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庆丽 县委报道组 任平 鲍雯霞)春暖花开之际,走进三门县海游街道前郭村,每家每户门前摆放的一绿一灰两色垃圾桶引人注目。
“可腐烂垃圾要倒进绿桶,不可腐烂的垃圾倒进灰桶,垃圾分类这些事儿,现在随便问哪位村民,他们都能说得上来、做得到位。”海游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刘朝舜自豪地说,去年8月,在三门举行的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场推进会上,前郭村作为垃圾分类示范村之一,接受了300多位与会人员参观、考察。
一个位于三门城郊、有着570多户村民的普通村庄,去年3月才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就全省而言起步并不算早,如何能在1年时间里推动垃圾分类蔚然成风?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从源头投放到终端处理做到分类到位、变废为宝,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这是前郭村人给出的答案。
推广接地气,实施有底气
前郭村村委会主任黎锦锋清楚地记得,村里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的那段时间,听到的多是质疑和不理解。
“可烂”“不可烂”,对于一些初次接触垃圾分类的前郭村村民来说,难免容易望文生义:“卫生纸、餐巾纸,明明是可以烂掉的,为什么要放在不可烂的灰桶里?”
如何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大家走出准确分类的第一步?村干部们思量再三,找到了一个全村人都认可的说法:“从大家‘嘴里出来的’就是可烂的,否则就是不可烂的。”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这些“从嘴里出来的”垃圾放在绿桶;塑料袋、纸制品等放在灰桶……就这样,垃圾分类的“二分法”逐步被村民们接受。
不仅如此,村里还抓住两大关键人群——儿童和妇女,让垃圾分类工作从娃娃抓起,同时联合县妇联结合美丽庭院建设,推行女主人培训法,让妇女撑起垃圾分类“半边天”。
“餐厨垃圾可以堆肥,虾蟹贝壳可以粉碎,塑料玻璃可以收回,铁铜废纸都是宝贝。”前郭村马娄小学五年级学生谢宇秋早已把学校教授的垃圾分类顺口溜背得溜熟。他说,平时自己会监督家里人进行垃圾分类,“同学之间经常会讨论垃圾怎么分、分得对不对,我们家也不能落后。”
1年多来,海游街道在前郭村先后开展了十多场上门培训,并积极组织送戏下乡、专家讲座、有奖知识问答等各类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材料数千份,营造“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积分换奖励,分类有动力
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更要有落实到人的行动以及持之以恒的长效机制。
前郭村的做法是,引进智能分类设备,发放二维码垃圾桶,实行一户一码,由专人负责将村民们的每一次分类行为进行“扫码积分”。村里设置“红黑榜”,将每户人家每月的积分排名情况予以公布;村民则可凭积分到村里的超市兑换商品。
每天早上5时和下午4时,前郭村保洁员黎以灯会骑上一辆绿色电动垃圾车在村里忙活。与一般保洁员不同的是,他的车上有两件新工具——一台电子秤和一个扫码器。
行至一户村民家门前,只见老黎先打开两只垃圾桶,检查分类是否正确,随后将绿桶放在电子秤上,轻扫桶上的二维码,将称重结果输入到扫码器上,即可对这户人家的分类情况进行实时评分。“每户每天的基本分是50分,分得对不对、垃圾桶是不是干净整洁、可烂垃圾的数量有多少,都是加分或减分的主要因素。”他说。
此外,村里还专门设置了二维码垃圾回收分类平台,鼓励村民对金属、塑料等可回收垃圾以及废弃灯管、电池等有害垃圾等进行精准分类。每一件经过正确分类的物品,也会产生相应的分数,在一旁的电子屏幕上予以公示,成为“红黑榜”上积分排名的又一重要依据。
前郭村网格员黎挺介绍,这一方式推行以来,村民们比学赶帮的意识日渐加强。
资源化利用,垃圾变成宝
然而,分类本身并不能减少垃圾。分出的各类物品,只有在符合环保标准和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得到利用,才算真正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前郭村的垃圾最后去了哪儿?刘朝舜说,不可烂垃圾统一被运送至县里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可烂垃圾则交由“三态环境”资源利用中心进行再加工。而随着村民分类习惯的逐步养成,全村的不可烂垃圾较去年同期减少了近一半,资源化利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距离前郭村约20分钟车程的“三态环境”资源利用中心内,记者看到,被运送至此的可烂垃圾,在经过层层筛选和处理后,既可以被转化为电能,直接与国家电网并网,也可以被加工成为生物燃气和有机肥。“我们中心对可烂垃圾的日均处理能力为10吨,总投资500多万元。”北京三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邵光辉说。
“村庄环境越来越好,村民对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渴望也就越来越强烈。”黎锦锋说,前郭人历来就有种盆景的传统,去年上半年,与垃圾分类同步进行的,就是全村盆景交易市场的建设。去年,前郭村集体经济收入从过去的零元增加至50万元,并带动了农家乐、鱼鸟花卉交易等其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