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桥村文化礼堂,村民正在上舞蹈培训班
最近,一部乡村文化电影《花旦忆》在爱奇艺APP上线,影片讲述了一个越剧团花旦梁晓燕因剧团解散流落工厂,在现实困境中勇敢追梦的故事。作为国内首部反映文化礼堂和乡村文化建设的电影,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花旦忆》的投资人兼主演陈利华,是柯桥区平水镇西湖桥村的文化礼堂管理员。影片场景全部取自平水镇,23名演员中有21名是平水村民,大多是文化礼堂的忠实“粉丝”。正因文化礼堂建起来、火起来,村民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才促成了这部电影的诞生。
电影拍摄片花——村民争相来试镜
从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花旦忆》整整拍了一年。“时间排得很紧,但工作日要上班,只能抽双休日、节假日拍摄。”陈利华回忆道,早上5点开始准备,7点准时开拍,一拍一整天。晚上还要拍夜戏,最晚到10点多。像国庆小长假,连续拍了7天。
在日常工作之余,还要兼顾高强度的电影拍摄,对陈利华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好在拍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村民的帮助。”陈利华说,无论是演员、服装,还是道具、场地,村民们都积极参与,享受其中。
电影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至90年代,要求演员的服装有年代感,并随着周遭环境、人生境遇的变化而变化。就拿主人公梁晓燕来说,她刚从剧团下工厂时,是个光鲜亮丽的女青年。在工厂待久了,为了融入大环境,便改穿了普通女工的服装。婚后丈夫下岗,经济拮据,穿着打扮就更随意了。
要凸显这些变化,上哪里找合适的衣服?“我妈知道这件事后,把她压箱底的旧衣服都翻了出来,还给我们当起了服装顾问。那个年代的女装,流行小碎花、素色面料和燕尾领款式,男装则以白色、青灰色为主。”陈利华说,为了支持她拍电影,她的父亲、二伯等长辈,都贡献了他们的旧衣服。
影片中的群众演员,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村民。尽管没有演戏经验,但他们对拍电影的积极性很高。陈利华告诉记者,在挑选工厂女职工时,一下子来了10多个试镜的村民,有的把孩子也带来了,想争取小演员的角色。最后,她挑了4个有舞台经验、有镜头感,且留长发的女村民。
村民胡荷娟,就是被挑中的群众演员之一。在电影里,她饰演工人小刘,在现实中,她也是工厂职工。在电影里,她热爱唱戏,跟着梁晓燕学戏曲动作,在现实中,她也是民间越剧团的演员,常在文化礼堂演出。“梳怎样的辫子,穿怎样的衣服,扣子扣到第几颗,我都有经验。”胡荷娟笑着说,整场戏下来,她全程都在演自己,挺有趣的。
“电影里的小餐馆、服装店、电器店、五金店等场景,也是在集镇开店的村民主动提供的。”陈利华告诉记者,他们不光热心地提供场地,还扮演了电影中狠心拒绝主人公求职的老板。
乡村生活新变——文化礼堂人气旺
“这几年,文化礼堂的人气越来越高,我家楼下的棋牌室都关门歇业了。”无论是在拍摄《花旦忆》时,还是在组织文化礼堂活动时,陈利华都明显感觉到,乡村生活正在向着积极、乐观、正能量的方向发展。
2016年6月,陈利华当上西湖桥村的文化礼堂管理员后,立即重新设计并扩建了舞台,还升级了音响和灯光。“第一场活动是排舞联欢,全镇20多支队伍盛装出演,文化礼堂里挤了500多人。”陈利华回忆道,村民对文化生活的渴求震撼了她,也点燃了她的工作热情。
翻开西湖桥村文化礼堂计划表,一年的文化活动排得满满当当:既有老年人喜爱的越剧、莲花落、书法、国画等活动,也有年轻人喜欢的手工插画、化妆、舞蹈、瑜伽等培训,每个月至少4次。陈利华告诉记者,村里还组建了舞蹈队、戏曲队、篮球队、乒乓球队4支业余文体队伍,各队伍常年活动不断。去年,西湖桥村文化礼堂被评为全省五星级文化礼堂。
参加《花旦忆》拍摄的村民正在排练
西湖桥村文化礼堂,是绍兴市建设基层文化主阵地的一个缩影。2013年,绍兴市全面启动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目前已累计建成980家,500人以上行政村覆盖率超50%。立足于“提质扩面、常态长效”的目标,绍兴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农村文化礼堂星级评定管理办法》等政策,每年财政专项保障文化礼堂奖补资金1亿元,推动文化礼堂在思想引导、道德教化、礼仪培养、文化熏陶、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一个文化礼堂,就是一处乡村新地标、农民新乐园。新昌县梅渚村连续9年举办“村晚”,由村民自导自演的节目“土”得有味道,演绎出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诸暨十里坪村以“西路乱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打造戏曲文化特色的文化礼堂,唤醒历史中的乡愁记忆;上虞建立文化礼堂乡贤公益基金,改变文化礼堂建设、管理由政府包办模式,有效提升文化礼堂的运营活力;嵊州“金榜提名时·文化礼堂行”活动,将上榜学生纳入“春泥志愿者”队伍,以志愿服务回馈乡里。
这些鲜活案例的背后,是乡村振兴下传统文化的苏醒、乡村文明的重塑,也折射出新时代农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破解文化礼堂“空心化”——着眼农村群众需求
随着文化礼堂建设的快速推进,乡村文化有了栖居的舞台。但建成之后如何长效管理、开展活动,让文化礼堂“有血有肉”?当前,部分文化礼堂显露出“空心化”苗头,活动少,形式单一老套,村民参与度不高,该如何破解这一问题?
