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立足优势做强特色产业 抢抓机遇做大新兴产业
2019-06-14 07:41:31
来源: 宁波日报 孙吉晶 陈云松 蒋 攀

  当前,宁波已吹响了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号角,成立了南湾新区、前湾新区等五大指挥部,这为今后产业发展明确了目标、夯实了基础。

  宁海县委书记林坚表示,宁海将充分发挥区位、生态、产业等综合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一批大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效,为经济发展增添更强劲的动力。

  宁海以工业立县,制造业优势明显。作为工业大县,宁海在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进程中,必定大有可为。林坚说,通过打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组合拳,把宁海建设成为创新活力足、质量效益好、可持续水平高、综合竞争力强的绿色智能型制造业强县。

  对标“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宁海结合“3+3+×”产业体系,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围绕“产业平台提质行动”“动能培育提升行动”“创新驱动提效行动”“制度改革提速行动”四大任务,实现特色优势产业跨越式发展,打造成为“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战略支点,为全市产业集群建设起到“四梁八柱”的支撑作用。

  聚焦文体用品产业

  打造“世界级文体用品产业联盟”之都

  说起国内文体用品制造,宁海占据一席之地。

  作为工业经济的优势产业,去年,宁海文体用品60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84亿元,其中文教办公用品制造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58亿元,分别占全市四分之三、全省四分之一、全国六分之一。

  经过30年发展,宁海文体用品产业品种门类齐全、产业配套完善、销售体系完整,形成了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包装、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主导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有较高的占有率,如长尾票夹的年销售额10多亿元、产量居世界第一。卷笔刀、订书机等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削笔器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在75%以上。近年来,宁海相继荣获“中国文具产业基地”“国家商务部出口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全国文具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浙江省文具商标品牌基地”“宁波市精品文具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前4个月,宁海文具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4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3.8%,发展势头强劲。

  全市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动员大会,为宁波精准壮大发展先进制造业指明了方向。宁海作为宁波市发展文体用品产业的“主战场”,该如何迎风起舞、抢占风口,为宁波文体用品产业全球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贡献宁海力量?

  对此,宁海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念好“三”字经,让文体用品产业“燃”起来,力争到2020年全行业年产值达到230亿元,到2022年达到300亿元。

  念好“链”字经,让文体用品产业“强”起来。构筑政策链,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支撑。构筑产业链,构筑标准链,主导编制修订国家或行业标准34项。

  念好“潮”字经,让文体产业“靓”起来。通过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让传统文体用品产业实现“老树新芽”的增量变革,并在拥抱“平台+”“文创+”“互联网+”“智能+”的过程中焕发活力。

  念好“联”字经,让文体用品产业“聚”起来。依托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将配套中小企业纳入共同的供应链、标准和合作研发管理体系,形成合作精密、分工专业、价值共享的文体用品产业生态,推动宁海文体用品制造业从“小而多”走向“优而精”。大力推进位于宁海的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基础性平台建设,强化与北仑和宁波中心城区的“三区”产品联合开发和检测认证能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对检测和认证结果的认可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抱团出海”拓展海外市场。

  据介绍,宁海还将以文体用品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工作为重心,以“绿色+”“文创+”“科创+”“品牌+”“智能+”“龙头+”“营销+”“人才+”“平台+”9大工程为手段,发挥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地区产品质量标准的提升,加快文体用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步伐,推进文具文创融合,加快数字创意文具开发应用,将宁海打造成为“全国文体用品产研中心”和“国内外知名生产和服务基地”,成为人才集聚度高、标准制定能力强的“世界级文体用品产业联盟”之都。

  聚焦生物医药产业

  打造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在不久前举行的宁海国际投资洽谈会上,一批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项目签约。这些项目产业层次高、结构优,代表了宁海今后产业发展的方向。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宁海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经过5年的深耕布局,呈现总量不断扩大、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聚效应快速显现的良好态势。多个中试项目发展势头强劲,宁波紫园生物有限公司的红斑狼疮新药已取得国家许可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宁波海灵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3种创新药已获国家“十三五”创新药重大专项支持。临床前研究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施工,园区已落户团队项目40个。

