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师周建初:“良渚”改变了我的人生
2019-07-26 09:52:07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陈 苏 实习生 马 磊 摄影记者 袁培德

  周建初在察看出土文物

  海宁一个汉墓考古出土现场

  周建初在汉墓考古出土现场

  周建初修复的良渚出土文物

  周建初修复的良渚出土文物

  等待修复的良渚出土文物

  海宁汉墓考古出土现场

  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良渚”成为考古年度关键词。

  对于海宁人周建初来说,“良渚”同样是他人生的关键词。

  因为与“良渚”的相遇,他从一个农民挑土工,变成文物修复师、文保专家;他参与二三十个良渚文化遗址的发掘,亲手修复了千余件“良渚”文物。

  7月11日,中午的阳光有些灼热,海宁市袁花镇夹山村汉代墓葬群考古现场,周建初戴着遮阳帽,正和他的同事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这是今年6月,工程队修路时刚发现的一处墓葬群。接到消息,在省考古所专家的指导下,由海宁市文保所协助进行抢救性发掘。

  海宁市文保所盐官文保部,是周建初日常办公所在。大院里处处摆放着他和同事们从各地发掘或收获来的石碑、石马、石人……走上二楼,周建初的修复工作室,更是满满当当,到处是分成小堆的良渚陶器碎片,也有他修复的半成品和已经修复完成的陶器……那道道雪白的补痕,似乎正在诉说着它们所经历过的沧海桑田。

  看着认真做着修复的周建初,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三十年前,他只是一个考古现场的挑土工。

  初遇“良渚”——挑土工成考古技工

  荷叶地遗址,一个有着很文艺名字的良渚文化遗址,是周建初命运改变的原点。

  海宁周王庙镇星火村,有一处比稻田高约两米的高墩,四周原有河塘环绕,当地人称之为荷叶地。1988年夏天,星火砖瓦厂工人取土发现玉璧,被通报到海宁博物馆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9月,一支由刘斌(著名考古学家、良渚古城遗址重要发现者、现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带队的考古队入驻星火村。

  星火村民周建初,此时还未满十六周岁,刚刚初中毕业,在家务农。考古发掘需要挑土,周建初和二十多个老乡一起成为挑土工,“当时,去乡镇企业需要门路,也需要手艺,挺难进的。去挑土,做做临工,能挣点钱。”

  没听说过考古的周建初,每天挑土六小时,单趟近三十公斤,能挣四元钱,为此肩膀的皮都磨破了。

  有时候看着那些读书人,拿着小刷子、小铲子、竹签,刷刷挖挖,从地里取出个破罐子破陶片还小心翼翼,周建初坦言,“虽然好奇,但挺不以为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这是文物,有多重要。”

  挑土挑到一半,刘斌让周建初参与刮地面,帮着包装文物,打打下手,“考古找墓需要刮边、铲地,才好找到墓的开口,我们就是学着做这种工作。”当时考古人才欠缺,考古队想培养一些技工,做些基本技术工作,包括一般的文物修复,让研究人员腾出手来做研究。“我年龄小,个性比较内向,但也蛮踏实肯干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发掘,荷叶地遗址清理出良渚文化墓葬十六座,随葬品有琮、璧、钺、镯、管、珠、石锛、石犁和陶器共三百八十件。

  临走时,刘斌问周建初,要不要跟考古队走,干这种技术活。“我呆在乡下也没工作,年龄小,听说能到杭州大城市,能去外面看看,就同意了。”对他来说,虽然工资比较低,这也算是一份相对稳定体面的工作。

  1988年10月5日,周建初记得特别清楚,那天,他坐着考古队的吉普车,身边堆着棉被、餐具等考古队生活用品,“对能出去打工,蛮新奇的,也兴奋。下车时,我才发现,这压根不是杭州,是瓶窑(注:余杭瓶窑镇边上有吴家埠工作站,是浙江省第一个考古工作站,当时浙北发掘的不少文物都被送到这里存放、研究),离杭州还有三十公里呢。”

