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绍兴  正文

不让绍兴曲艺成绝唱 他把五大“国遗”曲种资料全捐了
2018-08-03 09:35:08 来源: 绍兴日报 边锦祥

02.jpg

1962年,绍兴平湖调在演出。

  7月30日,绍兴市曲协、市戏协名誉主席,绍兴市文联“心连心”艺术团团长汪嘉宝,将从艺50余年收集整理的地方戏曲音像资料,以及他本人创作的500多部作品,全部捐赠给绍兴图书馆。

  “捐赠的这批绍兴地方戏曲音像资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珍藏价值,尤其是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湖调、莲花落、词调、宣卷、摊簧5大曲种的原始演出实况,极为罕见,对绍兴曲艺的传承发展大有裨益。”绍兴图书馆馆长王以俭说。

  “绍兴的曲艺是宝贝,5大‘国遗’曲种都在绍兴,这样的城市唯有绍兴。但是曲艺不能当藏品,必须推陈出新,结合现代的包装和内容,才会被更广泛地传唱。”汪嘉宝说,捐赠是为了让绍兴曲艺能够代代传承发展下去,不致于成为绝唱!

  跟着豆腐师傅学莲花落

  年近古稀的曲艺名家汪嘉宝,13岁考进绍兴戏曲训练班。“绍兴莲花落,原来是豆腐师傅、船头脑、打铁师傅等底层人员劳作中调节精神时唱的。戏曲训练班中的科班老师金鹤锦,人称‘老豆腐’,莲花落曲调唱得特别好。”汪嘉宝说,他向金鹤锦学习莲花落唱腔,也向民间的“小豆腐”王德兴学习莲花落唱腔。

  1966年,汪嘉宝同民间艺人胡兆海一起走村穿巷到处表演莲花落,在诸暨的赵家、柯桥的王坛、稽东等地表演莲花落《母女会》《上海奇案》《智取威虎山》等,“当时每场演出报酬只有8元。”汪嘉宝说。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绍兴莲花落不断在变,从传统的一人独角,到男女双档、四人档的女声组唱和男声组唱,乃至多人群体表演唱等,形成了十五六种表演形式。在演唱上,通过引入组唱、戏歌、音乐快板、小品说唱、莲歌表演唱、群口无伴奏等多种形式,如《一粒米》《水乡谣》等儿童莲花落,让孩子也有了适合自己唱的莲歌。

  在配乐和唱腔设计方面,除了中国传统乐器琵琶、四胡、扬琴、二胡、笛子、鼓板,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也加盟进来,唱腔吸收了越剧、绍剧、沪剧、京剧等戏曲唱腔元素,并采纳现代歌曲元素,节奏明快。

  “绍兴莲花落发展的音影像资料,我基本上都完整地保存着,这次把它捐了。”汪嘉宝笑着说,这样可以让广大戏曲爱好者查阅、学习和观看。

  “复活”词调 唱响宣卷平湖调

  绍兴词调历史悠久,是由盲艺人(女性居多)演唱的传统曲艺曲种,由三至九人分角色演唱故事,是弹词向摊簧过渡的一种曲艺,流行于绍兴及其周边地区。

  “上世纪末,随着绍兴词调艺人谢汝珍、邵文朱的去世,词调几近失传。”汪嘉宝遗憾地说,1915年,鲁迅先生在家为母亲祝寿,请来曲艺艺人唱的就是词调。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一盒磁带,还是他前些年在采访一位80岁老艺人时录制的。

  为了“复活”词调,几十年来,汪嘉宝搜集散落于民间的曲艺艺人的资料,绍兴词调传统长篇书目,其中有些是绍兴词调特有的书目。

  汪嘉宝凭着小时候对词调的记忆,再加上听词调老艺人的曲艺录音资料,终于将这一濒临失传的曲种给“复活”了——2008年,绍兴词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他为施金裕“量身定制”的绍兴词调《十全十美》,在第七届中国曲艺节上获得一等奖。

  绍兴宣卷是5大曲种的“长者”,传统的宣卷表演形式单一,以“照本宣科”的面目示人。2007年,由汪嘉宝改编的宣卷《花名宝卷》,原版长45分钟,他改编成12分钟,以符合观众欣赏需求。2014年,由汪嘉宝作曲的绍兴宣卷《票》,由身穿旗袍的绍兴女子曲艺队演唱,一举获得第九届全国曲艺邀请赛一等奖。 

  “绍兴平湖调,曲调旋律缓慢,观众听着好象催眠曲,昏昏欲睡。”汪嘉宝说,但绍兴平湖调具有典雅清逸、平和柔缓的艺术特色。为此,在不改变原曲调旋律的情况下,将原来的坐着唱改成站着唱,将原来的三分说七分唱,改成七分说三分唱,节奏也就明快起来,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

  “我之所以能够复活词调,唱响宣卷、平湖调,这与我半个世纪来收集的绍兴五大曲种的资料分不开。如今我老了,把所有的资料都捐出去,是希望这些资料对后来的曲艺工作者研究者有些帮助。”汪嘉宝说。

标签: 绍兴;词调;嘉宝;平湖;莲花落;曲艺;复活;师傅;演唱
编辑: 贾晓雯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