  近年来,宁海在宁波市的大力支持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鼎力合作下,从无到有催生了生物医药产业,从有到优列入重点培育产业目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建设完善了一批从临床前到产业化的综合服务平台。下一步,宁海将进一步完善生物产业公共平台功能,提升生物产业园的产业承载力和吸引力,建设推进生物药物开发平台、药物制剂平台、药物研发平台、天然产物提取平台、实验动物等5大硬件研发平台,打造成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技术研发高地。重点开展新药设备、药物安全性评价、动物实验等创新化药和生物药物临床前服务,主动招引承接全市生物技术药物、生物疫苗、创新化药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支持发展外用基础材料、组织器官构建修复材料、诊断材料及试剂、生物基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产品,力争到2025年宁海生物产业园区经济规模突破百亿元。

  聚焦关键基础件产业

  打造高端精密模具生产研发基地

  关键基础件产业中的模具产业,是宁海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8年,规上企业(46家)实现工业产值37.3亿元,占全市的1/4。共有模具从业人员5万余人,模具专业制造厂家500余家,模具加工企业和模具车间1500多家,年产模具近4万套,模具行业总产值约105亿元,先后被授予“中国模具生产基地”“中国模具产业基地”称号。

  下一步,宁海将以国家(模具)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为契机,强化品牌效应,促进宁海模具产业集群提质升级;统筹整合宁海模具产业重大创新平台,引入制造研发设计云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宁波模具产业园为核心,以中国(宁海)模具城为支撑,联合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院所等,高水平打造八大创新服务中心,构建“311”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模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辐射带动宁海和宁波模具产业高端化转型发展;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引导企业重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实施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和前沿攻关项目,重点发展低压一体注塑模具、复杂精密多功能冲压模具等中高端模具,打造自主研发水平高、制造技术先进的高端精密模具生产研发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

  聚焦汽车制造产业

  打造高端特色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宁海的优势产业之一。2018年,规上企业(89家)实现产值101亿元。共有企业300余家,从业人员3万人,全行业实现产值约130亿元,已形成龙头产业集群以及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协作体系。先后被授予“中国(宁海)汽车橡胶部件产业基地”和“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等国字号荣誉称号。

  宁海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宁海将充分发挥汽车零部件的产业特色优势,以“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为发展导向,以“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为发展路径,依托智能汽车小镇平台,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核心,以吉利智能LED车灯、落料线及热成型、自动变速箱等项目为载体,打造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和培训于一体的新能源与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同时,还将加快建新产业园、高新汽配产业园区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

  聚焦节能环保产业

  打造环象山港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在节能环保产业细分领域,宁海主打产业是围绕象山港沿岸的LED手电筒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

  宁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移动照明生产基地,占据了全国70%的手电筒生产份额,共有手电筒生产企业约8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家,以生产LED手电筒为主。全行业实现工业产值超70亿元,全行业外向度(外贸依存度)在60%以上,产品远销美国、欧洲、中东、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依托象山港南岸的宁波市节能环保新型建材专业园,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以国华浙能发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和脱硫石膏为原料,生产水泥、新型墙材等产品,形成了“煤—电—粉煤灰—水泥(石膏板、新型墙材)”循环经济产业链,2018年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实现产值26亿元,占全市的40%。

  据介绍,宁海将通过技术数字化、感知智能化、质量高端化、绿色节能化,着力打造宁海智能照明灯具的自主品牌,形成完善的智能照明产业链和价值链,推进LED手电筒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建设完成LED手电筒产品质量公共测试中心。在产品检测、科技研发、标准制订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生产性服务,全力打造LED手电筒等绿色照明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进一步明确象山港南岸区块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主导产业、准入条件和实施举措,依托循环经济产业链,强化集中供热优势,打造以节能环保与新型建材为特色的集产业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新材料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以此形成环象山港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标签:文体用品产业;产业集群;宁波;生物医药产业;文体用品;聚焦
编辑:方涛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宁波  正文

