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西湖申遗走过了太久太长的不平凡之路。1999年,西湖申遗工作正式启动,随后十二年,西湖在经过综保工程的一次次蜕变后,在杭州人民的极力支持和参与保护下,一步步实现了申遗梦。
2011年6月24日,在巴黎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西湖文化景观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八年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始终严格遵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秉持保护第一、从严管理的理念,保护着西湖,使西湖这颗世界遗产明珠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传承与创新:推动保护西湖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为庆祝西湖申遗成功八周年,由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办,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西湖博物馆共同承办的“传承与创新——西湖申遗成功八周年保护管理之路”文化沙龙上周日在西湖博物馆举行。
沙龙有幸邀请到了当年申遗的专家组成员王其煌、西湖遗产监管中心主任杨小茹,以及西湖民宿经营者刘晓明等专家代表、世界遗产管理者代表和市民、遗产区利益相关者代表,一起共同回忆申遗历程,分享西湖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工作情况和个人参与遗产保护的心得体验。
申遗成功那天,西湖遗产监管中心主任杨小茹正在现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仍非常激动。“当时宣布成功的那一刻,中国代表团一片欢呼,很多人相拥而泣,那样的场景让人终生难忘。”
2011年7月13日,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正式揭牌,杨小茹从那时候开始担任西湖遗产中心主任。
西湖的保护管理工作被业内称为“优等生”,这八年来的西湖保护管理工作是怎么做的?
杨小茹具体介绍了“高科技在遗产本体保护上的应用”。“就比如说大家熟悉的六和塔,在对其保护的时候,就用上了高科技的手段。我们在它身上安装了监测设备,包括133个感应器和65个棱镜,它们能够细致地捕捉到古塔每分每秒的变化。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对古塔保护工作‘对症下药’,让它延年益寿。”如今,六和塔每年都会有一份“年度体检报告”。通过高科技的监测,能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古塔身体状况。
王其煌作为申遗专家组成员,主要负责将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西湖文化讲述给外国专家听,通过讲述人文典故、传说故事,让外国专家理解和接受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王其煌认为,要让西湖越来越好,传承与创新这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将西湖保护好管理好,这需要西湖工作者与市民的共同努力。
文化与交融:“牵手”世界名城,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合作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富的文化史迹闻名世界,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杰出精神栖居功能的“文化名湖”,也是享誉中外的“人间天堂”。八百多年前南宋定都杭州,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丰厚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南宋文化已成为杭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名片。
今年3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见证下,中国杭州与意大利维罗纳签订了《友好关系协议》,西湖与维罗纳两处世界遗产开展“牵手”合作。这也让杭州万松书院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维罗纳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段东西方爱情故事相遇了。接下来,两座城市还将展开更为深入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
走入世界眼中,讲好西湖故事,尤为重要。在西湖申遗成功8周年之际,西湖景区特别推出了一场“风雅宋——南宋西湖文化雅集活动”,小提琴《梁祝》、越剧表演《十八相送》……用中西方经典艺术手段展现出了西湖爱情传说的缠绵悱恻。
在活动现场,一幅南宋《四景山水图》春景动态演示吸引了许多人的视线。杭州西湖博物馆馆长潘沧桑告诉记者,这是用计算机算法、二维动画和交互设计的手法展现出来的南宋西湖春景画面。这也是馆内首次尝试这种技术手段。未来,像这样的动态演示不光有春景,还有四季,观众可以通过互动,看到古画中西湖四季美景,晴天雨天总相宜的雅致。
在活动开始时,大屏幕播放了宣传片《向世界讲好西湖故事》,里面呈现了一段杭州西湖与维罗纳两处世界遗产地结对的珍贵历史资料。目前,这份资料已正式入藏“杭州西湖博物馆西湖文化数字资源库”,由博物馆永久保藏。借此,杭州西湖博物馆也向社会各界发出《“杭州西湖文化数字资源”征集倡议书》,希望社会各界热爱西湖的人士踊跃向博物馆捐赠包括影像在内的有关西湖的一切数字资料,博物馆将永久保藏,传承与传播好西湖这一人类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宣传与弘扬:讲好西湖故事,让世界读懂杭州
日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学习强国供稿中心”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互联网宣教中心”正式揭牌,“两大中心”将落户杭州西湖博物馆。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作为“学习强国”15个特色供稿中心之一,使命光荣。目前已被全国、省、市级平台录用100余篇,成为展示西湖世界文化景观内涵,彰显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底蕴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围绕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遗产地文旅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等话题,西湖景区将凝聚各方共识,充分利用新媒体、融媒体,共同推动西湖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宣传、弘扬、传承西湖文化,用世界语言向世界讲好西湖故事,使西湖这颗世界遗产明珠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十年磨一剑,西湖申遗走过了太久太长的不平凡之路。1999年,西湖申遗工作正式启动,随后十二年,西湖在经过综保工程的一次次蜕变后,在杭州人民的极力支持和参与保护下,一步步实现了申遗梦。
