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桐庐县打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阻击战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和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牢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把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切实发挥了主心骨、顶梁柱作用,涌现出一批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先进典型。经县防控指挥部临时党委研究,决定对全县第二批“战疫”先锋之“最美白衣天使”予以表扬通报。
先锋集体桐庐增援武汉小分队
组成人员:
米金燕 县中医院骨科三病区主管护师
钭 杰 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
徐 新 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
汪婷婷 县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管护师
赵丽艳 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管护师
汪承志 县第一人民医院ICU护师
宋 晶 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管护师
楼笑燚 县妇幼保健院输液室护师
常 成 县第二人民医院ICU护师、团支部书记
郑 莉 县中医院肿瘤科主管护师
胡 霞 县中医院隔离病区护师
王 丹 县中医院急诊科护士
徐哲锋 县中医院发热门诊主治医师
他们是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保院、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的护士、主治医师,他们来自不同的乡镇,不同的医院,但在踏上驰援武汉的征程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桐庐增援武汉小分队。
在新冠肺炎形势严峻、全国疫情刻不容缓时,他们暂别家人,离开故乡,带着勇气与坚毅选择了逆行,选择了增援疫情第一线,选择了与病毒一战到底。
参差不齐的短发、脸上不规则的红印、发胀的皮肤与双手是他们与病毒第一次交锋留下的痕迹;凉透的盒饭、汗水浸透的内衣、随地倒头就睡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召之即来、即来能战、冲锋陷阵、无所畏惧是他们对家乡人民的承诺与决心……
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医生钭杰,作为带队医生,他既要保持时刻学习的谦逊态度,更要应对复杂多变的病情,他总是将重担挑在自己的肩上,只为能将这些医护人员平安带回家。
他们中有97年的年轻护士王丹,第一次上战场的紧张,第一次穿防护服的不习惯,第一次顺利完成任务后的欣喜,她说大家都在努力,她不能当掉队的那一个。
“虽然很辛苦却觉得很有意义”“我们不能给家乡丢脸”“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他们是米金燕、钭杰、徐新、汪婷婷、赵丽艳、汪承志、宋晶、楼笑燚、常成、郑莉、胡霞、王丹、徐哲锋。
先锋个人
张锋:“疫情不退我不退”
“没有时间休息,我还能再坚持!”2月7日上午11点左右,县妇保院公卫科科长张锋突然在办公室门口晕厥,在观察室的沙发上躺了约半小时后,她再次回到岗位上。
早在去年12月,她就因为健康档案和慢病信息核查,已经加了整整一个月的班。原计划回老家过年的她,却在年三十上午接到回援通知,便马上取消了休假。疫情信息核对、县市疾控的沟通、隔离居民的咨询、健康宣教、医学观察、卫生消杀、垃圾收集转运……从那一刻起,直到现在,她没日没夜地忙于科室和下属21个卫生服务站室60余人的工作安排和业务培训,以及辖区6个村社12幢封楼居民和1个集中隔离点数千人的管控工作。
2月6日晚接近凌晨时,刚刚到家准备休息的她,接到电话,有一处新设居家隔离点需要上门入户消毒杀菌。为了让其他同事能够休息好,她决定自己上。隔日上午,天还没亮,早饭都没来得及吃的她,便和同事匆匆赶到了点位。这是一处没有电梯的六层老式居民楼,她们一户户上门,告知居民注意事项、隔离要求,并且收集好所有住户的生活垃圾。24户家庭,100多个居民,五六十袋垃圾,上百斤的重量,两个柔弱的女子,连续工作到10点多,才终于完成。拖着极度疲乏的脚步,回到单位,想消毒一下,再喝口水润润喉、缓缓气,结果突然一阵眩晕,张锋还是倒下了。
“疫情不退,我不退。”因为她的以身作则,勇往直前,同事们也都充满了干劲。
何晓波:“忙到起飞”的感染科护士长
正月十八,已经十多天没有回家的何晓波仍然在发热门诊忙碌。作为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的护士长,在抗击疫情时刻,她一直坚守在防控一线。
1月19日接到通知,发热门诊需要24小时开诊,从此,何晓波就“忙到起飞”。