  最初,他在工作站跟着几个河姆渡遗址退下来的老师傅学文物修复。“我学的是一般性文物修复,难度相对不大,若是金属器物、瓷器修复要难一些,但良渚遗址需要修复的多为陶器,没有金属器和瓷器。”文物修复一般分为清理茬口,寻找接口,粘接、加固等工序,若是缺片需用模具石膏粉补漏,破损厉害的还要建模补漏。“这些器物贴上文物标签,非常高大上,其实就像拼图一样。老师没办法告诉你怎么做,只可意会,悟性很重要。”

  比较重要的是判断文物造型,“看多了,做多了,看着碎片就可以推断出大致的器物型状,一开始,不大好推断,只能靠茬口的比对拼接出来。”

  那时,周建初目之所及,除了文物还是文物。一开始先学破损不是很严重的汉代硬陶修复,它们质地较硬,断裂的茬口不易磨损,更易掌握,几个月后,学泥质陶器修复,以良渚陶器为主。周建初屡屡提到他所做的文物修复只是一般性技术活,“唯手熟耳”,他用了这么文绉绉的词句,“我心智晚开,历史表都背不出,也意识不到这些碎片的重要,只把这当成工作,学门技术。因此,也没有什么战战兢兢,是真正的无知者无畏。”

  文物修复自然也有难点。这一带良渚遗址聚集,所以“遭遇”的也多是泥质陶。泥质陶非常薄,非常脆,容易碎,茬口也易磨损,“土都比泥质陶硬。如果土和陶连在一起,将刀插在两者之间的话,土未破,陶已经碎了。”泥质陶干燥后,硬度会稍有提高,这时清理出土,但要连土整体取出,带回以后,清理一片,拼一片,并且泥质陶基本上不能清洗。硬陶则无妨,一般用清水清洗干净再拼。

  破碎越厉害越难修复,经常拼着拼着,就找不到下一片了。这时周建初也没有办法,只能先放在一边,“有时,吃着饭,咦,那一片和那一片好像可以连起来,就赶紧去试,或者一觉醒来,灵光乍现。拼好后,自然是非常愉快。”

  修复文物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绘制比较细致的文物线图,这对研究文物、提炼文物信息非常重要。有很多信息,比如器物的厚度、内部结构、质地、纹理、瑕疵等,实物影像很难体现,只能通过线图表现。在绘制时有很多难点,器物在哪一点上需要特别注意,器物的形成、玉器的纹理如何表现……这些不仅需要经验,还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

  在省考古所当技工的那几年,周建初除了学习文物修复,文物线图绘制,还要学习记录(墓葬记录、探方记录),跟随考古队进行田野考古,“整个浙江范围里,哪里有考古就跟着去哪里。”

  在此过程中,周建初也在不断积累、掌握田野考古的一些本领。“辨认迹象是考古发掘中的关键环节。”但辨认迹象要依靠土质、土色和细微的遗物颗粒来辨识,而且要选择合适的光线多次辨认。这是个枯燥却又严谨的过程,周建初跟着考古队挖了五年土,才渐渐懂得如何辨认墓葬和灰坑的迹象。

  他参与了二三十个良渚相关遗址的考古发掘,新地里、南河浜、汇观山等。他记得省考古所良渚文化专家王明达在讲课时提到自己,“一个技工,在写作能力方面也许比不过本科毕业生,但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动手能力上就要强一些,可以和本科生做个互补。”  

  再遇“良渚”——考古技工成文保专家

  桐乡新地里遗址,是周建初参与发掘的一个非常重要良渚遗址。

  新地里遗址位于桐乡市崇福镇(原留良乡)湾里村, 2001年3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桐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组队,经过两期发掘,清理良渚文化墓葬一百四十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牙器、木器等各类良渚文化器物达一千八百余件(组)。

  这个考古项目,周建初与考古队共同获得了2001年至2002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

  也是在这次考古发掘中,周建初意识到考古工作的重要,这是他人生的又一转折,“从前,我只是一个技工,新地里之后,我有意识地开始做些考古研究工作。”

  在新地里遗址发掘现场,除了参与部分墓葬清理,周建初主要负责文物修复。他几乎承担了所有文物的修复,修复文物八百多件,“以前考古都是将文物拿回工作站修复,这一次考古队长蒋卫东(注:2008年良渚博物院开馆后任院长),大胆提出边发掘边修复(文物)。”

