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宁波  正文

鄞州区姜山镇陈鑑桥村: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力量
2018-04-04 09:26:34 来源: 宁波日报 记者 王博 朱军备 鄞州记者站 杨 磊 通讯员 范丁杰


01.jpg

  陈鑑桥职业农民在做秧田。 

02.jpg

  陈鑑桥鸟瞰。    

03.jpg

  清华大学毕业生赵骥在观察小番茄。 

04.jpg

  任洪达和妻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05.jpg

  成房。    

06.jpg

  村中的“西洋楼”。    

  清明前夕,走进鄞州区姜山镇陈鑑桥村,葱郁的树木翠色如黛,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田地里,翻地、播种、除草,勤劳的村民珍惜农时,起早落夜地干活。傍晚,村文化礼堂、村小广场、小河旁有人聊天,有人散步,三五成群,很是热闹。

  陈鑑桥村是传统农业大村,也是鄞州区人口最为密集的村落之一。过去几年里,由于距离鄞州中心城区只有6公里,不少人选择到村里办工厂,或到村里租地种菜,或租房居住,使得村里的外来人口井喷式增长。陈鑑桥村党支部书记王福平说:“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新农村发展,陈鑑桥村正迎头赶上。”

  打出帮扶“组合拳”,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笔者调查发现,以前,陈鑑桥村人口外流的现象比较突出。如今,新一届村领导班子琢磨着如何把人留住,把人才支撑落到实处,让小村变得人丁兴旺。而大力“招贤引才”,引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一条好途径。

  2012年开始,陈鑑桥村先是将土地流转后发包给大户经营,又拿出少量杂地建造厂房。厂房建好后,吸引了十几家企业到此办厂,每年村集体的房租收入就有50万元。这些工厂的到来,吸引了一批外来务工人员,加之距离鄞州中心城区较近,到村里租房的人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陈鑑桥村立足农业发展,将村里1700亩土地流转出1300亩,由村集体出租给种粮、种蔬菜瓜果的大户。

  “要打破乡村人才单向流入城市的格局,必须搭建进城与下乡的双向通道,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向村里流动。”王福平说,他们想了个“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培养本村农民,帮助他们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用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用诚意打动人才,并且让本村从事农业的村民和外来人才共同进步。

  为了帮助陈鑑桥村走好现代农业之路,鄞州区、姜山镇积极制定帮扶政策,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我们经常组织各类农技培训课,新型职业农民每次都踊跃报名。农闲时,新型职业农民还会缠着农业专家问东问西,恨不得把他们肚子里的‘墨水’全掏空。他们在经营思路上更灵活,对新事物也更容易接受。”姜山镇副镇长陈红山说。过去四年里,姜山多次邀请农技人员组成讲师团,开展农产品营销、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病虫害防治、果蔬种植等培训64次,培训人数7680人,发放资料2.5万份。

  据了解,自2014年姜山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证以来,全镇已有238名新型职业农民获得认证,从承包规模看,以大户为主,其中50亩以下的16人,50亩到100亩70人,100亩到500亩102人,500亩以上8人。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让新型职业农民有更大的“舞台”

  这几年,陈鑑桥村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没少花功夫。新修建水渠3000米,新硬化道路3000米,新修建了两座桥梁,最近正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在陈鑑桥村人印象里,村子里的田地被弯弯绕绕的河道分割成小块,每年春播秋收,都得靠人工,拖拉机等机械根本无法抵达。可如今,新硬化的5米多宽的道路,各类机械车辆可以随意进出,水渠也方便农作物的灌溉,两座新修建的桥梁更是让河两岸的距离大大缩短,提高了生产的便捷性。

  最近,陈鑑桥村正在谋划两件事。第一件,借助鄞州区商务局力量兴办“粮仓博物馆”。“粮仓”原是一幢始建于1924年的西洋楼,后来改建为国家粮站,现存门楼、仓库等。改造后,这里将成为全区粮食作物生产、销售的集中展示区,也将成为全市粮食文化展示的一个重要基地。第二件,借助建造于民国的大宅30年让渡的东风,挖掘培育古村文化,同时利用村中的菜园、葡萄大棚,尝试农旅结合的新路子。要做成这两件事,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少不了的。

  以往,老一辈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如今,新型职业农民靠机械化大规模种植、高科技种植等事半功倍地换取报酬;未来,陈鑑桥村人谋划着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依托古村文化和乡土田园风光,吸引游客前来欣赏乡村美景,采摘瓜果。

