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刚刚召开的全国两会,再次强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黄岩西部风光秀美,自然资源禀赋优越,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直较为突出。自从几年前引进了同济大学的“强大智力”,这里的发展问题逐步得到改善。由破败到重生,宁溪镇乌岩头古村落花了4年多的时间,从籍籍无名到游人如织,屿头乡沙滩村如今已成为浙江省美丽乡村11个样板村之一。在“两山”理论的引领下,黄岩的美丽乡村从“盆景”到“风景”日臻提升,如椽画笔勾勒出全新的乡村图景。
站在新起点上,乡村振兴之路如何才能行稳致远?黄岩在探寻符合当地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径时,于全国率先高起点建设乡村振兴学院,为打造“两山”实践“黄岩样板”注入全新活力。
高规格的“牵手”
今年2月,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和台州市委常委、黄岩区委书记徐淼在古镇宁溪共同为“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揭牌,作为当地践行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黄岩乡村振兴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由方守恩和徐淼共同担任,在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生动实践和全新探索,共同致力于推动黄岩成为全国“两山”理论的实践样板,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同济智慧”“台州方案”“黄岩样本”。
探寻黄岩近些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处处可见同济的影子。2012年,黄岩与同济大学合作建立了“黄岩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专家智库”。此后,“同济大学美丽乡村规划教学实践基地”和“中德乡村规划联合研究中心”两大平台相继在黄岩建立运行。宁溪镇乌岩头古村落、屿头乡沙滩村、北洋镇潮济村等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工作吸引了全省的目光,沙滩村同时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浙江样本。此次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的成立是双方深化校地合作的又一重大成果,旨在构建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实践指导及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教育平台。
春暖花开时节,西部游人如织,尤其是学院的南北校区,更是人气爆棚,吸引他们的不仅是原生态的美景,更有被重新激活的文化印记。北校区屿头乡沙滩村,以“英雄文化”和“耕读文化”为主旨,南校区乌岩头古村落的文化定位则是“民国印象”。无论南北,其本身就是鲜活的乡村振兴样本。
除此之外,学院还设16个村16个现场教学点。一条“演太线”金廊工程连接南北校区,北起台州地区最早的九所寺院之一的乌岩头“演教寺”,南至沙滩村“太尉殿”,目前金廊工程一期已全线贯通,沿线自然人文景观、乡村休闲基地和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实现有机串联,可以实现课堂内外资源的集聚共享。
高质量的振兴
“农村,让城市更向往。”3月9日,家住屿头乡的黄勇在朋友圈有感而发,在城区上班的他,每周回家总能遇上一拨拨去西部游玩的人流。
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远近闻名人潮涌”,平凡无奇的黄岩乡村,始终坚持高起点谋划,走出独具特色的建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