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率先推行“海上动产”“无证通办”,全国首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网络直播,全省率先试行组织形式自主变更……2项全国首创,6项全省首推,椒江用首创的干劲和服务的姿态跑出椒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的速度、力度和温度。
截至目前,椒江区已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1334项,实现率98.43%,其中“零跑”事项407项。
“最多跑一次”改革还要“跑”多久?正如省委书记车俊说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虽已破题,但远未结束,这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进程。
流程再造:打破约束改革的“坛坛罐罐”
4月16日上午,渔民许加来领到了换发的浙椒渔78047渔船登记证书和捕捞许可证书,成为椒江全国首推“海上动产”无证通办制度的第一名受益者。
“以前,换证需要提供7份材料,来回跑四趟,光是审批就得2-3个工作日。现在不用材料、不用审批,只要人到即可,10分钟就能办结,方便太多了!”许加来对改革的成果赞不绝口。
全国首推“海上动产”无证通办,通过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减去60%的审批环节;全省率先实现常态化企业开办“半天办结”,并联审批跨部门四个事项,较全省要求提速83%;全市率先创新个体工商户“一证通办”,推行“免填单”登记和“审核合一”,精简办事材料80%……
改革提速的背后,是椒江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创新。转变思维理念,聚焦流程再造。椒江在“三集中三到位”的基础上,搭建起信用监管体系,加码推进信用承诺机制和事中事后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把全领域监管延伸到各个政务领域。
“探索优化跨部门并联审批,深挖整合‘群众眼里一件事’,建立‘局部试点+全面推广’的标准模式,不断推动创新成果落地。”椒江区“跑改办”专职副主任葛冠丹说。
活力由此激发,改革因此而来。今年上半以来,椒江区推动39个事项实现“跑一次”到“跑零次”的突破,削减171个事项的办事时间,平均每个事项帮群众节省办事时间9.38天。
需求导向:从“最多跑一次”到“最近跑一次”
5月10日上午,椒江区大陈镇“渔小二”倪张明为一位大陈籍老人代办老年人优待证。他没有回大陈镇,而是就近选择到葭沚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免去了近50公里的奔波。这是椒江区实行镇(街道)间“全域通办”后的第一个跨街道受理事项。
“我们经调研了解到,区域内乡镇(街道)之间人员流动非常频繁,但办事的区域限制却使得群众还要多头跑、来回跑,便专门推出了镇(街道)间‘全域通办’机制,打破固有地域管理局限。”椒江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娄海鸥在谈及“全域通办”改革初衷时说。
各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既是办理点又是中转站。依托政务服务网,实现信息互通,打通42个事项流程,没有区域限制。其中,28个即办件,群众来办就能当场录入对应的政务网即办即走;14个承诺件,会根据流转分类转到相关镇(街道)或部门,办好后由服务中心免费快递到家,以此实现所有镇(街道)间“最近跑一次”改革,有效推进政务服务“全域通办”。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从镇(街道)间“全域通办”到无休日服务,再到环评审批“私人订制”代办……椒江正是以这样的严格要求不断追赶超越,努力让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
匠心担当:营造“妈妈式”服务最优营商环境
7月4日,椒江历时40多天,精心打磨许久推出的首宗“标准地”终于成功出让。
浙江新顺发缝纫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众多符合地块出让条件的竞拍企业中脱颖而出,在作出兑现相关指标的承诺后摘得土地。据悉,该块土地上所建的项目可在备案后最多30天内取得施工许可证,这一举措将有效缓解椒江的用地压力,极大优化当地营商环境。
“为了将这首宗‘标准地’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我们搭建起独具椒江特色的高标准‘1+9’指标体系和闭环管理的规范化政策方案体系。其中,不仅明确了环境标准、亩均税收等9个需要企业承诺达标的主要指标,还对如何改造审批流程、如何优化事中服务、如何加强事后监管等全方面工作做出了详细规定。”椒江区发改局局长陈建国介绍说。
初心在方寸,咫尺匠心难。随着改革的日趋深入,困难也逐渐凸显。
“我们这个产权转让问题比较复杂,以前都没遇到过,起初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多亏了你们地税干部!”6月20日上午,台州星星置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潘女士领到开发星星创业服务园的不动产权证后激动地说。
年初,星星集团计划将子公司星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自有土地转让给星星置业,开发工业地产。但由于地块涉及复杂的历史和债务问题,一直未取得不动产发票,造成该项目一直被搁置。
半年来,地税团队“跑上门”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为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圆满解决土地的涉税问题。
正是椒江干部的“妈妈式”服务,全力释放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最大红利,营造起“无忧、最优”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