  让农民成为有奔头、有前景的职业,种地不仅是为了生存,而是把务农当成体面的工作。这是陈鑑桥村人在新农村建设道路上的奋斗目标。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陈鑑桥村农业负责人徐步青看来,过去,父母如果是农民,你就是农民。现在,要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把“农民”这个称谓从身份称谓回归职业称谓,将来大家会渴求当农民。

  王福平告诉笔者,目前陈鑑桥村的新型职业农民有十几人,主要为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年轻人。他们每一年创造的价值,相当于以前农民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形成社会合力, 让职业农民的路越走越宽

  乡村振兴,离不开新型职业农民,而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前提之一就是要更新技术和市场经营思路。老一辈陈鑑桥村的农民,大多种植蔬菜,根据季节来生产,种莴笋,种香葱,种青菜……而这样辛苦劳作,收成却一般。关键是这样的农民与市场的连接还不够紧密,小规模的生产与大超市、批发商没有合作的优势。所以,在他们身上农产品卖难,可能还会再现。

  老农民需要理念更新,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开拓市场,他们自身需要用勤劳和智慧耕耘大地,但有些困难的解决需要社会形成合力。

  由于地处河网地带,村庄地势较低,又紧临甬新河,每年的台风洪灾给当地的农业造成较大影响。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赵骥在宁波从事外贸经营。怀抱着乡土情怀,他在2013年租下该村甬新河边的100亩农田,投入了几十万元整理土地、铺设施、搭大棚、建农用房。不料,到2013年10月台风“菲特”来袭,已经可以采收的香葱全部浸水、倒伏,损失30多万元。

  2014年,赵骥花了6万元引进优质甜瓜“芙蓉”,4月份一场台风,瓜秧被全部淹死。2015年,台风来了两次,他的农田淹了两次。2016年7月一次,10月一次,别人没淹,他的田淹了。说起台风造成河水倒灌,农田进水,所种的农作物全部受损,赵骥两眼泪汪汪:“2016年改种了樱桃树,但洪水过后,也死了三分之一。”

  陈祥林的葡萄大棚与赵骥的菜园子相距不远,也多次受灾。陈祥林说,“有时台风来时,葡萄就快采摘了,眼看到手的收成打了水漂,真是心痛啊。”

  后来听说水利部门准备帮农户建围堰,赵骥似乎看到了希望。“当年图纸也画好了,将菜园和葡萄大棚都围起来,村镇立项也报上去了,想不到后来项目不实施了。”赵骥说,建围堰涉及土地、资金,没有上级的支持,我一个人无论如何也搞不起来。

  而令村党支部书记王福平无奈的是,土地流转后,村民解放了手脚可以到外面打工,但村集体的收入仍然没有新的增长点。每年标准厂房出租收来的50万元,还不够日常开支,仍需上级补助。所以,想要集体办点大事,资金是个大难题。

  帮新型职业农民改善生产条件,帮老农民寻找市场,为村集体经济“造血”,还需要有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合力帮助。

  村情速递

  姜山镇陈鑑桥村,是鄞东南平原上的鱼米之乡,距离鄞州中心城区约6公里,共有户籍人口1675人,外来人口约2500人。陈鑑桥村由6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农耕田116.33公顷,是鄞州区乃至全市的传统农业大村。村里的农业主产水稻,兼种各类蔬菜瓜果。

  陈鑑桥村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内涵的村落。村内有两处民国大宅。其中的成房又称“阿房”,有花园、水池,将中国传统园林与西式别墅完美结合。今年3月,陈家麟老人与陈氏家属代表一起,与鄞州区文管部门签订了关于陈氏成房老宅30年使用权的无偿让渡协议。作为鄞州区少有的格局完整、保存较好的民国大宅,这幢老宅是一个家族在历史潮流中兴衰起落的实物佐证,对于研究家族史以及早期旅沪宁波籍商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在村内,还有一幢始建于1924年的西洋楼,后改建为国家粮站,现存门楼。门头“里仁为美”四字,门楼上灰雕精美,有葵花、仙鹤、蝙蝠、金钱纹,寓意吉祥如意。在门楼正前方8米,有一座水泥照壁,高3.4米,上有简单雕刻。此楼为鄞州区保护较好的中西合璧建筑,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多年来,陈鑑桥村获得了宁波市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鄞州区学习型行政村、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标签: 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组合拳;帮扶;农民;鄞州区;姜山镇;基础设施;台风;职业农民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