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台州  正文

唱活文化惠民大戏 浙江台州“上山下乡”建公共文化服务圈
2018-06-21 11:00:05 来源: 中新网 邵燕飞 童笑雨

  星罗棋布的文化礼堂里,人们正津津有味地听讲座;村头新落成的文化广场上,他们自编自导,排演自己的“村晚”;一个个家庭图书馆以星火燎原之势,点燃了乡村文化之“火”。

  行走在浙江台州的各个乡镇,文化娱乐设施“上山下乡”,文化活动如火如荼,日益完善的服务网络让民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公共文化建设带来的实惠。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在2017年的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期督查中,台州35项指标全部达标,其中31项达优秀等次,在全国30个创建城市中排名第二。

  全面达标的“台州品牌”、大胆尝试的“台州模式”,也凝练出公共文化服务坚守惠民本心的“台州样本”,描绘出台州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的图景。

  文化设施“上山下乡” 服务群众零距离

  6月的路桥新桥镇金大田村绿水悠悠,翠竹丛生。金大田文化大礼堂负责人许艳正收拾下周绘本体验课程的材料。她笑着说:“每周一次的课程我都只限定20个名额,场场爆满!”

  在这座依明清四合院扩建的文化大礼堂里,生态公园、茶室、和合书吧(扶雅书院)、文化广场应有尽有,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各类惠民文化服务,零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

  耕读传家、书韵飘香,金大田村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在新桥镇宣传干事於一影看来,正是台州近年推行的公共文化服务“十百千万”行动计划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空间与机遇。

  据台州市文广新局局长吕振兴介绍,近年来,台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连续三年保持15%以上增幅,该市129个乡镇(街道)拥有综合文化站,4864个行政村(社区)均建有文化活动中心(室),建成农村文化礼堂近1300家,总量居浙江省第一。

  在温岭市泽国镇综合文化站,拥有专业教师的舞蹈练功房、琴房、培训教室等多个文化公共场所免费对外开放,展览、交流及艺术普及等教育工作也是一个接一个开办。

  “村民们越来越离不开这些文化设施。”台州黄岩区南城街道山前村党支部书记张胜荣说:“我们村还有高跷、秧歌、旗袍秀等表演,这些文娱活动原先离居民很远,现在都来到了居民身边。”

  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圈的过程中,“台州文化云”一站式互动平台不可或缺。此外,在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山区(海岛)规划建设的集文娱、休闲、健身、教育为一体的农(渔)村数字文化广场,也实现了基本覆盖。

  随着城乡群众性公共文化设施的全覆盖,文化惠民变成现实,一个个触手可及的“文化圈”也悄然进入新台州人的生活。

  新黄岩人文化礼堂是台州首个建成的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礼堂。在这里,“新黄岩人”不仅可以享受公益文艺演出、免费文艺培训、图书借阅等服务,还能获取文明传递、平安建设、文化科技普及和法制教育等知识,享受家门口的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资源+社会力量 助通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

  在台州市温岭市谢兴联桃源家庭图书分馆,挤满了村民,人手一本图书,看的津津有味。这是温岭探索公共阅读空间社会化建设模式的尝试。

  图书馆分馆即志愿者在自己的家里或机构设立图书馆,以“公共资源+社会力量”的方式,义务为邻里和社会开展阅读服务。自2016年创建以来,该市已有200多个家庭成为“图书馆分馆”,服务读者共计58.2万人次。

  “从图书采买到配送,都由温岭图书馆负责。农村以前没有图书馆,大家都不知道看书。但现在有时间大家都到这里看看书,这都是好现象。”在半年里,桃源家庭图书分馆馆长谢兴联搭进去了时间、场地、金钱,却让村民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

  “‘农村一公里’就是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只有把它建到广大农村和千家万户,才能让阅读服务遍地开花。”温岭图书馆馆长杨仲芝坦言,“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的模式,让图书馆资源“走出来”“用起来”“活起来”,弥补了公共资源的不足。

  她描绘了未来温岭家庭图书分馆的蓝图:到2025年建成1000家家庭图书分馆,形成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民阅读服务网。

  如其所言,这些家庭图书分馆如繁星般点缀在温岭乡间,如一座座桥梁,连通了台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脉络。而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合书吧”的亮相,也为其建设增添了砝码。

  黄岩江口街道工业区集中了许多大型企业,台州市第一家由图书馆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图书馆双庆家居和合书吧就在其中。该书吧拥有30个阅览位,2万余册图书容纳其中。

  与温岭家庭图书分馆模式类似,双庆家居有限公司提供场地,台州市图书馆提供书籍、设备和管理服务。

  “让民众生活在书香浓郁、文质彬彬的浓厚文化氛围中,是台州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方向。”吕振兴介绍说,目前台州共陆续建成运营“和合书吧”50家,建成数居浙江地级市首位,外借图书139余万册,服务群众230万余人次,进一步完善了市民“15分钟阅读圈”。

  点单提升服务效应 公共文化“台州样本”未来可期

  在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上,台州还实行“点单式”立项制度,通过问卷调查、意向登记和满意度测评等形式,对拟办和在办项目进行动态调整,以此实现公共文化供给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据悉,目前,台州市图书馆90%以上活动来自公众需求反馈,台州市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培训项目“文化超市3.0”不仅依公众满意度实行“末位淘汰”,还按照市民最新的需求反馈情况,于2017年开班86个,同比增加62%。

  这仅是台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一个缩影。留存于城乡的文化现象,是台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的最好印证。

  北京大学教授、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国新称,台州走过的道路,称得上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缩影。“更值得推崇的是,台州在实践中明确提出社会化发展‘政府不缺位、专业不弱化’,社会力量也深度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为其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建设有时期,惠民无止境。在台州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形式一片大好的背后,建立设施更加齐全、服务质量更高、机制更加健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台州还将奔跑在路上。

  玉环市文广新局局长舒建秋表示,“公共资源+社会力量”的模式仍需政策及财政上的支持。“此外,对于社会力量,我们也应建立一套评价体系,帮助他们进行推广和宣传。”

  吕振兴表示,受制于台州人口体量庞大、原有文化工作底子较弱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等因素,该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重要平台,坚持补短板、促提升双轮驱动,打好“建实、管好、用足、育活”组合拳,扎实有序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效能提升工程。

  “目前全市12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面实现每周42小时免费开放,总开放服务项目超1000个,常态化驻站管理服务人员超520名,年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30000多场,受益群众超800万人次。”吕振兴报出的一连串数字,是台州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最好的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效能评估、基层文化设施理事会治理和扶持民营剧团惠民服务等层面,台州也涌现出了一批扎根基层沃土、服务农村群众的示范典型。

  放眼未来,吕振兴充满信心。“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城乡互动长效机制,实现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努力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完)


标签: 公共文化;台州;文化;服务体系;服务;图书馆;图书;服务群众;社会力量;文化广场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