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是百工之乡,灿烂多彩的民间工艺是温州独特的文化烙印。7月26日,155名“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鹿城分营的华裔温州娒来到温州百工馆,体味瓯越非遗百工,探寻先祖的文化记忆,担起将瓯越文化跨国传播的使命。
活动现场设置了米塑、剪纸、瓯绣、蛋画等多个传统非遗文化体验课堂,来自民间的工艺“老师傅”近距离指导,孩子们制作非遗工艺品。民间米塑艺术家王锦荣告诉记者:“不少小朋友还是第一次回到家乡,也是第一次了解到温州的米塑。让孩子亲自动手制作,也是希望让他们深深地记住家乡的民间艺术有多么有趣。”“大约在1973年,蛋画工艺盛极一时,蛋画都是作为工艺品出口的。到现在几乎失传了。”民间蛋画艺术家戴成权感慨道,“希望孩子们能把蛋画传承下去,把我们精致的蛋画艺术传播到海外。”
手工之余,孩子们前往侧厅欣赏摄影作品、名家连环画、瓯越名胜古迹钢笔画速写中的温州山水,揣摩东方艺术审美的独特韵味;品尝双炊糕、温州鸭舌、温州茶等特色小吃,感受灿烂的温州饮食文化。此外,夏令营还聘请温州电视台《闲事婆和事佬》栏目调解员张小燕为夏令营的温州方言公益讲师,教授地道的温州方言。
当日,小小海外传播官队伍再迎扩员,十名营员光荣上任,担起将瓯越文化跨国传播的使命。新任小小海外传播官的吴绮莉踌躇满志地说:“祖国的文化很新奇,很有意思,接下来我要把祖国的文化传播到我所生活的国家,让朋友们都知道中国的文化多么好。”
本次活动还请来温州市实验中学“少年郞”国际传播志愿者服务队与华裔孩子们形成结对,互赠礼物,进一步拉近距离。穿着红色志愿者马甲的队员黄琬程与一群营员围坐在桌边,边做手工边聊天,她告诉记者:“我们会聊各自的生活习性,我会告诉他们温州有哪些文化,过年过节有什么习俗,他们也都很感兴趣。”据悉,该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去年9月,目前拥有队员90人,相继开展了“月是故乡明”、说身边大变化讲改革好故事等系列活动,以学生的独特视角和方式,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传播好声音。
在稍后的活动中,志愿者们还为华裔孩子们送上快板《温州是个好地方》、歌曲演唱《咖喱咖喱》、手势舞《追光者》、笛子独奏《春到湘江》等节目表演。夏令营组织营员们观看了温州首部慈善电影《红日亭》,寻访老街五马街中的历史印记。
本次活动由鹿城区委宣传部、鹿城区委统战部、鹿城区广播电视新闻中心主办。
温州是百工之乡,灿烂多彩的民间工艺是温州独特的文化烙印。7月26日,155名“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鹿城分营的华裔温州娒来到温州百工馆,体味瓯越非遗百工,探寻先祖的文化记忆,担起将瓯越文化跨国传播的使命。
活动现场设置了米塑、剪纸、瓯绣、蛋画等多个传统非遗文化体验课堂,来自民间的工艺“老师傅”近距离指导,孩子们制作非遗工艺品。民间米塑艺术家王锦荣告诉记者:“不少小朋友还是第一次回到家乡,也是第一次了解到温州的米塑。让孩子亲自动手制作,也是希望让他们深深地记住家乡的民间艺术有多么有趣。”“大约在1973年,蛋画工艺盛极一时,蛋画都是作为工艺品出口的。到现在几乎失传了。”民间蛋画艺术家戴成权感慨道,“希望孩子们能把蛋画传承下去,把我们精致的蛋画艺术传播到海外。”
手工之余,孩子们前往侧厅欣赏摄影作品、名家连环画、瓯越名胜古迹钢笔画速写中的温州山水,揣摩东方艺术审美的独特韵味;品尝双炊糕、温州鸭舌、温州茶等特色小吃,感受灿烂的温州饮食文化。此外,夏令营还聘请温州电视台《闲事婆和事佬》栏目调解员张小燕为夏令营的温州方言公益讲师,教授地道的温州方言。
当日,小小海外传播官队伍再迎扩员,十名营员光荣上任,担起将瓯越文化跨国传播的使命。新任小小海外传播官的吴绮莉踌躇满志地说:“祖国的文化很新奇,很有意思,接下来我要把祖国的文化传播到我所生活的国家,让朋友们都知道中国的文化多么好。”
本次活动还请来温州市实验中学“少年郞”国际传播志愿者服务队与华裔孩子们形成结对,互赠礼物,进一步拉近距离。穿着红色志愿者马甲的队员黄琬程与一群营员围坐在桌边,边做手工边聊天,她告诉记者:“我们会聊各自的生活习性,我会告诉他们温州有哪些文化,过年过节有什么习俗,他们也都很感兴趣。”据悉,该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去年9月,目前拥有队员90人,相继开展了“月是故乡明”、说身边大变化讲改革好故事等系列活动,以学生的独特视角和方式,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传播好声音。
在稍后的活动中,志愿者们还为华裔孩子们送上快板《温州是个好地方》、歌曲演唱《咖喱咖喱》、手势舞《追光者》、笛子独奏《春到湘江》等节目表演。夏令营组织营员们观看了温州首部慈善电影《红日亭》,寻访老街五马街中的历史印记。
本次活动由鹿城区委宣传部、鹿城区委统战部、鹿城区广播电视新闻中心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