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步入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高新园区,记者被道路间、井盖旁的圆形标识所吸引,上面或标识着“雨”、或标识着“污”,还标记有位置、编号和箭头走向。“这是井号牌,就是排水井的‘身份证’。通过这些标识,路人可直观了解排水井中排的是污水还是雨水,水流走向如何。”市环保局集聚区分局副局长徐根福介绍,目前,园区道路上1641个排水井全部制作并安装了井号牌,这是“污水零直排”建设的一部分。
什么是“污水零直排”?“污水直排一直是水污染的‘罪魁祸首’,要从根本上治理好水环境,截污纳管是关键。”徐根福解释,“污水零直排”就是对生产、生活和经营活动产生的污水,实行截污纳管、统一收集,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到外环境。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园区内的浙江中天氟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氟硅”),只见一道道明沟旁,竖着醒目的蓝色标示牌,上面标着“清下水(指雨水或装置区排出的未被污染的循环冷却水)渠长公示牌”一行字。
该公司安环部员工郑志红是这块牌子的责任人,他负责监督10-11段、11-12段、10-14段、13-14段沟渠水质。今年6月,郑志红在2号应急池的线监测平台上,看到水质PH值显示为3,和正常PH值6-9相比明显偏酸,他当即报告总部。相关工作人员查明管道内酸性物质泄漏到明沟,一边关闭阀门,一边加碱中和。
“搞工业稍有不慎就可能走向污染的歧路,我们把安全和环保视作企业发展的命脉。”“中天氟硅”安环部负责人赵经理告诉记者,今年5月,公司清下水明沟管理实行“沟渠长制”,由沟渠长全面负责责任区域内清下水明沟的管理,确保清下水明沟内无淤泥、无杂物、无油污。安环部负责对清下水明沟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这是我们的阳光排口。”赵经理指着企业外墙处的排水口介绍。记者注意到,这个排水口由铁栅栏拦着,正前方竖立着绿色的标识牌,上面标明了外排水种类为雨水、清下水,排放去向沙溪沟,排放方式间歇式。牌子底部,还注明了企业联系电话和公众举报电话。
“园区所有企业全部建成阳光排口,便于公众监督企业排水水质。”徐根福介绍,高新园区所有化工企业的生产废水,经企业预处理后达到纳管标准,经污水管网纳入衢州清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经深度处理达标后排入乌溪江;企业雨水及清水排入园区沙溪沟和大排渠,最终汇入江山港。
根据衢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每月的乡镇交接断面抽样监测,1月至10月高新大排渠和沙溪沟的乡镇交接断面考核水质均为优秀,9月份高新大排渠和沙溪沟双双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园区水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与零直排建设密不可分。”集聚区党工委委员夏水敬表示。
记者了解到,衢州高新园区作为我市首批列入省级“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园区,自6月份启动建设以来,现已完成包括园区管网清淤、企业雨污分流提升改造、村居生活污水截污纳管等建设任务。
其中,建成高新一期10公里沿道路工业污水管道、30公里生活污水管道、50公里雨水管道、高新二期2条工业污水管道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完成纬北路和经西路等多条道路的雨、污水管网的清淤,检测工作等管网排查及提升工程;按照清污分流、污水输送明管化、建成在线监控装置等要求,对园区内59家零直排企业实行“检查一家、整改一家、验收一家”,提升零直排企业提标改造工程。其中7家整改进度慢、污水超标排放的企业,处以行政处罚共计135.8万元。截至10月底,59家企业累计投入整改资金约3000万元,通过了环保分局组织的零直排企业预验收。高新园区内惟一保留村黄家村建有4个污水处理终端,均采用微动力无湿地处理工艺,高新园区管委会大楼、黄家街道大楼、柯山消防大队大楼3幢大楼,均已完成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