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大气十条”正式实施。
历经5年,累计投入124.5亿元,宁波全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变得如何?
一组数据,或许能告诉你真实的答案——
全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21微克(2013年为54微克/立方米),下降38.9%;
全市环境空气优良率87.7%,较2013年提高12.4个百分点(2013年为75.3%);
灰霾日较2013年减少113天(2013年为138天),6项污染物浓度限值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这组数据,来自今天下午的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通报会上,由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发布的“宁波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大气污染防治有关情况”。
这意味着,宁波市提前两年迈入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更多的蓝天白云正在成为这座城市的底色。
这五年
宁波为环境空气质量这样努力着
“十二五”期间,全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26.84%和38.27%,超额完成了“十二五”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截至2018年——
全市完成3家火电企业17台6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和14家地方热电企业41台热电锅炉的超低排放改造;
拆除11台热电锅炉,淘汰4200余台燃煤小锅炉和123台煤气发生炉,建成1083平方公里的禁燃区,宁波市基本完成燃煤污染治理,各类燃煤设施进入稳定达标阶段。
完成734家石化、化工等工业企业的VOCs治理工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全市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200家、“低散乱”和“散乱污”企业(作坊)1.1万余家,完成19个重点区块(行业)整治工作;
全市涉气的环境违法处罚金额2625.25万元,同比增加50%。
机动车船污治理
这些举措进一步落实
随着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推广力度的加大,城市的绿色交通体系正在构建。期间,老旧车辆的淘汰更新不曾停止。
截至2018年——
全市累计淘汰黄标车、老旧车超过20万辆,市区公交车清洁能源和和新能源车4574辆,占比73.5%;
推广新能源车2.5万辆,安装充电桩4935个,全面供应国六汽柴油;
全市投运400台电力驱动龙门吊,建成高、低压岸电121座,年均船舶接岸电超过3500艘次,成为全国使用岸电频率较高的港口;
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为28.1%,集装箱海铁联运量60万标箱,同比增长50%,增幅居全国首位。
至2020年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通报会上,确认至2020年,宁波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至2030年,力争全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25微克/立方米,为此,这座城市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全市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7亿立方米、完成镇海电厂4台共86万千瓦燃煤机组关停和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工作、完成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任务;
基本完成“低散乱污”企业(作坊)清理整顿、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00家以上、新增小微企业园30家以上;
完成300个重点项目、450家企业VOCs治理和15个重点园区的治理,大气污染物均执行特别排放限值;
中心城区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并于2019年7月1日起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
城市主干路机械化清扫率持续保持100%,绿色矿山建成率和废弃矿山治理率达到100%,建立并巩固露天焚烧的监管和处置机制。
此外,今年,全市乡镇(街道)全面建成环境空气监测站点。
新闻多一点
与省内其他城市不同,宁波的环境空气治理面临诸多的问题和考验——
宁波市PM2.5年均浓度受本地源贡献约62%,受外来源贡献为38%。随着工业污染治理的加速、城市的建设发展,以及机动车保有量和港口的发展增长,PM2.5各类来源的组分已发生变化,扬尘和机动车船的污染贡献逐年提高;
宁波市PM2.5污染呈现北部最高,由北向南依次递减的特征,且总体呈现冬春高,夏季低的状况;
数据表明,PM2.5年均浓度在30-35微克/立方米时,可实现年均下降2%左右,这意味着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幅度也越来越小,且敏感存在波动甚至是反弹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