  在现场修复文物,好处是文物搬动少,磨损就少,陶片也不易混淆,最重要的是,现场修复,可以在发掘过程中就大致了解遗址出土了什么文物,有助于更早更全面地了解遗址面貌。但现场修复,对周建初来说,无疑会更加艰苦、困难。2001年一整年,他就在发掘现场附近租住的农民家里,完成了五百余件文物的现场修复。

  在这次修复中,周建初初次尝试用502胶水取代环氧树脂作为粘合剂,“老师傅教我的是用环氧树脂,要经过二十四小时才能将两块陶片粘合牢固,一个器物碎成几十片,就得好几个月。现在用502胶水,就方便多了。”刚开始,没那么顺利,有些泥质陶片间的缝隙比较大,用502无法粘合,他反复实验发现,将出土的墓土碾碎,塞到缝隙里,就可用502胶水粘合。

  在新地里遗址,周建初修复的一件夹砂黑褐陶三足盉,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个实足盉一般相关的展览里都有它,造型有点像龟,十分别致,是我在现场亲手清理、亲手修复的,花了一番心思,修得比较完整,外表也处理了一下,效果比较好。”他记得有上海专家来参观时说,这个很完整,很漂亮。他笑说这个原是破的,有一个脚是假的。很是自豪。

  最令周建初有成就感的是良渚文化灰陶刻划壶的修复,器物上有飞鸟纹,在出土时已经碎成三百多片,好多陶片不过指甲盖大小,“质地很酥松,手稍微用力就会变形。”这是周建初修复的破损片数最多的陶器,前后花了他一个多星期,“飞鸟纹刻得比较浅,器物修复后,才得见其全貌,对文物研究,特别是飞鸟纹的研究有一定用处。”

  经过十多年的积淀,在新地里遗址发掘过程中,周建初受蒋卫东的影响,逐渐意识到考古是怎样的一份工作,文物具有怎样的价值。“另外,当时正值嘉兴大发展,平整土地多,出土器物多,发现遗址、墓葬也比较多,而当时海宁挺缺这方面的人,我跟着考古队,也学了不少技术,就想我是否应该发挥一点作用,为家乡做点事情。”

  也就在此时,省里考古专家推荐周建初到海宁市博物馆工作,开始没有编制。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海宁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一员,文物发现、考古、发掘成了他的日常工作,他发现了二十多个遗址,基本上是良渚时期,比如瑞寺桥遗址,还有部分尚未进行考古发掘。“这个时候感觉到自己还是有点用的。”

  新地里遗址发掘前,周建初就是为工作而工作,虽然也会看一些书籍资料,增强技能,“比如研究陶器类型,但多是就事论事,想着反正我用不着写考古报告,就修复一下,没有想要深入了解这个文化的想法。”参加新地里遗址发掘,特别是进了海宁博物馆后,他觉得自己文化水平太低,参加了自学考,还找来考古、文保相关的书和资料来看,他不仅把博物馆相关资料都看了一遍,还有海宁各种史料、志书也都找来看。

  2003年金石墩遗址发掘,他第一次撰写考古报告,担任了更多的现场组织工作。“田野考古其实是综合性的工作,不仅要负责现场的发掘、整理,还要关注考古人员的住宿,吃喝拉撒。”最难的还是考古报告,以前虽然看过许多,但真正动笔去写,还是觉得很难,他去请教蒋卫东,查阅了很多书籍,比如学会怎么研究陶器的类型,慢慢了解怎么分型、分次、分期。八千余字的报告,他写了两个月,又请蒋卫东来修改,“就这样有了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还是比较自豪的,毕竟一般技工没几个人会写考古报告。”

  周建初还参与了“大运河(海宁段)与长安闸”世界遗产点长安闸考古报告的撰写。

  京杭大运河申遗前夕,省考古研究所郑嘉励带队,会同海宁博物馆考古人员一起对长安“一坝三闸”进行两期发掘,周建初也参与其中。他记得第一次是2012年3月到6月,主要是三闸,也就是上闸、中闸、下闸的考古发掘,2013年3月到4月是第二次,回龙桥澳闸的考古发掘。“长安三闸历史上有记载,要申遗,最主要就是要遵循史料,找到实证,与文献资料相呼应,这也是最难的地方,就是王国维说的二重证据法。”周建初还记得,为了寻找中闸和澳闸的遗迹,他们把水都抽干了,最终找到了木桩和石头,上闸已经毁掉,只能按照史料和上闸桥来推断上闸的位置。“我参与了长安三闸考古报告的初稿写作。”2014年大运河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长安闸作为大运河重要节点,成为世界遗产点。

