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漂亮吧,开窗就是山景!”昨天,在位于柯桥区平水镇岔路口村嵋山自然村的刻石山上,负责人陈仁林正在向客户介绍自己租赁村民空房开发的民宿项目,语气中满是自豪。因为环境好、体量大、装修高档,这个以山命名的精品民宿尽管要一周后才正式开业,但已经吸引了客户前来“探营”。
近年来,绍兴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三农”发展的战略决策,以“五星达标、3A争创”为抓手,创新举措,制定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取得显著成效。
据了解,这些举措除了盘活利用闲置农房,还包括低收入农户增收、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城中村(城郊接合部)“村改居”、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位一体”农合联体系建设,等等。它们中既有阶段性的,也有长期的;既有外部援助的,也有依靠内生动力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针对激发“三农”发展活力而采取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
截至今年10月,全市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行政村1755个,开展率100%,颁发新版承包经营权证68.91万本,颁发率95.5%,绍兴市也由此成为全省第一个整个市域通过测绘质量专项验收的地市。
农户享有的使用、收益、流转、抵押等权益随之激活。到去年底,全市流转土地面积109.33万亩,流转率64%,比全省高出8.6个百分点。土地流转的推进,既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又增加了农户收入。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则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股民”。统计显示,绍兴市已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村(社)2426个,完成率99.96%。2017年社员股东分红达1.95亿元。
住房是农户最大的财产,如何将闲置农房有效利用,成为绍兴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又一举措——在全国首创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通过制定政策文件,建立流转平台,鼓励引导有实力、有情怀的工商资本、乡贤能人回乡投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据市农办统计,目前全市已引入开发建设项目213个,吸纳社会资本14.66亿元,激活闲置农房3648幢57.38万平方米,带动农户就业7182人,增加村级集体和农户经济收入分别达2015万元、2871万元。因机制创新,成效明显,该项工作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