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AR图片,看无手摄影师郑龙华的光影人生。
郑龙华的风景摄影作品
郑龙华采访第七届全国残运会
刚刚出炉的杭州市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随手拍摄影大赛获奖作品中,有一幅李永新的作品《旗帜》,照片中,一位失去双上肢的摄影师架着相机,正在比赛现场拍摄。
得知获奖消息后,李永新特地找到镜头里那位摄影师郑龙华的电话,致电表示感谢。而郑龙华已经接到了很多亲朋好友的来电,“他们说,这张照片能获奖,你这个主角很关键。”郑龙华哈哈大笑。
出生于临安、今年59岁的郑龙华,贴在他身上最大的标签就是——无手摄影师。在过去的胶片年代,他甚至还自己换胶卷、冲洗胶卷,在别人看来难以完成的事,在他身上一一实现。他不仅寻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本,更成为全国闻名的无手摄影师。摄影让他的人生逆袭,名利双收。
两截四五厘米的肉疙瘩代替了双手
郑龙华半岁左右就失去了双手。1959年冬天,他跌进农村取暖的火盆,求生的本能使他用双手把头部撑起,炭火灼去了他十个指头,右脸颊也烧伤了,至今还有伤痕。
在医院的无菌室抢救了七天七夜,他才醒过来。医生本来要把他腕部以下粘连、坏死部分全部截去,但因为他父亲的哀求,保留了两截四五厘米长的肉疙瘩,也正是这两截肉疙瘩,给他后来的生活和摄影创作提供了基础,代替手完成各种不可能的动作。
上学后,他努力学习用双腕和肉疙瘩去做别人用手完成的事:夹住勺子把饭菜送到嘴里,固定牙刷在嘴里搅动,借助牙齿的帮助系扣子等等。
上学的十几年里,他一直站着写作业,为的是用双腕夹住笔,不让作业本滑动,靠笔尖的力量压住作业本。初中碰到做几何作业,要用尺划直线,他就把作业本放在地上,用脚趾头踩住尺子画。毕业当上小学老师后,他还学会了骑自行车和摩托车。
妻子王彩芳与他初识时,见他居然能吃饭、喝水、抽烟、洗衣服、打电话、骑车,既惊讶又钦佩。
靠拍照谋生可不是开玩笑
郑龙华的第一台相机是海鸥4B型双镜头照相机,至今收藏在他的书房里。
1979年,他的高中同桌,当时在复旦大学读书的车静光给他写信,建议他自谋职业,学拍照片,闯出一片天地来。
拍照谋生?这个建议让郑龙华觉得太疯狂:“健全人都未必拍得好照片,我没有双手,又没接触过照相机,也没钱买,怎么行?”但是没过多久,他收到了一台同学寄来的崭新的海鸥4B型双镜头照相机。
“刚刚拿到相机的时候,感觉真的很困难,每个小部件都要靠手指来操作。”郑龙华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一个多月没出门,就摆弄这台相机。焦距怎么调,快门怎么按,胶卷怎么装……这些对普通人来说很容易的动作,对他来说太难了。别人装胶卷一两分钟,他至少要十几分钟,有时候一不小心还“漏光”报废。后来,他找来许多废胶卷反复练习,慢慢地,越来越熟练了……
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他走村串户给人拍照,解决了温饱问题,还在1983年拿到了当时临安县第一本个体摄影营业执照。
接着,他开始走纪实摄影的道路,并陆续获得了许多全国、省市摄影大奖。他创作中的一块重要内容,是拍摄残疾人群体,在北京申奥成功后,他萌发了拍摄全国100位残疾人精英的念头。
1、下载并打开“杭+新闻”APP,老用户请将软件更新至最新版本。
2、点击页面下方“服务”功能。
3、使用“AR”模式扫描本版AR图片。
2001年,郑龙华调入临安市文联,担任专职摄影干部,组织发展拍摄队伍。同年,北京申奥成功。
“当时,我很想为奥运做点事,而拍摄100位残疾名人是我能做的。奥运会后就是残奥会,我拍摄的照片如果可以展出,就能很好地宣传残疾人群体,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残疾人是如何自强自立的。”
开弓没有回头箭。2005年初,郑龙华和妻子商量后,把临安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卖了,自筹资金35万元,准备用三年完成拍摄任务。2006年5月,他和一位招聘来的男助手一起出发。拍摄路线按照全国七大地区划分,以浙江为首站,直到2008年5月28日,在北京完成最后一站的拍摄,历经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足迹遍布34个省、市、区100多个县、乡,行程达7.17万公里。
自费35万元完成三年拍摄
以残疾人视角拍摄残疾人
“我想用平视的眼光,去拍摄这些残疾人。以往很多反映残疾人的照片,都会把残疾人的残缺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达到图片的冲击力。我拍的画面可能比较平淡,这既是对残障朋友的尊重,也是作为引导和创新。不求画面的刺激,而是用跟拍平和地表现残疾人的生活和工作状态。”郑龙华采访了全国100位残疾人精英,拍摄图片4万余幅,整理文字素材55万字,撰写采访手记19.81万字。
2008年残奥会前,他的作品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展出。原定五天的展览,因为关注度高,展出方免费延期三天。
郑龙华在拍摄手记里写道:中国8000多万残疾人同胞中佼佼者数不胜数,这里记录的仅仅是沧海一粟。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对话百位残疾精英,的确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工程。我并非媒体记者,更无官方身份,一路上,风里来雨里去,完全以一位残疾人摄影师的身份完成采访,其中之甘苦永生难忘……
郑龙华说,等明年退休了,他希望能抽出一些时间,整理一下30余年拍摄生涯的作品、感受。胶片时代留下的几大箱胶卷,他至今仍然妥善保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