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个苏维埃政权在此建立 感受三门亭旁乡村振兴新气象
浙江在线 记者 施力维 赵静 县委报道组 李贝妮 鲍雯霞 责任编辑:马轶伦 2019-08-14 20:00:00
核心提示:
基础设施差,街道狭窄、村庄破旧,几乎没有游客接待能力,这是亭旁发展红色旅游面临的现实难题。如今,在青山蓝海间,“赤胆忠诚,一心为民”的亭旁起义红色精神,成为了三门人的精神坐标。它诉说着往昔岁月峥嵘,指引着老区奔跑再出发。

  使命在肩

  乡村振兴惠及万千百姓

  基础设施差,街道狭窄、村庄破旧,几乎没有游客接待能力,这是亭旁发展红色旅游面临的现实难题。

  面对诸多挑战,老区各级干部使命在肩。“革命老区不等于贫穷落后,要让老区百姓共享发展成果。”三门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县里以小城镇整治为契机,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将亭旁红色教育基地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

  去年以来,当地累计筹集资金1.1亿元,对亭旁镇区进行景区化改造。

  众多基层干部分头对接项目,倒排时间,挂图作战,一年多的时间,镇区换了新貌。原本的农贸市场拆除了,建成如今的初心广场;赶集一条街摇身一变成了1928红色街区;街边的房屋做了外立面改造,清一色的“青砖黛瓦马头墙”风格……

  30多年前,包从广就从老家亭旁的住宅中搬出,到三门县城工作、居住。“现在的亭旁,既陌生又熟悉。镇上的面貌焕然一新,快认不出来;修缮的老宅,又让我找到了小时候的时光。”包从广现在经常回到包定烈士故居,义务为各地游客做讲解员。

  再到亭旁的村里走一走,又是一番不一样的体验。依山傍水的岙楼村坑下片,青瓦白墙,窗明几净,清澈的水渠上点缀着绿植,有着浙派民居的独特韵味。

  这片民居是村里下山移民建的新房,在县里、镇里的支持下,岙楼村的19户农家,开办起了民宿,专门接待前来接受红色教育的客人。村里还专门开办了旅游公司,通过各大网络预订平台,统一运营民宿。100间房间,根据装修情况不同,每日房价100元至700元不等。

  “你看看我们在美团、携程上都是好评,碰到节假日、红色教育学习团来研学,房间还不够。”村干部楼可掌熟练地划着手机屏幕说,岙楼有85套小康楼,如果全部投入使用,可以同时满足1200人左右入住,“小康楼里百姓宜居还宜业。”

  为了让村民们共享红色旅游带来的红利,三门县积极开展组织力提升工程,通过增强村级组织凝聚力,推动各个村庄按照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这两年,生态稻米、高山茶叶、罗幔杨梅、古法红糖、粉丝豆面等特色农产品,让亭旁农产品形成了品牌效应。

  “我们会把这些农副产品加以包装,打造‘亭旁1928’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另一方面,在1928红色街区和包家小巷,布局一批非遗民俗作坊和亭旁百工展示馆,现场演绎古法制面、制糖、制糕等。”奚捷说,通过“接二连三”的产业带动,全镇所有经济薄弱村今年有望全部“消薄”。

  薪火相传

  亭旁精神鼓舞前进士气

  亭旁6万人口,3万人在外打工。曾经的小镇,田野青青无稼穑,门前老者两三人,村庄空心化。

  随着这两年村里“红色旅游”越来越旺,在家乡的召唤下,不少在外的亭旁乡贤、游子,开始回乡创业。

  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今年年初亭旁镇专门编印了《红色文化乡村振兴项目指南》。包括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在内的16个项目在指南中逐一列出,政府部门还会在创业期间提供服务。

  绿馨家庭农场主郑海亚刚刚回到上蒋村时,有三分之二的田地几乎处于无人耕作状态。看准现代农业发展前景的她,毅然辞去在城市的工作,回到乡村,从农户手中流转了140亩地,种植蓝莓和火龙果等水果。

  “我们亭旁人有一种不畏艰难、拼搏奋斗的劲头,这种精神始终都在。”这两年郑海亚埋头田园,把绿馨家庭农场打造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绿色农场,年产值已经超过100万元。农场常年需要劳动力,如松土、施肥、剪枝、喷药等,不少赋闲在家的老人来园区帮忙,增添了收入。


Copyright © 1999-2018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