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衢州  正文

农民小区缘何无人种菜?这是“家文化”下的全民自觉
2018-07-29 09:16:30 来源: 衢州日报 胡江平 钱李源

  碧绿如茵的草地、修剪齐整的灌木、枝叶葱茏的乔木,7月24日,笔者走进常山县金川街道赵家坪社区锦翠花园小区时,被整洁有致的绿化所吸引。这吸引,一半来自眼前的清新,另一半则因为耳中所闻让人动容:锦翠花园是农民搬迁安置小区,住户中90%以上来自农村,3年前绿化带还是居民的菜园子。

  绿化带里“毁绿种菜”是许多高档小区都难以根除的顽疾,为何这个农民小区却能拨乱反正并长久保持?带着疑问,笔者走访了社区干部和小区居民,探究“农民小区无人种菜”背后的基层治理智慧。

  攻坚试题的民生解答

  清早,65岁的锦翠花园住户曾志根来到小区门口的公交车站,准备乘车到约2公里外的菜市场买菜。他说,这便利就是当初绿化带种菜整治带来的。

  2014年12月,赵家坪社区成立。新任社区主任的郑小云第一次到锦翠花园就傻了眼:房前屋后到处堆满杂物,绿化带成了居民“自留地”,种满各色蔬菜。整治势在必行,可老百姓的一席话又让他踌躇,“从农村进了城,一睁眼什么都要钱,我们又没固定工作,种点菜补贴家用,怎么就不行了?”

  一边是小区环境,一边是群众现实需求。面对难题,赵家坪社区尝试“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做思想工作,整治“毁绿种菜”;另一方面寻求多方支持,消除老百姓的现实顾虑。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锦翠花园民生事业疾步跟进:社区办起技能培训班,推荐居民进企业就业;引进来料加工企业,实现家门口赚钱;获交通部门支持,开通公交线路。相应的,小区内“菜园子”快速变少,至2015年6月,绿化带种菜现象便不复存在。

  党建引领的居民自治

  走进小区,34幢楼前,党员王辉耀正在包干区里巡查,种菜现象虽消失已久,但每天巡查的习惯他却一直保持着。

  说话间,迎面缓缓行来一支队伍,10多名妇女手持垃圾桶和铁钳,一边走一边捡拾垃圾。这是小区居民自发组成的“能大姐”志愿服务队,每天早上都要开展一次卫生巡查。成员徐三香说,小区卫生虽有物业公司管,但保洁员不可能一直盯着,早上出门的人多,她们就成了流动保洁队。

  绿化带种菜现象消除后,社区开始思考长效保持问题,郑小云首先想到了党员,“这些党员在原来的村子里都有一定公信力,说话管用。”2015年,锦翠花园成立睦邻党支部,将搬迁来的党员组织起来,参与包括“毁绿种菜”防反弹在内的小区事务,目前已有41名党员加入。党员带头,也激发了其他居民的热情,“能大姐”等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

  居民参与小区管理,效果如何?负责小区物业的项目经理姜水云说,相比公司负责的其他小区,锦翠花园的人工成本要少一半。

  “家文化”下的全民自觉

  8点过后,位于小区中心的睦邻广场逐渐热闹。一角的睦邻亭里,44岁的胡继军正在练快板,如今她是小区快板队的队长,最近和队员新编了“垃圾分类”的快板词,准备用来宣讲文明新风。

  “小区就是我们的家,能为家里做点事,是打心眼里高兴。”胡继军额头见汗,笑意却浓。她回忆道,2015年刚进城时,心里很紧张,就怕适应不了城市生活。不想,乔迁当日社区干部就送来对联,过年过节有包粽子比赛、游园活动等,还有10多支文体队伍可以选择加入,让她很快与周边居民熟络起来,不再有“客人”的感觉。

  与锦翠花园小区相似,赵家坪社区70%以上的住户都是搬迁农民,因此特别注重培训“家文化”。郑小云说,社区每年要举办20多场次的邻里活动,每有搬迁户入住也都会登门祝贺,让居民真正感受家的温暖,也让社区事成了自家事。

  全民自觉给了社区干部信心,今年赵家坪社区提出打造“常山最清洁社区”,大家对此都信心满满。

  短评

  小区绿化带种菜是城市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却在一个农民搬迁小区中得到有效解决,从赵家坪社区的实践来看,关键还是在工作中坚持“民本”情怀。坚持以百姓视角来看清根源,真正弄明白老百姓的所思、所怨、所盼,就像种菜问题不能简单归于陋习或是素质,而是存在切实的民生需要;坚持用百姓思维来思考对策,找到老百姓愿意接受、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必定吃力不讨好,将心比心才能事半而功倍;坚持靠百姓力量来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搭好舞台,让老百姓参与进来、唱起“主角”,政府当好导演、做好引导,问题解决起来不但有效而且长效。

标签: 绿化带;社区;花园;小区;居民
编辑: 贾晓雯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