准备物资、召开会议、安排护士、进行培训……所有的前期准备,她都一一落实、认真核对。白天安排发热门诊工作,晚上坚守病房值夜班,“白加黑”连轴转是她这么多天来最常见的工作状态。
问她已多久没有好好休息了?她连连摇头:“我休息是小事,病人能康复才是最大的事。”患者过了饭点没饭吃,她就千方百计给他们准备吃的,交代隔离病房护士进去做治疗的时候给他们带上零食,希望他们能补充能量,有力气跟病魔战斗。夜班凌晨2点多下班,匆匆休息3个小时,5点在工作区域又能看见她的身影;没时间管两个孩子在家的衣食住行,却对病房里的病人嘘寒问暖;丈夫同样身为防疫一线的医生,夫妻俩只有在忙碌的工作间隙匆匆见上一面……舍小家,为大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与话语,这是在疫情面前勇往直前无数医护人员共同的缩影。
章锋华:“卫”你“监”守的蓝盾先锋
“推车、扶手一定要做好认真规范消毒。”“进出人员健康检测必须要规范,还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要加强新风供给。”……上午,在县城大润发超市,县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所长章锋华扯着早已沙哑的嗓子,认真仔细地对公共场所进行指导监督,这样的话语他每天都要重复好几百遍。
自新冠肺炎发生以来,超市、农贸市场、宾馆酒店、医疗机构、医学隔离观察点……这些地方连成了一条章锋华每天的工作轨迹,哪里人员最密集、哪里防控最紧张,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现在我们叫老百姓尽量不要出门,但是我们不行,我们每天都要出门,要一家家单位去跑,这是我们的本职。”每天早上8点,在章锋华的带领下,卫生监督员们“冲”到疫情防控第一线,跑上百个点位进行检查和指导,一天下来憔悴的双眼早已写满疲惫。尽管如此,章锋华却始终保持着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用他的话来说:“作为一名卫生监督员,我们主要的职责就是用实际行动‘卫”大家的健康‘监’守。”
如今,在章锋华的带领下,身穿蓝色制服的卫生监督员们成为了街头一抹独特的“风景”。接下来,我县各地将陆续进入复工复产阶段,这对于他们来说即将迎来新的挑战,他们又将冲锋在前,努力守护好百姓的健康生活。
朱智勇:“愈战愈勇”的疾控斗士
核酸检测者是离病毒最近的人,同样,咽拭子采集者也是。县疾控中心的朱智勇正是一位咽拭子采集者。
1月中旬的某一天23时,朱智勇刚刚从医院处理完一起传染病疫情回到了家里,正准备休息,突然接到电话,一个武汉回来的学生出现发热等症状,考虑有可能是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命令,他又再次出门赶到医院进行流行病学和咽拭子采样。
作为桐庐首例可疑新冠病例,现场气氛异常紧张,他穿上个人防护装备,首次进入隔离病房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咽拭子采样长达2个多小时,完成工作已经是凌晨4点多了。
同事问他,你当时不怕吗?他的回答很朴实:“我当时不害怕肯定是骗人的,但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县疾控中心流调采样个人防护培训老师,我认为我去才是最安全的。”
这段时间,朱智勇一天最多只能休息4个小时,每天给队员培训、组织流调、采样、数据分析、追查密接、疫点指导等,凌晨1-2点钟等市里的检测报告,之后还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报告撰写,对病例进行网络报告和审核,忙完都要凌晨3点多了,正常吃饭和睡觉那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求。
王志锋:抗“疫”前线永不停歇的陀螺
电话不停,信息不断,一上午,县中医院医务科科长王志锋像个陀螺一样奋战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第一线,一直忙到1点多才顾得上吃一口饭,而这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了常态。
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忙碌的“陀螺”也一天比一天转得快。从确定院里关于新冠肺炎诊疗和防控等方案,到院内组建隔离病区、调配一线医生、组织院内专家会诊、报送各种文书材料、督查、指导院内防控工作等等,一道道指令的下达都是一次次脑力的考验,每天仅有2、3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身兼数职的他,在这场肆虐的疫情面前,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钢铁般的意志,坚守在“抗疫”一线。
农历十二月二十九至今,王志锋已经连续二十余天没有回家,他的爱人也是一名临床医生,二人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请亲戚照料孩子。夫妻二人对已有20多天没有见面的孩子满是愧疚,但是他说:“抗疫前线,我是医务科科长,我不坚守谁坚守?”