“要着眼农村群众的需求,策划设计贴近群众现实思想需求、有益身心健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绍兴市文化馆副馆长李弘认为,要切实挖掘地域文化底蕴,通过统筹礼堂、讲堂、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开辟好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时事政策等展览场所,让农村群众充分认识村庄的发展历程,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价值认同。以此为基础,本村的先人创业事迹、身边先进典型、优良家风家训等都可作为文化创作素材,融入村歌、“村晚”等特色文化活动中,从而让村民变“要我来”为“我要来”,使村民真正成为文化礼堂的主人。
“有人就有文艺队伍,有人就有文艺活动,有人就有文化阵地。”绍兴市政协委员吴双涛认为,要让文化礼堂“活”起来,关键在于落实好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培养好草根文化人才,建立起一套“阵地有人管、队伍有人带、活动有人搞”的长效机制。专职管理员是文化礼堂的守望者,只有做到人常在、门常开、声常响,才能激发村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专职管理员是礼堂文化的播种人,通过自身宣传水平和文艺素养的提升,不断培育文艺团队、设计文艺载体、策划活动内容,从而带动村民在参与活动中实现自我提升,真正发挥文化礼堂以德树人、以文化人、以礼育人、以艺悦人的作用。
西湖桥村文化礼堂,村民正在上舞蹈培训班
最近,一部乡村文化电影《花旦忆》在爱奇艺APP上线,影片讲述了一个越剧团花旦梁晓燕因剧团解散流落工厂,在现实困境中勇敢追梦的故事。作为国内首部反映文化礼堂和乡村文化建设的电影,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花旦忆》的投资人兼主演陈利华,是柯桥区平水镇西湖桥村的文化礼堂管理员。影片场景全部取自平水镇,23名演员中有21名是平水村民,大多是文化礼堂的忠实“粉丝”。正因文化礼堂建起来、火起来,村民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才促成了这部电影的诞生。
电影拍摄片花——村民争相来试镜
从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花旦忆》整整拍了一年。“时间排得很紧,但工作日要上班,只能抽双休日、节假日拍摄。”陈利华回忆道,早上5点开始准备,7点准时开拍,一拍一整天。晚上还要拍夜戏,最晚到10点多。像国庆小长假,连续拍了7天。
在日常工作之余,还要兼顾高强度的电影拍摄,对陈利华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好在拍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村民的帮助。”陈利华说,无论是演员、服装,还是道具、场地,村民们都积极参与,享受其中。
电影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至90年代,要求演员的服装有年代感,并随着周遭环境、人生境遇的变化而变化。就拿主人公梁晓燕来说,她刚从剧团下工厂时,是个光鲜亮丽的女青年。在工厂待久了,为了融入大环境,便改穿了普通女工的服装。婚后丈夫下岗,经济拮据,穿着打扮就更随意了。
要凸显这些变化,上哪里找合适的衣服?“我妈知道这件事后,把她压箱底的旧衣服都翻了出来,还给我们当起了服装顾问。那个年代的女装,流行小碎花、素色面料和燕尾领款式,男装则以白色、青灰色为主。”陈利华说,为了支持她拍电影,她的父亲、二伯等长辈,都贡献了他们的旧衣服。
影片中的群众演员,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村民。尽管没有演戏经验,但他们对拍电影的积极性很高。陈利华告诉记者,在挑选工厂女职工时,一下子来了10多个试镜的村民,有的把孩子也带来了,想争取小演员的角色。最后,她挑了4个有舞台经验、有镜头感,且留长发的女村民。
村民胡荷娟,就是被挑中的群众演员之一。在电影里,她饰演工人小刘,在现实中,她也是工厂职工。在电影里,她热爱唱戏,跟着梁晓燕学戏曲动作,在现实中,她也是民间越剧团的演员,常在文化礼堂演出。“梳怎样的辫子,穿怎样的衣服,扣子扣到第几颗,我都有经验。”胡荷娟笑着说,整场戏下来,她全程都在演自己,挺有趣的。
