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上市公司圣龙股份车间,外籍工程师正在交流探讨。(金鹭 戴鼎 摄)
宁波近五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
2017主板行业分布情况图
《宁波资本市场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0年以来,全市每年平均有五六家企业上市,去年更是“一发不可收”,不仅上市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新三板、新四板也活力四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IPO上市帮助我们募集了大笔研发资金,在国际车载镜头市场打响了中国品牌。”日前,“永新光学”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公司今年9月在上交所上市,企业知名度与品牌实力与日俱增,目前产品已进入索尼等国际巨头企业供应链。
近年来,宁波把推动企业上市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动力,逐步成为国内“上市大市”。昨日刚刚发布的《宁波资本市场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0年以来,全市每年平均有五六家企业上市,去年更是“一发不可收”,不仅上市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新三板、新四板也活力四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相较而言,今年的宁波资本市场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市场逆势环境下,目前全市仅有2家企业A股IPO过会。随着近日一系列政策出台,宁波企业如何借资本市场“稳增长”,迎接下一个春天?
资本市场“宁波军团”不断扩容
2017年被称作“IPO之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良好机遇:企业上市审核周期进一步缩短,新股快速发行,直接融资扩大。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2017年宁波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亮眼,IPO数量和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再融资交易活跃,并购重组有序发展。
从发展领域来看,宁波去年新上市企业以制造业为主,包括电气机械、汽车、通用设备等,占到了A股上市公司数的五成以上。随着新材料、高端制造企业脱颖而出,宁波上市公司“高精尖”特色更加鲜明,带动了全市重点产业的集聚发展。
资本的助力,让制造业插上了“金翅膀”,盈利能力表现稳定。去年,五成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其中,以爱柯迪、旭升股份、宁波高发、拓普集团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表现良好,各家公司均实现盈利。
从区域分布来看,2017年,鄞州已累计拥有20家A股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量、增量和总市值等各项指标均稳居首位。其中,上市企业总利润达203.36亿元,占到全市四成以上。北仑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市第二。
“上市后,向银行融资、发行债券也更加容易,融资成本更低,这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很大帮助。”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圣龙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的整个管理制度和执行力踏入了国际化的标准,而员工的工作热情更高涨了,对企业的发展很有信心。
积极上市的同时,宁波再掀并购重组浪潮。市金融办数据显示,2017年,宁波共有29家上市公司发起58起并购重组,涉及资产规模269亿元。其中,还出现了均胜电子公司KSS收购日本高田的“蛇吞象”经典案例,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助推了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
多层次资本市场日渐完善
对接资本市场对促进企业壮大发展的好处显而易见。随着中小企业数量激增,门槛高、周期长的主板、创业板渐不能满足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新三板”“新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应运而生。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有助于盘活存量资产,改变过度依赖银行体系的局面,分散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宁波证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A股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到新三板,再到区域性股权市场(新四板),加上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为代表的股权投资市场,近年来,宁波进一步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
凭借挂牌门槛低、时间周期短、融资效率高特点,新三板市场获得众多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青睐,市场持续扩容,挂牌企业数量不断增长。报告显示,去年宁波共新增23家新三板企业,总数达到了157家,业绩增长较好,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都有所增长。
从行业来看,宁波新三板挂牌企业主要集中在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中,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收入增长率的平均值最高,为129.86%;其次是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业、水上运输业等。健仕股份、水生态、年轮映画、星博生物等文创、生态环保、生物医药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营收增长率均高于80%。
宁波新三板企业的并购重组持续活跃。报告显示,去年共有9家企业完成9笔并购重组。并购重组完成后,近九成企业营收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云朵网络的营收增幅达到了52.5%。
随着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正式运营,宁波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增添了新平台。作为“家门口”的资本市场,宁波股权交易中心不仅为创业创新型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还打造“培训、走进、寻找”三大体系,构建企业孵化成长全过程服务生态。
“步入资本市场,企业运作更加公开透明,同时品牌效应也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受到宁波优越的创业环境吸引,新加坡籍华人贾庆伟选择了来宁波创业,由于“缺钱”,他的事业在几年内一直处于“小打小闹”状态。但去年在甬股交挂牌后,他的公司已获得了超7000万元的融资,在科技研发、市场开拓等各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数据显示,去年,甬股交新增挂牌企业507家,累计总数达1058家。从挂牌企业的行业来看,多为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传输等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占全部挂牌企业数量的近半。