  如今,周建初已是海宁市文保所盐官文保部主任,每年除了三四个月的田野考古外,研究工作逐渐增多,诸如整理大量的文史资料和文物修复、研究、保护等工作,他先后发表考古发掘报告和论文十多篇,其中发表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四篇。

  工作范围不再局限于良渚文化,汉、唐、宋,直到民国等各个朝代都会涉及,工作范围广了,要学的东西更多了,“文言文和古文字,对我来说是个大难关。良渚遗址是没有文字的,所以对这些涉猎不多。现在不同,要看资料,要研究出土文物,你看都看不懂,字都不认识,怎么行?”

  考古于周建初是什么?

  30多年间,他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年有八九个月是在考古发掘现场度过的。

  2013年至今,他的微信朋友圈千余条,九成以上都与考古有关,或是日常工作记录,或是转发的最新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物介绍。

  今年4月底,周建初被评为“海宁市最美职工”,有人在投票给他时留言,“30年青春岁月都奋战到了海宁考古发掘现场……为美丽海宁增光添彩,挖掘海宁美丽”,也有人因为重视考古,希望“通过文物了解家乡的历史,回望过去”而投票给他。

  “可以说,以文物为载体,我就能把这座城市的历史通读一遍。”周建初在前不久作过一次讲座,以文物为线索说海宁的历史,对他来说,文物修复、考古研究就是这样一件新奇有趣的事情,“每一次考古发掘,都是一次认识城市的过程,都是新的知识增长点,可以梳理城市的文化脉络,留住乡愁。”

标签:周建;考古;修复;海宁;遗址;良渚;文物;出土;出土文物;发掘
编辑:吴越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嘉兴  正文

文物修复师周建初:“良渚”改变了我的人生
2019-07-26 09:52:07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陈 苏 实习生 马 磊 摄影记者 袁培德

  周建初在察看出土文物

  海宁一个汉墓考古出土现场

  周建初在汉墓考古出土现场

  周建初修复的良渚出土文物

  周建初修复的良渚出土文物

  等待修复的良渚出土文物

  海宁汉墓考古出土现场

  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良渚”成为考古年度关键词。

  对于海宁人周建初来说,“良渚”同样是他人生的关键词。

  因为与“良渚”的相遇,他从一个农民挑土工,变成文物修复师、文保专家;他参与二三十个良渚文化遗址的发掘,亲手修复了千余件“良渚”文物。

  7月11日,中午的阳光有些灼热,海宁市袁花镇夹山村汉代墓葬群考古现场,周建初戴着遮阳帽,正和他的同事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这是今年6月,工程队修路时刚发现的一处墓葬群。接到消息,在省考古所专家的指导下,由海宁市文保所协助进行抢救性发掘。

  海宁市文保所盐官文保部,是周建初日常办公所在。大院里处处摆放着他和同事们从各地发掘或收获来的石碑、石马、石人……走上二楼,周建初的修复工作室,更是满满当当,到处是分成小堆的良渚陶器碎片,也有他修复的半成品和已经修复完成的陶器……那道道雪白的补痕,似乎正在诉说着它们所经历过的沧海桑田。

  看着认真做着修复的周建初,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三十年前,他只是一个考古现场的挑土工。

  初遇“良渚”——挑土工成考古技工

  荷叶地遗址,一个有着很文艺名字的良渚文化遗址,是周建初命运改变的原点。

  海宁周王庙镇星火村,有一处比稻田高约两米的高墩,四周原有河塘环绕,当地人称之为荷叶地。1988年夏天,星火砖瓦厂工人取土发现玉璧,被通报到海宁博物馆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9月,一支由刘斌(著名考古学家、良渚古城遗址重要发现者、现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带队的考古队入驻星火村。