“电影里的小餐馆、服装店、电器店、五金店等场景,也是在集镇开店的村民主动提供的。”陈利华告诉记者,他们不光热心地提供场地,还扮演了电影中狠心拒绝主人公求职的老板。
乡村生活新变——文化礼堂人气旺
“这几年,文化礼堂的人气越来越高,我家楼下的棋牌室都关门歇业了。”无论是在拍摄《花旦忆》时,还是在组织文化礼堂活动时,陈利华都明显感觉到,乡村生活正在向着积极、乐观、正能量的方向发展。
2016年6月,陈利华当上西湖桥村的文化礼堂管理员后,立即重新设计并扩建了舞台,还升级了音响和灯光。“第一场活动是排舞联欢,全镇20多支队伍盛装出演,文化礼堂里挤了500多人。”陈利华回忆道,村民对文化生活的渴求震撼了她,也点燃了她的工作热情。
翻开西湖桥村文化礼堂计划表,一年的文化活动排得满满当当:既有老年人喜爱的越剧、莲花落、书法、国画等活动,也有年轻人喜欢的手工插画、化妆、舞蹈、瑜伽等培训,每个月至少4次。陈利华告诉记者,村里还组建了舞蹈队、戏曲队、篮球队、乒乓球队4支业余文体队伍,各队伍常年活动不断。去年,西湖桥村文化礼堂被评为全省五星级文化礼堂。
参加《花旦忆》拍摄的村民正在排练
西湖桥村文化礼堂,是绍兴市建设基层文化主阵地的一个缩影。2013年,绍兴市全面启动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目前已累计建成980家,500人以上行政村覆盖率超50%。立足于“提质扩面、常态长效”的目标,绍兴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农村文化礼堂星级评定管理办法》等政策,每年财政专项保障文化礼堂奖补资金1亿元,推动文化礼堂在思想引导、道德教化、礼仪培养、文化熏陶、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一个文化礼堂,就是一处乡村新地标、农民新乐园。新昌县梅渚村连续9年举办“村晚”,由村民自导自演的节目“土”得有味道,演绎出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诸暨十里坪村以“西路乱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打造戏曲文化特色的文化礼堂,唤醒历史中的乡愁记忆;上虞建立文化礼堂乡贤公益基金,改变文化礼堂建设、管理由政府包办模式,有效提升文化礼堂的运营活力;嵊州“金榜提名时·文化礼堂行”活动,将上榜学生纳入“春泥志愿者”队伍,以志愿服务回馈乡里。
这些鲜活案例的背后,是乡村振兴下传统文化的苏醒、乡村文明的重塑,也折射出新时代农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破解文化礼堂“空心化”——着眼农村群众需求
随着文化礼堂建设的快速推进,乡村文化有了栖居的舞台。但建成之后如何长效管理、开展活动,让文化礼堂“有血有肉”?当前,部分文化礼堂显露出“空心化”苗头,活动少,形式单一老套,村民参与度不高,该如何破解这一问题?
“要着眼农村群众的需求,策划设计贴近群众现实思想需求、有益身心健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绍兴市文化馆副馆长李弘认为,要切实挖掘地域文化底蕴,通过统筹礼堂、讲堂、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开辟好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时事政策等展览场所,让农村群众充分认识村庄的发展历程,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价值认同。以此为基础,本村的先人创业事迹、身边先进典型、优良家风家训等都可作为文化创作素材,融入村歌、“村晚”等特色文化活动中,从而让村民变“要我来”为“我要来”,使村民真正成为文化礼堂的主人。
“有人就有文艺队伍,有人就有文艺活动,有人就有文化阵地。”绍兴市政协委员吴双涛认为,要让文化礼堂“活”起来,关键在于落实好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培养好草根文化人才,建立起一套“阵地有人管、队伍有人带、活动有人搞”的长效机制。专职管理员是文化礼堂的守望者,只有做到人常在、门常开、声常响,才能激发村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专职管理员是礼堂文化的播种人,通过自身宣传水平和文艺素养的提升,不断培育文艺团队、设计文艺载体、策划活动内容,从而带动村民在参与活动中实现自我提升,真正发挥文化礼堂以德树人、以文化人、以礼育人、以艺悦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