越来越多的宁波企业积极拥抱资本市场,这就像一块磁石,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风投、中介辅导机构抢滩落户宁波。目前,宁波共有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801家,管理基金2904支,基金规模超三千亿元。
稳中有变“度冬迎春”
今年以来,宁波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持续活跃。市金融办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有32家上市公司发生49起并购重组,上半年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次数较去年增加75%。
然而,与去年的“上市热潮”相比,宁波今年在一级市场上的发挥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直到9月,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才拉开了今年宁波公司上市的序幕。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仅有两家公司A股上市。而上市“后备军”中,也仅有宁波水表一家企业过会待发行。
按照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的观点,IPO数量基本上是地区经济发达与否的标志,是一项“没有水分的经济指标”。由于目前A股市场IPO门槛较高,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该地区重要的龙头企业,它们构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IPO企业数量指标对地方经济而言意义重大。
“宁波IPO遇冷,其根本原因在于审核趋严,类似的情况在全国普遍存在。”宁波证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前三季度,发审委共计过会70家A股公司,较去年同期的311家下降77.5%,全国仅有87家公司在A股上市,较去年同期的351家下降75.2%。
今年股市的“一蹶不振”也给宁波上市公司带来了一定影响。记者在走访企业时发现,随着今年沪深两市震荡下挫,不少企业资产“缩水”,甚至面临股权质押大规模平仓风险。
“凛冬已至,春天则不会遥远。”面对大环境逆势,近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让广大企业和投资者吃下了“定心丸”。
从中央到省市,政府与企业家“面对面”座谈会连续召开。“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全市上市公司董事长座谈会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表示,宁波企业要正确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看好宁波发展、浙江发展、中国发展,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毫不动摇做强做大企业。
然而,按照凤凰行动“宁波计划”2020年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50家的目标,宁波仍任重而道远。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宁波仅有40余家拟上市企业,我认为还远远不够。”报告的编委会主任之一、宁波大学邱妘教授告诉记者,宁波民营企业比重大,资本意识、管理规范化等方面是企业需要“补课”的重点,宁波政府对企业的培训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企业自身也需修炼“内功”来熬过冬天。研究发现,宁波部分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上不够重视,营运管理水平较低。“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企业不仅要懂得如何赚钱,更要学会通过财务管理手段来‘稳’住现金流,控制风险,保持良性健康发展。”邱妘表示。
据了解,目前宁波资本市场三大协会——宁波上市公司协会、宁波市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宁波市证券期货业协会已打破过去“各自为营”的局面,将“抱团”为企业提供各类培训服务。
峰回之后,必是路转,我们拭目以待。
新闻链接
拟组千亿资管计划 化解股权质押风险
10月22日,证券业协会披露,日前证券业协会组织部分证券公司共商市场化方式化解股权质押风险,提升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管理水平,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意向性方案。
据披露,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遵照统一组织、分散决策原则设立,首次由11家证券公司达成意向出资210亿元设立母资管计划,作为引导资金支持各家证券公司分别设立若干子资管计划,吸引银行、保险、国有企业和政府平台等资金投资,形成总规模1000亿元的资管计划,专项用于帮助有发展前景的上市公司纾解股权质押困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各证券公司发起设立的子资管计划按市场化方式组建、商业化模式运作,注重发挥投资银行的专业优势和交易组织能力,以提供流动性支持的财务投资为主要方式,以保持上市公司控制权和治理结构相对稳定为主要目标,制定市场化、多样化、个性化纾解风险方案,支持具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与会证券公司表示,当前纾解股权质押风险与市场稳定发展密切相关,上述举措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有利于提高证券公司应对危机、拓展业务的能力。
证监会缩短 IPO被否企业 重组上市间隔期
10月20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将IPO(首次公开发行)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从3年缩短为6个月。
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表示,此举旨在回应市场需求,统一与被否企业重新申报IPO的监管标准,支持优质企业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为防止部分资质较差的IPO被否企业绕道并购重组登陆资本市场,证监会此前曾发布相关问题与解答,对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设置了3年的间隔期要求,并强化信息披露监管。
常德鹏表示,此前的做法对防范监管套利、维护市场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考虑到IPO被否原因多种多样,在对被否的方面进行整改后,不乏公司治理规范、盈利能力良好的企业,其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呼声非常强烈,此次政策调整旨在回应市场需求。
近期,证监会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领域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进一步简政放权,鼓励市场化并购,提高审核效率;积极支持优质境外上市中资企业参与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
常德鹏强调,证监会将继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服务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