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自尹(资料图)
3月9日,宁波市院士服务和咨询中心传来消息,闻悉甬籍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沈自尹辞世,宁波市委、市政府向亲属发去唁电,谨致哀悼。
宁波市委、市政府发去的唁电
沈自尹院士3月7日7时22分在华山医院逝世,其遗体告别仪式将于3月13日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银河厅举行。
沈自尹,这个名字或许你并不熟悉,但你大概喝过急支糖浆,听过“肾虚衰老”理论。这款药店必备中成药液和这套中医科学理论,均源自这位“中西医结合”开拓者。
因在中西医结合科研领域卓越成就,及为中国培养出第一个中西医结合博士,他被授予“上海医学发展终身成就奖”。
“沈院士常年坐诊,返乡次数不多,但每次接触,都能感受到他的儒雅谦和,以及对家乡的感念。2001年9月,为了院士公园塑像和《甬籍院士风采录》撰文需求,沈院士特意给科协写信,寄来了照片和采访稿。”市科协秘书长施英说。
上海—宁波——上海
沈自尹,1928年3月22日出生于上海,祖籍镇海。父母均是教育工作者,他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抗日战争初期,跟随家人从上海迁回镇海家乡。
蛟川中学毕业后,沈自尹与几位同学碾转至宁海,在位于南郊跃龙山的鄞县县立联合中学(现宁波二中)继续求学。抗日战争胜利后,随校前往宁波,直至高中毕业考入上海医学院(后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
1952年,沈自尹进入上海华山医院工作。三年之后,在国家“西医学习中医”的倡导下,这位西医出身的青年被安排到中医名家姜春华门下学习。
谈及最初“拜师”学中医,多年后沈老依旧印象深刻。当日,西医普遍存在轻视、歧视中医的不良倾向。 医院领导对他说,没有深入研究,却要否定,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派他学习中医,就要发扬中医的精华。
“走上中西医结合之路并非自觉,但一旦自觉了,就抓住不放,进行长期的积累。”沈老说。而勤奋、坚定品质的养成,多少与早年在家乡宁波求学、生活的经历有关。
西医毕业,转投中医
所幸,姜春华先生是一位开明而认真的导师,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这段拜师学艺的过程,让他感悟到,中医学虽不属于艺术范畴,却具有艺术的特征。所谓医者意也,这“意”并非随心所欲,而是指构思,如同画家和作曲家创作前一样。“构思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治疗效果的好坏。中医诊治疾病的水平参差不一,就在‘构思’的水平。”
拜师学医,能将老师的心得与治病作风学到手,且不拘泥于一方一药,就是习得了老师的构思方法。
跟随姜春华系统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及参与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沈自尹亲历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辩证医治原则的应用,以及先生“西为中用”不落窠臼的治疗手法。
1959年2月,沈自尹与恩师姜春华一同获得了由卫生部颁发的“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金质奖章。
博采众长,半个多世纪探索“中西医结合”
正是深得辩证论治的要领和“构思”要义,沈自尹在之后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中取得了前人未有的突破,被尊为“西医学中医”的典范,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开拓者。
1969年,他加入赴四川山区医药探索队,遇到涪陵山区百日咳流行。山区缺西药,且仅有的氯霉素也只对病情早期有效。事态紧急,沈自尹结合西医的抗菌与中医扶正、镇咳及祛痰,拟定了中草药处方,并带领探索队队员用大锅煮汤,发药。一两个星期后,患儿病情得到显著控制,有效遏制了百日咳的蔓延。
如今常见的用来治疗急性气管炎症的中成药急支糖浆,最初的发明者就是沈自尹。
沈自尹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制高点上。 由他提出的“辩病与辩证灵活”结合的学术观点,不仅改变了中、西医简单叠加的局面,更弥补了中、西医对疾病认知与治疗的局限性。
在这种观点的指引下,沈自尹以肾阳虚证为切入点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研究。
民间“补肾益寿”之说由来已久,明代命门学说则把“肾”视为生命之门那般重要。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沈自尹,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肾”的本质,发现肾病变时的机体变化,以及补肾方药的作用机理,开创了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的先河。
他的研究从理论上系统阐明中医“肾”的科学内涵,为中医现代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科研结果得到国内外多家研究单位的沿用。
同时,身为医生的他,心里时刻装着病人,耄耋之年仍坚持门诊,且只按普通门诊挂号费标准收费。
此外,沈院士十分重视科普。在他看来,科普,第一是科学,第二才是普及,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举例将确实的科学内容传播给大众。
在研究课题和医药探索实践中,他写了很多论文和相关科普,以宣传“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六腑以通为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等中西医结合理论,推动了中西医结合的科普宣传。
20世纪80年代后期,沈老及其研究团队提出“衰老是生理性肾虚”的理论,将研究重心转移到“肾虚衰老”上来。更表达了做“入海采珠、献珠于民的采珠人”的意愿,将科研成果与心得体会结合,撰写多本养生科普读物,“把符合中医又符合现代科学认识的找出来,认为非常可靠的部分,再向老百姓进行介绍”。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甬籍院士风采录》、《沈自尹学术评传》、华山交享悦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