂围垦区这一独特的滨海生态优势,东部新区在编制规划时,还充分注重水生态与湿地保护,实现从单纯的生态水文景观逐渐过渡为兼具海绵体质的生态蓄水区的华丽转变,真正做到既能充分吸收区内多余雨水,又能起到污水处理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的“呼吸”能力和“解毒”能力。

  数说“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完成9个工业集聚区(工业企业)、9个生活小区、10个镇(街道)共28个试点建设;

  ◆完成8座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工程并投入试运行,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8.1万吨/日,新建管网1130千米;

  ◆完成26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并投入试运行,在全省率先提出污水处理厂出水准地表IV类水提标改造工程;

  ◆排摸形成整治项目数5974个,完成整治数4753个;

  ◆完成造纸等12个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共发放排污许可证229本;

  ◆完成六小行业整治2622家,共发放排水许可证2157本;

  ◆累计完成排摸管网2748公里、涉水污染源21814个、排水口2802个……


标签: 污水;污水零直排区;治水;台州;洗车;工作;五水共治;洗衣房;水环境;智能
编辑: 方涛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