  星火村民周建初,此时还未满十六周岁,刚刚初中毕业,在家务农。考古发掘需要挑土,周建初和二十多个老乡一起成为挑土工,“当时,去乡镇企业需要门路,也需要手艺,挺难进的。去挑土,做做临工,能挣点钱。”

  没听说过考古的周建初,每天挑土六小时,单趟近三十公斤,能挣四元钱,为此肩膀的皮都磨破了。

  有时候看着那些读书人,拿着小刷子、小铲子、竹签,刷刷挖挖,从地里取出个破罐子破陶片还小心翼翼,周建初坦言,“虽然好奇,但挺不以为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这是文物,有多重要。”

  挑土挑到一半,刘斌让周建初参与刮地面,帮着包装文物,打打下手,“考古找墓需要刮边、铲地,才好找到墓的开口,我们就是学着做这种工作。”当时考古人才欠缺,考古队想培养一些技工,做些基本技术工作,包括一般的文物修复,让研究人员腾出手来做研究。“我年龄小,个性比较内向,但也蛮踏实肯干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发掘,荷叶地遗址清理出良渚文化墓葬十六座,随葬品有琮、璧、钺、镯、管、珠、石锛、石犁和陶器共三百八十件。

  临走时,刘斌问周建初,要不要跟考古队走,干这种技术活。“我呆在乡下也没工作,年龄小,听说能到杭州大城市,能去外面看看,就同意了。”对他来说,虽然工资比较低,这也算是一份相对稳定体面的工作。

  1988年10月5日,周建初记得特别清楚,那天,他坐着考古队的吉普车,身边堆着棉被、餐具等考古队生活用品,“对能出去打工,蛮新奇的,也兴奋。下车时,我才发现,这压根不是杭州,是瓶窑(注:余杭瓶窑镇边上有吴家埠工作站,是浙江省第一个考古工作站,当时浙北发掘的不少文物都被送到这里存放、研究),离杭州还有三十公里呢。”

  最初,他在工作站跟着几个河姆渡遗址退下来的老师傅学文物修复。“我学的是一般性文物修复,难度相对不大,若是金属器物、瓷器修复要难一些,但良渚遗址需要修复的多为陶器,没有金属器和瓷器。”文物修复一般分为清理茬口,寻找接口,粘接、加固等工序,若是缺片需用模具石膏粉补漏,破损厉害的还要建模补漏。“这些器物贴上文物标签,非常高大上,其实就像拼图一样。老师没办法告诉你怎么做,只可意会,悟性很重要。”

  比较重要的是判断文物造型,“看多了,做多了,看着碎片就可以推断出大致的器物型状,一开始,不大好推断,只能靠茬口的比对拼接出来。”

  那时,周建初目之所及,除了文物还是文物。一开始先学破损不是很严重的汉代硬陶修复,它们质地较硬,断裂的茬口不易磨损,更易掌握,几个月后,学泥质陶器修复,以良渚陶器为主。周建初屡屡提到他所做的文物修复只是一般性技术活,“唯手熟耳”,他用了这么文绉绉的词句,“我心智晚开,历史表都背不出,也意识不到这些碎片的重要,只把这当成工作,学门技术。因此,也没有什么战战兢兢,是真正的无知者无畏。”

  文物修复自然也有难点。这一带良渚遗址聚集,所以“遭遇”的也多是泥质陶。泥质陶非常薄,非常脆,容易碎,茬口也易磨损,“土都比泥质陶硬。如果土和陶连在一起,将刀插在两者之间的话,土未破,陶已经碎了。”泥质陶干燥后,硬度会稍有提高,这时清理出土,但要连土整体取出,带回以后,清理一片,拼一片,并且泥质陶基本上不能清洗。硬陶则无妨,一般用清水清洗干净再拼。

  破碎越厉害越难修复,经常拼着拼着,就找不到下一片了。这时周建初也没有办法,只能先放在一边,“有时,吃着饭,咦,那一片和那一片好像可以连起来,就赶紧去试,或者一觉醒来,灵光乍现。拼好后,自然是非常愉快。”

