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台州  正文

激发潜能 台州路桥“破立结合”增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18-03-24 09:59:06 来源: 台州日报 王依友

  传统产业是台州路桥民营经济的根基,也是富民之源。

  在不久前召开的区三级干部大会上,路桥区委书记潘建华说:“路桥的发展质量还不够高。通过思想的解放,来重拾改革冲劲,重燃改革激情,是路桥勇创新业、重振雄风的首道考题。”

  传统产业能否裂变发展,是路桥能否答好考题的关键。眼下,路桥正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上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

  合力攻坚,群策群力做好优化文章

  “通过优化、提升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是路桥今年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仗。”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路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来到路桥区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办公室时,对在场工作人员说。

  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办公室是当天走访的第一站,传递出的信号不言而喻。引导优质要素资源向产出效益高的企业集聚,是路桥谋求传统产业裂变发展的重要途径。

  年初,路桥在全市率先成立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办公室,作为全区传统产业优化提升行动的实体化综合协调机构。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传统产业组、旧工业点提升组、政策组、督查考核组和旧市场物流整治组,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全区各部门、镇(街道)抽调组成。

  3月14日下午,在综合协调组办公室内,工作人员正忙于全区工业企业信息的录入工作。工作人员王好奇告诉记者,企业信息涵盖了企业用电量、年产值、年税收等信息。为了避免数据的水分,工作人员还要对接国土、税务、电力等部门对数据进行比对,并由经信局计算企业亩均产值、亩均税收。

  “这些企业数据都将被录入到企业综合评价系统内,作为企业分档评价、提升改造的关键参考数据,来不得半点马虎。”王好奇说。值得一提的是,年前,王好奇的身份是路桥区民政局办公室主任,日常工作和经济基本不沾边。如今,在办公室各工作组里,大家都已和王好奇一样实现了角色转换。

  “传统产业优化提升,要靠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办公室组成的人员,有人力社保局的,有环综委的,有法制办的,还有由镇(街道)抽调来的。很多同志都是边学边做,经常要加班加点,协助我们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路桥区经信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罗峰说。

  截至目前,办公室已将全区2125家工业企业信息纳入到企业综合评价系统。下阶段,路桥还将建立传统产业优化提升联络员队伍,进一步壮大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工作的力量。

  整合空间,集聚发展踏实提升之路

  路桥区委副书记、区长叶帮锐说:“以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大航母式企业、领军企业、瞪羚企业以及上市企业的扶持力度,要在产业培育上走在前列。”如何整合空间、在“螺蛳壳”里做好文章,成为路桥区委、区政府工作的一大重点。去年年底,路桥便出台了行动计划,对13个传统产业领域,进行了分类别、分行业的推进。传统产业集聚发展,小微企业进园区则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路桥区经信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郏慧灵介绍,路桥区今年将新建9家小微企业园,力争3年内完成32家的建设目标,落实用地面积2190亩以上,整合1000家以上科技企业、成长型小微企业进园区,培育100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00亿元。

  3月13日,峰江街道在建的大丰小微企业园内,一片忙碌的施工景象。该园区已进入全面的桩基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倒排工作时间,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实施多班组同步施工。目前,园区已有两家厂房结顶,预计6月即可投入生产。

  峰江街道工办工作人员尚玲辉说,峰江拆解园区整体东迁,固废整治结束后,该街道就把目光聚焦到小微企业园建设中来。对于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入园企业资质把控上,该街道实行严格的准入标准,设定了主导产业入驻企业数、面积占比不低于20%,亩产效益和税收高于区平均水平等标准。

  据了解,大丰小微企业园是今年该区唯一新建的小微企业园。除了主城区的路桥街道、路北街道,路桥所有镇(街道)都有小微企业园的建设任务,而采用的开发模式以龙头企业闲置用地开发、“低小散”“四无”整治盘活企业厂房为主。

  郏慧灵介绍,小微企业园产业相对集聚,定位为一二类工业项目。路桥在谋划小微企业园时,采取了“一园一策”的方针,即每个小微企业园都要明确1到3个符合区域发展方向的主导产业,根据产业特色招引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入驻,鼓励同行业企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入园集聚发展。

  “小微企业园确实好,让我这样的小微企业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用武之地。”说到镇里正在建设的小微企业园,在金清镇经营一家小型企业的老张点赞不已。

  淘汰整治,腾笼换鸟激发绿色潜能

  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发展空间,已成为当下路桥全区上下的共识。土地指标有限,空间哪里找?成为摆在路桥决策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遍及路桥全区的老旧工业点和各类市场,曾经是代表路桥民营经济辉煌历史的符号,也是路桥的传统优势。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低小散弱”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路桥的先发优势也在部分丧失。

  客观存在的“低小散”不但占有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挤占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盘活存量土地,整治“低小散”,实现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和集约利用,是当下路桥破除发展顽疾的路径选择。

  为做好“减法”文章,路桥区制订实施了《路桥区老旧工业点改造提升三年(2018—2020)行动谋划》,围绕“3+3+4”产业布局,按照闲置、外租厂区、老旧工业集聚点,自然集聚工业点三个层次,近期摸排了53家老旧工业点,合理转移和退出低端低效产能,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宝贵空间。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眼下已成为路桥各镇(街道)的共同行动。新桥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李胜说,仅去年年底,新桥就通过“厂中厂”整治、“低小散”行业整治,共拆除违法建筑450间,盘活了近5万平方米的厂房。目前,当地正对十几家企业厂房进行专项整治,预计近期可盘活土地资源60余亩。

  作为路桥区的主城区,路桥街道的整治力度更为彻底。该街道目前已关停了下包旧货市场、良二新路市场等市场,并对全街道范围内利润低、没产生税收的“低小散”企业进行全面关停。

  “除了关停‘低小散’,我们还将加大对双菱、正发通用、嘉爵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并利用好企业生产转移后留下的厂房资源,引进总部经济,提升街道产业的竞争力。”路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旭初说。

标签: 优化;传统产业;攻坚;路桥区;园区;街道;整治;民营经济;路桥街道;发展
编辑: 马轶伦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