宁海立足优势做强特色产业 抢抓机遇做大新兴产业
2019-06-14 07:41:31 来源: 宁波日报 孙吉晶 陈云松 蒋 攀

  当前,宁波已吹响了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号角,成立了南湾新区、前湾新区等五大指挥部,这为今后产业发展明确了目标、夯实了基础。

  宁海县委书记林坚表示,宁海将充分发挥区位、生态、产业等综合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一批大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效,为经济发展增添更强劲的动力。

  宁海以工业立县,制造业优势明显。作为工业大县,宁海在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进程中,必定大有可为。林坚说,通过打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组合拳,把宁海建设成为创新活力足、质量效益好、可持续水平高、综合竞争力强的绿色智能型制造业强县。

  对标“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宁海结合“3+3+×”产业体系,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围绕“产业平台提质行动”“动能培育提升行动”“创新驱动提效行动”“制度改革提速行动”四大任务,实现特色优势产业跨越式发展,打造成为“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战略支点,为全市产业集群建设起到“四梁八柱”的支撑作用。

  聚焦文体用品产业

  打造“世界级文体用品产业联盟”之都

  说起国内文体用品制造,宁海占据一席之地。

  作为工业经济的优势产业,去年,宁海文体用品60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84亿元,其中文教办公用品制造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58亿元,分别占全市四分之三、全省四分之一、全国六分之一。

  经过30年发展,宁海文体用品产业品种门类齐全、产业配套完善、销售体系完整,形成了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包装、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主导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有较高的占有率,如长尾票夹的年销售额10多亿元、产量居世界第一。卷笔刀、订书机等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削笔器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在75%以上。近年来,宁海相继荣获“中国文具产业基地”“国家商务部出口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全国文具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浙江省文具商标品牌基地”“宁波市精品文具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前4个月,宁海文具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4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3.8%,发展势头强劲。

  全市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动员大会,为宁波精准壮大发展先进制造业指明了方向。宁海作为宁波市发展文体用品产业的“主战场”,该如何迎风起舞、抢占风口,为宁波文体用品产业全球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贡献宁海力量?

  对此,宁海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念好“三”字经,让文体用品产业“燃”起来,力争到2020年全行业年产值达到230亿元,到2022年达到300亿元。

  念好“链”字经,让文体用品产业“强”起来。构筑政策链,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支撑。构筑产业链,构筑标准链,主导编制修订国家或行业标准34项。

  念好“潮”字经,让文体产业“靓”起来。通过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让传统文体用品产业实现“老树新芽”的增量变革,并在拥抱“平台+”“文创+”“互联网+”“智能+”的过程中焕发活力。

  念好“联”字经,让文体用品产业“聚”起来。依托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将配套中小企业纳入共同的供应链、标准和合作研发管理体系,形成合作精密、分工专业、价值共享的文体用品产业生态,推动宁海文体用品制造业从“小而多”走向“优而精”。大力推进位于宁海的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基础性平台建设,强化与北仑和宁波中心城区的“三区”产品联合开发和检测认证能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对检测和认证结果的认可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抱团出海”拓展海外市场。

  据介绍,宁海还将以文体用品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工作为重心,以“绿色+”“文创+”“科创+”“品牌+”“智能+”“龙头+”“营销+”“人才+”“平台+”9大工程为手段,发挥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地区产品质量标准的提升,加快文体用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步伐,推进文具文创融合,加快数字创意文具开发应用,将宁海打造成为“全国文体用品产研中心”和“国内外知名生产和服务基地”,成为人才集聚度高、标准制定能力强的“世界级文体用品产业联盟”之都。

  聚焦生物医药产业

  打造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在不久前举行的宁海国际投资洽谈会上,一批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项目签约。这些项目产业层次高、结构优,代表了宁海今后产业发展的方向。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宁海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经过5年的深耕布局,呈现总量不断扩大、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聚效应快速显现的良好态势。多个中试项目发展势头强劲,宁波紫园生物有限公司的红斑狼疮新药已取得国家许可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宁波海灵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3种创新药已获国家“十三五”创新药重大专项支持。临床前研究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施工,园区已落户团队项目40个。