  修复文物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绘制比较细致的文物线图,这对研究文物、提炼文物信息非常重要。有很多信息,比如器物的厚度、内部结构、质地、纹理、瑕疵等,实物影像很难体现,只能通过线图表现。在绘制时有很多难点,器物在哪一点上需要特别注意,器物的形成、玉器的纹理如何表现……这些不仅需要经验,还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

  在省考古所当技工的那几年,周建初除了学习文物修复,文物线图绘制,还要学习记录(墓葬记录、探方记录),跟随考古队进行田野考古,“整个浙江范围里,哪里有考古就跟着去哪里。”

  在此过程中,周建初也在不断积累、掌握田野考古的一些本领。“辨认迹象是考古发掘中的关键环节。”但辨认迹象要依靠土质、土色和细微的遗物颗粒来辨识,而且要选择合适的光线多次辨认。这是个枯燥却又严谨的过程,周建初跟着考古队挖了五年土,才渐渐懂得如何辨认墓葬和灰坑的迹象。

  他参与了二三十个良渚相关遗址的考古发掘,新地里、南河浜、汇观山等。他记得省考古所良渚文化专家王明达在讲课时提到自己,“一个技工,在写作能力方面也许比不过本科毕业生,但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动手能力上就要强一些,可以和本科生做个互补。”  

  再遇“良渚”——考古技工成文保专家

  桐乡新地里遗址,是周建初参与发掘的一个非常重要良渚遗址。

  新地里遗址位于桐乡市崇福镇(原留良乡)湾里村, 2001年3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桐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组队,经过两期发掘,清理良渚文化墓葬一百四十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牙器、木器等各类良渚文化器物达一千八百余件(组)。

  这个考古项目,周建初与考古队共同获得了2001年至2002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

  也是在这次考古发掘中,周建初意识到考古工作的重要,这是他人生的又一转折,“从前,我只是一个技工,新地里之后,我有意识地开始做些考古研究工作。”

  在新地里遗址发掘现场,除了参与部分墓葬清理,周建初主要负责文物修复。他几乎承担了所有文物的修复,修复文物八百多件,“以前考古都是将文物拿回工作站修复,这一次考古队长蒋卫东(注:2008年良渚博物院开馆后任院长),大胆提出边发掘边修复(文物)。”

  在现场修复文物,好处是文物搬动少,磨损就少,陶片也不易混淆,最重要的是,现场修复,可以在发掘过程中就大致了解遗址出土了什么文物,有助于更早更全面地了解遗址面貌。但现场修复,对周建初来说,无疑会更加艰苦、困难。2001年一整年,他就在发掘现场附近租住的农民家里,完成了五百余件文物的现场修复。

  在这次修复中,周建初初次尝试用502胶水取代环氧树脂作为粘合剂,“老师傅教我的是用环氧树脂,要经过二十四小时才能将两块陶片粘合牢固,一个器物碎成几十片,就得好几个月。现在用502胶水,就方便多了。”刚开始,没那么顺利,有些泥质陶片间的缝隙比较大,用502无法粘合,他反复实验发现,将出土的墓土碾碎,塞到缝隙里,就可用502胶水粘合。

  在新地里遗址,周建初修复的一件夹砂黑褐陶三足盉,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个实足盉一般相关的展览里都有它,造型有点像龟,十分别致,是我在现场亲手清理、亲手修复的,花了一番心思,修得比较完整,外表也处理了一下,效果比较好。”他记得有上海专家来参观时说,这个很完整,很漂亮。他笑说这个原是破的,有一个脚是假的。很是自豪。

  最令周建初有成就感的是良渚文化灰陶刻划壶的修复,器物上有飞鸟纹,在出土时已经碎成三百多片,好多陶片不过指甲盖大小,“质地很酥松,手稍微用力就会变形。”这是周建初修复的破损片数最多的陶器,前后花了他一个多星期,“飞鸟纹刻得比较浅,器物修复后,才得见其全貌,对文物研究,特别是飞鸟纹的研究有一定用处。”

  经过十多年的积淀,在新地里遗址发掘过程中,周建初受蒋卫东的影响,逐渐意识到考古是怎样的一份工作,文物具有怎样的价值。“另外,当时正值嘉兴大发展,平整土地多,出土器物多,发现遗址、墓葬也比较多,而当时海宁挺缺这方面的人,我跟着考古队,也学了不少技术,就想我是否应该发挥一点作用,为家乡做点事情。”