姚鱼清: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在县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助理姚鱼清看来,治病救人是一名医务人员的应有担当。自武汉出现疫情,他便做好了随时“上一线”的心理准备,并主动报名参加“一线”值班。
大年初三凌晨2点半,姚鱼清接到了县卫健局的召集通知。家住分水镇的他立即起床,匆匆穿好衣服,连个人衣物及卫生用品也没来得及拿,便驾车直奔县第一人民医院。经过个人体检、排班分配等流程后,当天早晨6点,姚鱼清正式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第一前线队伍中的一员。
姚鱼清被分配到隔离病房,每天需要与确诊病例“零距离”接触,完整记录他们的身体与治疗情况,若有需要,还需护送病人前往杭州就诊。工作虽然繁忙且危险,但他却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从未有过怨言。不仅如此,他还以自己乐观向上的心态鼓励其他同事携手并进,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在防疫一线,姚鱼清总是以昂扬的斗志对抗连续奋战的疲惫。一次,姚鱼清值完12小时的夜班,刚休息没多久,便接到了医院人手不足的消息,他又立即返回医院帮忙,这一帮就又是12个小时。
随着桐庐新冠肺炎新增确诊人数逐渐减少,连续忙碌了半个多月的姚鱼清露出欣慰的笑容,早日战胜疫情就是他现在最大的心愿。
陈静:小护士变身“超人”
“等疫情结束了,我就想回家好好睡上一觉。”这么一件普通事,却成为了县第三人民医院护师陈静的最大愿望。身为白衣天使的她,自2月2日成为集中隔离点的医护人员开始,就奋力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她所在的隔离点,已入住含密切接触者在内的百名隔离人员。由于人数多,因此工作量也非常大,每天登记、接送病人,消毒、清运垃圾、派餐、测量体温等等,都需要陈静和同事们共同完成,几乎没有丝毫闲暇,而陈静的身上似乎装上了“小马达”,常常忙到深夜也不停歇。
在集中隔离点,陈静每天要为隔离人员办理登记入住,还需要将部分隔离人员送往医院输液及做辅助检查。除了为每位隔离人员进行一天两次的体温测量和三餐配送,陈静还需要帮助他们外出配药,并及时解决他们缺手机充电器、电视打不开、卫生间漏水、房间断电跳闸等等各种生活上的小问题。
“现在,我们不仅是医护人员,还学会了酒店管理与服务,都是全能型选手,等疫情结束,大伙可以经营一家宾馆了。”陈静半开玩笑地说。工作岗位上,在保证24小时值班的情况下,陈静第二天上午还要继续工作6个小时,就是给每一层楼消毒。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背着比自己还大只的消毒桶和16公斤消毒水,跑9层楼给每一层消毒、清理隔离人员的垃圾,一趟下来,整个人都湿透了,她没有怨言,等忙完这些工作后,才会安心去休息。有一次,陈静在车库等待接收新进隔离人员的间隙,居然坐在地上靠着门框就睡着了。
其实,在疫情出现后,陈静就立马向杭州红十字会捐款2000元,同时瞒着家人第一个向所在医院报名进入战疫一线工作。“我相信我的家人们会理解支持我的工作,不告诉他们是不想他们为我担心,疫情当前,我们不退,比起家人,病人更需要我们,坚信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战疫。”许久未回家的陈静谈及家人有些哽咽,但她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正是医护工作人员完美诠释救死扶伤、勇往直前的铮铮誓言。
周德华:“勇做先锋”的凤卫人
除夕之夜,万家都沉浸在喜庆之中,凤川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助理全科医生周德华刚吃完晚饭,便向卫生院领导拨通了电话,询问医院内抗击疫情人员的安排情况,并主动申请要求上“前线”。
第二天,他早早准备好了回医院的包裹,给父亲留下几句简单的问候,尽管有些不舍,他还是再次拨通了院领导电话,那头却传来话,让他在家好好休息,他却坚持说道:他一个人,没有顾虑,希望能为医院做份贡献。终于,在他的坚持之下,领导答应了他的请求。先是安排到了高速路口执勤,每天,他总是第一个到达集合地点,帮助一起准备物质、执勤等。
2月2日,接到通知,需要前去观察点工作,周德华开启了“以站点为家”模式。消毒、送饭、了解情况、安抚情绪……有条不紊地开展着,给前来的每一位留观者带去安慰。他是一个小年轻,是凤川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生。他舍小家,为大家,是疫情面前勇往直前的无数医护人员的缩影。
希望受到表扬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同志,要主动对标先进、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以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克难攻坚、英勇奋战,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