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稳定发展和基层治理能力息息相关。如何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体意识,实现基层治理有序、和谐稳定?
去年,常山县球川镇以全省“四个平台”试点乡镇为契机,致力打造基层治理样板镇示范地,坚持大党建统领,抓实抓好“三大主体工程”“三个全覆盖”“三大指数”,确保“三个三”落地落细,成功探索了基层治理的“球川模式”。
后弄村:“笑脸村庄”矛盾纠纷内部化解
走进球川镇后弄村,让人印象深的,除了“干净”“整洁”的感觉,还有村民脸上朴实的笑容。“十年无信访”“十多年矛盾不出村”“笑脸村庄”,这些褒奖都是对后弄村的真实写照。
村党支部书记钟金良告诉记者,“是‘笑脸村庄’还是‘黑脸村庄’,村书记和村主任是核心关键人物,一定得以身作则,公平公正处事,努力将村里这一碗水盛得满、举得高、端得平。”后弄村已经连续四届未更换村两委干部,不是没人竞争,是村民对他们的工作很满意,想不出更换的理由。
后弄村共有党员45名,常年留住在村里的有21名,他们也是村里的网格员。去年以来,村里推行党员网格化管理,每位党员根据居住位置、党群关系的情况进行党员联系户和党员包户,每位党员联系8到15户,若是村民碰到问题,可第一时间寻求相对应的党员进行帮助,做到群众有难有人帮,把矛盾纠纷处理在萌芽状态。
不久前,村里的两位村民因土地纠纷问题争吵得很凶,几乎快要动手了,这一幕恰好被网格员姚勇峰看到,他赶紧快步走上前,“有事好好说,别大眼瞪小眼,伤了和气可不好!”
“他说我家门口这块地是他家的,现在要重新改造过,就不让我过了。我要是出门不得飞过去啊!”姚大姐一脸的委屈。
“她的态度好点,我也不至于这样吧!”一旁的邻居也觉得委屈。
“好了好了,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不管地是谁的,路总得让人家过吧。”姚勇峰当起了和事佬,做了半个多小时的工作,两人总算握手言和。
提及此事,钟金良笑言,“农村里最不缺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若是有人站出来劝一劝就过去了,不然谁知道会闹成啥样。‘笑脸村庄’可不能经常看到‘黑脸’,在这里生活的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挺强的。”
黄泥畈村:“诚信体系”提高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黄泥畈,一个位于球川镇南部、风景秀丽的小村庄。去年,黄泥畈村探索建立村民诚信体系,通过月度考评方式进行量化打分,并将考评结果与评优评先、政策享受等相挂钩,不断推进村民自治,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今年3月,由黄泥畈村的网格员、老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的诚信体系考评小组正式开始对每家每户进行月度考评。村民胡月芳家是他们前往的第一站。生活垃圾未按规定分类,胡月芳家被扣了5分,这让她很是心痛,“上个月我们家还上了村里的荣誉榜。这次,一不留神就扣了分,‘优秀’没了。”
黄泥畈村探索建立的村民诚信体系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大类,每个大类又逐项细分,每项都有具体分值,总分为1000分。在村委会办公室,桌上的一本本考评登记本里,详细地记录着每家每户的考评情况。而在村口的大屏幕上,每个月的考评结果都会一一公布。
黄泥畈村村主任周燕清相告,诚信体系考评制度实行后,效果比较明显,多数村民感觉有荣耀感,做不到位的人则有种羞耻感。不打招呼、不讲情面,考评小组根据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如实打分。这种公平、公正、公开的诚信体系建立后,党群关系融洽了,乡风民风更“有礼”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接下来,村里将在实践当中更加完善诚信体系建设,使村民积极融入到基层治理当中来,使他们拥有更多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基层治理:由“王”字型向“主”字型体系转变
据了解,球川镇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坚持党建统领,切实发挥镇党委主体责任,充分体现了党委总揽全局作用。
主要从以下多方面入手:
围绕乡镇四个平台,把部门派驻干部和乡镇干部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其中,部门派驻干部3名,镇干部108名),除了4名窗口干部外,其他干部全部由平台统一指挥分派到村一级办理日常事务;按照“一村一团”模式,实行“1+1+N”组团联村制,即1名班子成员、1名镇干部、若干名乡贤、生态指导员、两代表一委员组成包村服务团。
实施“周二固定下村日”制度,党员干部下村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一次民情走访、一次跑腿代办、一次集中办公、一次纠纷调解、一次民主议事;对镇级平台干部,按照平台业务、组团联村服务、专班推进等三大块进行量化打分,专班推进板块采取加扣分机制考评,最终得出干部“服务指数”。
对部门联村干部,由镇、村两级对其进行打分,作为县对部门目标考核的依据。所有的考评结果,全部与干部年终绩效考核挂钩;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导向,村两委担任网格长和专职网格员,党员都是网格员。
去年以来,球川镇在全省率先试点公安窗口进驻镇“四个平台”,涉及户籍办理等30项业务。3名公安人员以及户籍信息系统一并入驻镇便民服务平台,实现分户、落户、医保办理等多项业务 “一站办结”。还创新“刷脸”办事新模式,办事群众不用带身份证,只需到窗口提供姓名,经“人脸识别”后便可出具户籍证明,实现群众办事只需“刷刷脸”。在全市率先试点县、镇、村钉钉视频办件,目前,422项事件可在村一级视频办理,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
当下,球川镇结合“南孔圣地、衢州有礼”进行品牌打造,探索村民诚信千分制评价体系,包括村民孝老敬老、卫生保洁、志愿服务、邻里和睦等考评内容,由村两委采取月度考评和集中开会梳理的方式进行量化打分,考评结果与村民信用贷款、子女就学、政策享受等相挂钩。通过这种方式,激发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主体意识,推动基层治理由“王”字型体系向“主”字型体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