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乡村振兴,今年绍兴市全面打造特色小镇2.0版。
近日,绍兴市明确今年特色小镇的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加快争先创优、提升产业层次、加强创新驱动、扩大有效投资、强化要素支撑、做活体制机制等六大重点任务,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投资180亿元以上,全面打造一批“创新更强、质量更优、产业更特、活力更足”的2.0版特色小镇。
那么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绍兴市特色小镇如何激发“镇能量”呢?
产业定位:
一镇一业“特而强”
在柯桥蓝印时尚小镇,先进生产设备替代2000余台落后设备,蒸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燃烧,集中供热、集中污水处理、集中污泥焚烧综合利用。
“以前调色这一步,完全靠老师傅的经验。”滨海工业区党工委书记陈钧介绍,粗放的印染生产线,让以前的产品一直处在中低端档次。而现在印染原料配色、调色、输送等都实现自动化,每一批布料成色都可精确复制,品质得到保障。在绍兴兴明染整有限公司,每一卷白坯布都贴有“条形码”,扫一扫就能录入智能一体化控制系统,每一个生产环节在屏幕上一目了然,实现“智慧化”生产。
正是这样的新设备、新工艺,让小镇生产的中高端纺织面料占比越来越高。在蓝印时尚小镇的会客厅里,就展示着不少企业高大上的产品。原创数码印花、蜡染、蕾丝面料引领国际流行色彩;汉麻、羊绒、真丝面料等绿色产品舒适抗菌;还有从碳纤维到超细纤维合成材料、工业特种面料,从墙布到墙咔,实现了功能性面料创新发展。耐克、阿迪、CK、GUCCI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都成为蓝印时尚小镇的全球合作伙伴,纺织印染企业的产品远销世界197个国家和地区。
“‘特色小镇’的关键在于产业支撑。”绍兴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特色小镇力求“一镇一业”,每个小镇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求“大而全”,只求“精且强”,着力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
形态呈现:
配套功能“聚而合”
白墙灰瓦,傍水而居,小桥流水,街面廊屋……漫步在东浦黄酒小镇,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古风遗韵。这里,刚获批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是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正是这种“社区功能”,让东浦街道党委书记、绍兴黄酒小镇管委会主任柯建华看到了东浦古镇的发展前景。
“黄酒的根在东浦,我们围绕绍兴黄酒小镇建设,打造‘黄酒+’的模式,发展‘特镇经济’。”柯建华解释,要充分发挥好东浦集镇的配套功能,提升小镇的生活质量,不仅让游客喜欢来,更让创业者留下来,把外出务工者吸引回来,打造黄酒小镇特有的慢生活。
据了解,根据规划绍兴黄酒小镇将建设黄酒产业创意园区、黄酒博物馆、酒吧街区、酒店区、越秀演艺中心、游船码头、游客中心及配套设施、酒坊街区、民宿街区、民俗街区、黄酒文化养生社区、名人艺术中心等13个功能区,每个区块都围绕黄酒延伸出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等不同的功能,打造一个充满产业动力和生活气息的“特镇”。
“如果说特色产业是小镇的魂,那‘聚而合’的社区功能就是黄酒小镇得以长久发展的源泉。”柯建华说。
小镇2.0版:
乡村振兴的一条“巧”路
“乡村振兴怎么干?”“有钱就能干。”“乡村振兴怎么能做好?”“钱越多,做得越好。”在农村经常能听到类似的论调。的确,乡村振兴需要大量资金,但农村资金短缺,投融资渠道单一,一般的资本根本不愿意去。
“如果说1.0特色小镇的核心优势在于自然和人文的先天优势,那2.0小镇则更多地依赖于后天养成,并以产业为核心。”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创建特色小镇发展特色产业,能充分发挥农村区域比较优势,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产,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并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农村发展。此外,更能给农村带来有效的投资增长等“溢出效应”。
由产业聚集带来的“溢出效应”已让不少农村尝到了甜头。如绍兴黄酒小镇东浦片区引进精功集团战略投资,签订50亿元合作框架协议实施整体统一开发,并组建专项基金;嵊州越剧小镇由绿城集团为主开发;新昌丝茶小镇由达利丝绸、美盛文化等大公司联合开发。此外,对全市特色小镇给予300亿元贷款授信额度;上虞区还专门设立5亿元的e游小镇信息产业扶持发展基金。
专家建议,特色小镇作为乡村振兴重要的着力点和支撑点,应和当前各种新型产业、新型业态结合起来:与“共享经济”结合起来,创办吃、穿、住、用、行、娱五花八门的“共享”;与“田园综合体”建设结合起来,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打造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农产品等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