2011年6月24日,在巴黎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西湖文化景观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八年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始终严格遵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秉持保护第一、从严管理的理念,保护着西湖,使西湖这颗世界遗产明珠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传承与创新:推动保护西湖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为庆祝西湖申遗成功八周年,由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办,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西湖博物馆共同承办的“传承与创新——西湖申遗成功八周年保护管理之路”文化沙龙上周日在西湖博物馆举行。
沙龙有幸邀请到了当年申遗的专家组成员王其煌、西湖遗产监管中心主任杨小茹,以及西湖民宿经营者刘晓明等专家代表、世界遗产管理者代表和市民、遗产区利益相关者代表,一起共同回忆申遗历程,分享西湖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工作情况和个人参与遗产保护的心得体验。
申遗成功那天,西湖遗产监管中心主任杨小茹正在现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仍非常激动。“当时宣布成功的那一刻,中国代表团一片欢呼,很多人相拥而泣,那样的场景让人终生难忘。”
2011年7月13日,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正式揭牌,杨小茹从那时候开始担任西湖遗产中心主任。
西湖的保护管理工作被业内称为“优等生”,这八年来的西湖保护管理工作是怎么做的?
杨小茹具体介绍了“高科技在遗产本体保护上的应用”。“就比如说大家熟悉的六和塔,在对其保护的时候,就用上了高科技的手段。我们在它身上安装了监测设备,包括133个感应器和65个棱镜,它们能够细致地捕捉到古塔每分每秒的变化。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对古塔保护工作‘对症下药’,让它延年益寿。”如今,六和塔每年都会有一份“年度体检报告”。通过高科技的监测,能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古塔身体状况。
王其煌作为申遗专家组成员,主要负责将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西湖文化讲述给外国专家听,通过讲述人文典故、传说故事,让外国专家理解和接受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王其煌认为,要让西湖越来越好,传承与创新这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将西湖保护好管理好,这需要西湖工作者与市民的共同努力。
文化与交融:“牵手”世界名城,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合作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富的文化史迹闻名世界,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杰出精神栖居功能的“文化名湖”,也是享誉中外的“人间天堂”。八百多年前南宋定都杭州,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丰厚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南宋文化已成为杭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名片。
今年3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见证下,中国杭州与意大利维罗纳签订了《友好关系协议》,西湖与维罗纳两处世界遗产开展“牵手”合作。这也让杭州万松书院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维罗纳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段东西方爱情故事相遇了。接下来,两座城市还将展开更为深入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
走入世界眼中,讲好西湖故事,尤为重要。在西湖申遗成功8周年之际,西湖景区特别推出了一场“风雅宋——南宋西湖文化雅集活动”,小提琴《梁祝》、越剧表演《十八相送》……用中西方经典艺术手段展现出了西湖爱情传说的缠绵悱恻。
在活动现场,一幅南宋《四景山水图》春景动态演示吸引了许多人的视线。杭州西湖博物馆馆长潘沧桑告诉记者,这是用计算机算法、二维动画和交互设计的手法展现出来的南宋西湖春景画面。这也是馆内首次尝试这种技术手段。未来,像这样的动态演示不光有春景,还有四季,观众可以通过互动,看到古画中西湖四季美景,晴天雨天总相宜的雅致。
在活动开始时,大屏幕播放了宣传片《向世界讲好西湖故事》,里面呈现了一段杭州西湖与维罗纳两处世界遗产地结对的珍贵历史资料。目前,这份资料已正式入藏“杭州西湖博物馆西湖文化数字资源库”,由博物馆永久保藏。借此,杭州西湖博物馆也向社会各界发出《“杭州西湖文化数字资源”征集倡议书》,希望社会各界热爱西湖的人士踊跃向博物馆捐赠包括影像在内的有关西湖的一切数字资料,博物馆将永久保藏,传承与传播好西湖这一人类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宣传与弘扬:讲好西湖故事,让世界读懂杭州
日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学习强国供稿中心”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互联网宣教中心”正式揭牌,“两大中心”将落户杭州西湖博物馆。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作为“学习强国”15个特色供稿中心之一,使命光荣。目前已被全国、省、市级平台录用100余篇,成为展示西湖世界文化景观内涵,彰显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底蕴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围绕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遗产地文旅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等话题,西湖景区将凝聚各方共识,充分利用新媒体、融媒体,共同推动西湖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宣传、弘扬、传承西湖文化,用世界语言向世界讲好西湖故事,使西湖这颗世界遗产明珠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