  近年来,宁海在宁波市的大力支持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鼎力合作下,从无到有催生了生物医药产业,从有到优列入重点培育产业目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建设完善了一批从临床前到产业化的综合服务平台。下一步,宁海将进一步完善生物产业公共平台功能,提升生物产业园的产业承载力和吸引力,建设推进生物药物开发平台、药物制剂平台、药物研发平台、天然产物提取平台、实验动物等5大硬件研发平台,打造成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技术研发高地。重点开展新药设备、药物安全性评价、动物实验等创新化药和生物药物临床前服务,主动招引承接全市生物技术药物、生物疫苗、创新化药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支持发展外用基础材料、组织器官构建修复材料、诊断材料及试剂、生物基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产品,力争到2025年宁海生物产业园区经济规模突破百亿元。

  聚焦关键基础件产业

  打造高端精密模具生产研发基地

  关键基础件产业中的模具产业,是宁海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8年,规上企业(46家)实现工业产值37.3亿元,占全市的1/4。共有模具从业人员5万余人,模具专业制造厂家500余家,模具加工企业和模具车间1500多家,年产模具近4万套,模具行业总产值约105亿元,先后被授予“中国模具生产基地”“中国模具产业基地”称号。

  下一步,宁海将以国家(模具)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为契机,强化品牌效应,促进宁海模具产业集群提质升级;统筹整合宁海模具产业重大创新平台,引入制造研发设计云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宁波模具产业园为核心,以中国(宁海)模具城为支撑,联合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院所等,高水平打造八大创新服务中心,构建“311”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模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辐射带动宁海和宁波模具产业高端化转型发展;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引导企业重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实施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和前沿攻关项目,重点发展低压一体注塑模具、复杂精密多功能冲压模具等中高端模具,打造自主研发水平高、制造技术先进的高端精密模具生产研发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

  聚焦汽车制造产业

  打造高端特色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宁海的优势产业之一。2018年,规上企业(89家)实现产值101亿元。共有企业300余家,从业人员3万人,全行业实现产值约130亿元,已形成龙头产业集群以及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协作体系。先后被授予“中国(宁海)汽车橡胶部件产业基地”和“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等国字号荣誉称号。

  宁海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宁海将充分发挥汽车零部件的产业特色优势,以“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为发展导向,以“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为发展路径,依托智能汽车小镇平台,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核心,以吉利智能LED车灯、落料线及热成型、自动变速箱等项目为载体,打造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和培训于一体的新能源与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同时,还将加快建新产业园、高新汽配产业园区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

  聚焦节能环保产业

  打造环象山港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在节能环保产业细分领域,宁海主打产业是围绕象山港沿岸的LED手电筒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

  宁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移动照明生产基地,占据了全国70%的手电筒生产份额,共有手电筒生产企业约8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家,以生产LED手电筒为主。全行业实现工业产值超70亿元,全行业外向度(外贸依存度)在60%以上,产品远销美国、欧洲、中东、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依托象山港南岸的宁波市节能环保新型建材专业园,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以国华浙能发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和脱硫石膏为原料,生产水泥、新型墙材等产品,形成了“煤—电—粉煤灰—水泥(石膏板、新型墙材)”循环经济产业链,2018年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实现产值26亿元,占全市的40%。

  据介绍,宁海将通过技术数字化、感知智能化、质量高端化、绿色节能化,着力打造宁海智能照明灯具的自主品牌,形成完善的智能照明产业链和价值链,推进LED手电筒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建设完成LED手电筒产品质量公共测试中心。在产品检测、科技研发、标准制订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生产性服务,全力打造LED手电筒等绿色照明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进一步明确象山港南岸区块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主导产业、准入条件和实施举措,依托循环经济产业链,强化集中供热优势,打造以节能环保与新型建材为特色的集产业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新材料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以此形成环象山港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标签: 文体用品产业;产业集群;宁波;生物医药产业;文体用品;聚焦
编辑: 方涛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