  也就在此时,省里考古专家推荐周建初到海宁市博物馆工作,开始没有编制。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海宁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一员,文物发现、考古、发掘成了他的日常工作,他发现了二十多个遗址,基本上是良渚时期,比如瑞寺桥遗址,还有部分尚未进行考古发掘。“这个时候感觉到自己还是有点用的。”

  新地里遗址发掘前,周建初就是为工作而工作,虽然也会看一些书籍资料,增强技能,“比如研究陶器类型,但多是就事论事,想着反正我用不着写考古报告,就修复一下,没有想要深入了解这个文化的想法。”参加新地里遗址发掘,特别是进了海宁博物馆后,他觉得自己文化水平太低,参加了自学考,还找来考古、文保相关的书和资料来看,他不仅把博物馆相关资料都看了一遍,还有海宁各种史料、志书也都找来看。

  2003年金石墩遗址发掘,他第一次撰写考古报告,担任了更多的现场组织工作。“田野考古其实是综合性的工作,不仅要负责现场的发掘、整理,还要关注考古人员的住宿,吃喝拉撒。”最难的还是考古报告,以前虽然看过许多,但真正动笔去写,还是觉得很难,他去请教蒋卫东,查阅了很多书籍,比如学会怎么研究陶器的类型,慢慢了解怎么分型、分次、分期。八千余字的报告,他写了两个月,又请蒋卫东来修改,“就这样有了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还是比较自豪的,毕竟一般技工没几个人会写考古报告。”

  周建初还参与了“大运河(海宁段)与长安闸”世界遗产点长安闸考古报告的撰写。

  京杭大运河申遗前夕,省考古研究所郑嘉励带队,会同海宁博物馆考古人员一起对长安“一坝三闸”进行两期发掘,周建初也参与其中。他记得第一次是2012年3月到6月,主要是三闸,也就是上闸、中闸、下闸的考古发掘,2013年3月到4月是第二次,回龙桥澳闸的考古发掘。“长安三闸历史上有记载,要申遗,最主要就是要遵循史料,找到实证,与文献资料相呼应,这也是最难的地方,就是王国维说的二重证据法。”周建初还记得,为了寻找中闸和澳闸的遗迹,他们把水都抽干了,最终找到了木桩和石头,上闸已经毁掉,只能按照史料和上闸桥来推断上闸的位置。“我参与了长安三闸考古报告的初稿写作。”2014年大运河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长安闸作为大运河重要节点,成为世界遗产点。

  如今,周建初已是海宁市文保所盐官文保部主任,每年除了三四个月的田野考古外,研究工作逐渐增多,诸如整理大量的文史资料和文物修复、研究、保护等工作,他先后发表考古发掘报告和论文十多篇,其中发表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四篇。

  工作范围不再局限于良渚文化,汉、唐、宋,直到民国等各个朝代都会涉及,工作范围广了,要学的东西更多了,“文言文和古文字,对我来说是个大难关。良渚遗址是没有文字的,所以对这些涉猎不多。现在不同,要看资料,要研究出土文物,你看都看不懂,字都不认识,怎么行?”

  考古于周建初是什么?

  30多年间,他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年有八九个月是在考古发掘现场度过的。

  2013年至今,他的微信朋友圈千余条,九成以上都与考古有关,或是日常工作记录,或是转发的最新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物介绍。

  今年4月底,周建初被评为“海宁市最美职工”,有人在投票给他时留言,“30年青春岁月都奋战到了海宁考古发掘现场……为美丽海宁增光添彩,挖掘海宁美丽”,也有人因为重视考古,希望“通过文物了解家乡的历史,回望过去”而投票给他。

  “可以说,以文物为载体,我就能把这座城市的历史通读一遍。”周建初在前不久作过一次讲座,以文物为线索说海宁的历史,对他来说,文物修复、考古研究就是这样一件新奇有趣的事情,“每一次考古发掘,都是一次认识城市的过程,都是新的知识增长点,可以梳理城市的文化脉络,留住乡愁。”

标签: 周建;考古;修复;海宁;遗址;良渚;文物;出土;出土文物;发掘
编辑: 吴越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