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原创力量  正文

立足长三角 放眼全世界 上海临港“产城融合”探寻滨海城市发展新路子
2018-06-07 09:30:30 来源: 浙江在线 长三角新媒体联合报道组记者 吴越 南希

  导语:6月5日——7日,“奋斗新时代——长三角改革开放再出发”沪苏浙皖大型新媒体采访报道组,对上海开展为期三天采访报道,着重呈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展新活力,传播发展好声音。

  6月6日,报道组来到位于上海东南角,杭州湾“海上大通道”北端—上海临港地区,在重型装备产业区、滴水湖畔、南汇新城见证临港的昨天、今天、明天,探寻长三角港湾都市区发展新模式,助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浙江在线上海6月7日讯(长三角新媒体联合报道组记者 吴越 南希)在东海之滨,距离上海市中心最遥远的角落,因地薄、田荒、人穷,成为远近闻名的“偏旮旯”。

  如今,这片土地正在发生神奇变化:候鸟成群安家,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入驻,游客度假游玩......

  15年沧海桑田,这个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

  临港的昨天与今天

  这里,虽说是上海,但距离市中心人民广场75公里开外,曾经像一个繁华大都市的昏暗角落,黯淡无光。滩涂地上,芦苇丛生;放眼四周,人烟寥寥。

  勇者,不甘寂寥。时间回溯到2003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发建设临港。建设者们围海垦荒、筑堤、固塘、挖湖......滩涂地上,吹响发展的号角。

  临港,作为世界上最年起的城市,如何规避传统城市发展弊端,承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新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宜居,是城市发展的根基。目前,临港基本形成了便利的内外便利交通,优质的教育、医疗、商业配套;城市人口规模已经达到31万人。“一座城市的发展,永远是以人的舒适度为最终目标。长三角各城市未来新城建设,都该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临港管委会综合计划办公室副主任吴群峰,分享临港新城发展理念。

  智慧,是城市发展的脉络。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今天的临港正肩负起上海制造国产世界一流产品的重大使命。C919飞机发动机,正是在临港诞生的“中国芯”;全球第一款新能源互联网汽车,正是在上汽临港生产基地诞生;深海载人探测器“彩虹鱼”,能深潜到11000米的深度。当前,临港抓住全球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智能制造领域突破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引进了多个独角兽企业和一批极具潜力的高科技项目。科技含量高、创新突破多、示范引领强,作为上海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的贡献度不断提高。放眼长三角区域,临港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在不断跨区产生紧密合作,“与杭州视频监控、安防领域企业,大型云服务器厂商合作。”上海寒武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软件总监张士锦介绍。

001.jpg

  滴水湖畔的海绵城市道路

  生态,是城市发展的底色。“一滴水从天而降,泛起层层涟漪形成功能各异的城市环带。”德国GMP设计事务所的理念,建成了中国最大城市人工湖滴水湖,规划出临港围湖而建、亲近自然。今天的临港,天蓝、地绿、水清,生态理念渗透到城市的角角落落。全区域森林覆盖率50%,PM2.5常年优良,滨海湖畔迎来成群的候鸟栖息筑巢。陶瓷废料做成路面地砖,国内首条蓝色透水混泥土沥青路面,湖边的芦苇净化水质,记者漫步在滴水湖畔海绵城市示范带,感受这座新城的绿色追求。据临港管委会海绵办工作人员陈凌介绍,2016年,临港79.08平方公里面积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目前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已经形成。“靠近海边,土地盐碱化严重,海风比较大,植物生藤效果不理想,花费了很多精力试验。这些经历,都可以为长三角滨江区域建设海绵城市提供借鉴。”陈凌说。

  潮起潮落间,临港从昨天迈向崭新的今天,一座产城融合未来城市正在滨海之畔崛起。

  临港的未来

  迎着海面升起的第一缕阳光,临港新城在徐徐海风中,展现出全新姿态。

  “临港特色是发展海洋文化,我们希望主城区是一个宜居宜业、智慧便捷、海洋文化繁荣的滨海未来城。”产业发展首席规划师顾长石介绍,临港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发展高端产业,另外一条是发展高品质城市;产城融合,既有产业,又要有城市为产业提供良好配套。在主城区会更侧重发展高科技含量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这些高科技国家重点发展行业,这些产业集聚在新城,新城的配套也需要跟上。

  对照上海2035总规以及市委市政府对临港的要求,到2035年,临港地区发展定位是:“两区”、“两城”。具体来说,“两区”是指临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的核心使命是担负起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突出创新;开放创新先行试验区,强调临港要在自贸区创新、产业发展创新、政府职能创新等方面成为示范样板。“两城”是指把临港打造成“国际智造城”,突出临港的“产业使命”,强调临港作为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要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成为“上海制造”品牌的主战场;打造成“滨海未来城”,突出临港的“产城融合”,强调临港要充分发挥环境优势、生态优势,成为宜居宜业、智慧便捷、海洋文化特色鲜明的“滨海未来城”。

002.jpg

  临港地区国产世界一流品牌

  未来,临港在产业规划上将加快推进主体承载区建设,聚焦“上海制造”品牌建设,打造“国际智造城”,建设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两大核心使命,推进张江与临港“双区联动”,打造浦东“南北科技创新走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聚焦“上海制造”品牌建设,加快构建“2+3+4”产业体系;完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加快推进功能型平台项目法人制和机构式资助改革试点。调整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统筹优化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型升级等专项扶持政策,优化智能制造等产业引导基金的投向布局。

  一滴水从天而降,泛起层层涟漪;一座城围湖而建,摸索实践滨海城市发展新路子。临港,一座未来之城开启滨海城市建设新时代。


标签: 海绵;长三角;产业;新时代;海洋文化;中心主体;上海制造;高新技术企业;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