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五尖山村是贫困村,这笔分红对我们来说是一笔脱贫摘帽的资金,可以持续为我们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黄岩区北洋镇五尖山村村民代表李金彪欣喜地说。近日,在黄岩横街东路的物业购置点,来自上垟、平田、屿头、北洋等乡镇63个移民村的村民代表,参加了移民后扶重点村联合购置物业股份分红(第一批),领到了属于他们村集体的第一笔分红。
这是黄岩区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新路径的有效尝试。自2017年开始,为确保村集体和贫困户获得持续稳定收入,达到村集体增实力、贫困户增收益的效果,该区利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3700多万元,为70多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巩固消薄成果创造条件。
政府投钱,资金变为股金
“这笔‘输血’租金源源不断,我们村也有了更多的资金用于村庄建设。”近日,上垟乡沈岙村村民蔡培禹乐呵呵地说,目前,村里正对村民房前屋后进行统一规划,每家每户配建一个小院子。
蔡培禹的惬意生活得益于黄岩区“异地联建、组团脱贫”的扶贫模式。2017年,上垟乡象岙村、沈岙村和上垟村等10个村,利用移民村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在城区劳动南路繁华地段联合购置三间一层商铺,用于租赁经营,实现每年经营性收入近40万元,平均每村收益达到4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收到了两笔租金,这些租金都用于村里的各项事业建设,如补助村民农医保、基础设施建设等,让村民真真切切地得到实惠。”上垟乡沈岙村党支部书记王俊昌说。
今年8月,该区平田、上垟、屿头、北洋等乡镇的63个村,整合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5500万元,拍得黄岩城区繁华地段临街商铺1179.4平方米,每村每年可以增加3万至19万元不等的集体经济收入。
五尖山村位于黄岩西部五尖山上,经济收入以种植蔬菜、水稻、水果为主。村里没有企业,只有两座小型水库,两个阶梯小水电站,一个是村民自己筹建,一个属村集体现已被个人承包。村集体经济主要靠每年1.6万元的承包收入,是典型的高山贫困村。“我们村之前入股150多万,这次分得红利46600元,这笔资金大部分将用于我们村的公益事业建设,让我们村的发展多了一份保证。” 李金彪说。
盘活资产,壮大集体经济
“过去乌岩头老百姓出去的时候,常常感觉脸上无光,因为总觉得自己是穷村出来的。”宁溪镇党委书记胡鸥说,近年来,随着乌岩头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当地老百姓的底气也越来越足,“现在乌岩头成了我们宁溪镇最有名的村庄,老百姓出去的时候,都跟别人打招呼——来我家玩啊,感觉非常荣耀。”
乌岩头村老百姓的底气,既来源于村子的发展,也得益于经济收入的增长。
2013年,乌岩头村开始着手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工作,全村110多间明清时期的老房子得以保护,并以平房每平方米5元,二层楼房每平方米10元的价格租给旅游公司修复经营。“我们全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获得了1万到6万元不等的收入。”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景岳说。
村子的发展,村民收入的增长,让这个一度“空”了的村子重现生机。目前,陆陆续续地,乌岩头村已有不少村民回村居住,早就出去做生意的陈元斌也回到了乌岩头。“现在大部分村民基本上都愿意回来,我是第一个回村搞民宿的,之后也有几个村民回家搞起了民宿。”陈元斌说,回村的村民,有些开了餐厅,有些在经营小卖部,有些人重修了自家的老房子,周末回来居住,“现在我们的生活,挺好。”
“乌岩头村的这种方式是我区盘活资产、壮大集体经济的一种方式。”黄岩区西部扶贫开发委副主任牟国满说。近年来,该区积极鼓励一些条件成熟的村子,充分利用集体用房及闲置的校舍、厂房、操场、空地山坡等资产,招商引资、组团共建,增加收入。截至目前,该区共有150多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的闲置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初步估计年创收益达550多万元。
筑巢引凤,实现利益双赢
“今年是我们村第一次有钱入账,历史性的改变啊。”说起今年新收取的5.6万元的租金,上郑乡圣堂村(原萌菜洋村)党支部副书记付圣利掩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们终于摘掉了薄弱村的帽子,以后每年都有稳定收入了。”
付圣利说的稳定收入是指今年该村将新建的9间2层综合楼出租租金。圣堂村位于上郑乡西部,曾是经济薄弱村,全村村民共200多人,大多数外出就业,留守的村民以种植紫莳药和猕猴桃为主业,增收渠道狭窄,收入少,村集体经济主要来自结对村每年给予的2万元。近年来,该村盘活现有的闲置资源并加以利用,着手发展民宿。“村里发展民宿,平时我们来打个临工,每个月还有两千元的额外收入,既可以补贴家用还可以照顾家里。”该村村民罗冬招说。
不仅圣堂村,黄岩区近年来共对西部乡镇的54个行政村投入扶贫资金2684万元,新建多种经营综合楼248间。“新建的经营综合楼极大地改善了村级办公条件。同时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有21个村,年收益达136万多元,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牟国满说,“下阶段,我们将对老百姓增收,壮大集体经济的集镇范围内的综合楼、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旅游项目等加大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