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走出平原水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美了农村“脸蛋” 厚了农家“口袋” 富了农民“脑袋”
2019-08-15 07:45:38
来源: 嘉兴日报 朱灵洁

  林木叠翠,溪流清澈;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乡间村野,物阜民丰……如今,走进桐乡的农村,目之所及,甚为舒心。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欣喜地说,2019年是乡村振兴的扎实推进之年、逐梦追跑之年、奋发有为之年。今年,桐乡因地制宜推进乡村产业提质、生态提标、生活提档,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落细落实,高质量打造平原水乡特色乡村振兴样板。

  画卷铺展,泼墨上色,一幅乡村“大写意”的精彩巨作徐徐呈现……

  环境整治

  美了农村“脸蛋”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之一。围绕“百花地面·风雅桐乡”主题,近年来,桐乡拉高标杆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清洁之风吹遍菊乡,便民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格局,正在桐乡持续扩张。

  这几天,“水乡寻梦研学路”在乌镇镇陈庄村的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忙着对该片区域的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在一砖一瓦的堆砌下正散发出浓浓江南味道。可以预见,在不久之后,这条以“游学、艺术、乡野、非遗”为主题设计建设的美丽乡村精品路线将进一步塑美农村生态新底色。

  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桐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仗。今年初以来,桐乡围绕“四美四提升两配套”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对农村农房、厕所、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展开整体治理,实现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现在环境越来越美,大家也越来越自觉爱护环境,垃圾分类在农村也成了一种习惯。”濮院镇新联村村干部陆燕萍说,以前谈到“垃圾分类”,村民说得最多的是“住在新村点里已经很好了,可乡下就是乡下的样子,怎么可能会把垃圾分开”,而现在,村民都变成了自认为不可能的样子,“如今自家要是来客人了,我们都会嘱咐客人们要分类投放垃圾”。

  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我市已完成“三个清零”288个,农村环境全域秀美“四个整治”2946个,整体进度96%,整治完成村134个。接下来,我市还将继续大力推进整治河塘道路脏现象、房屋院落乱现象、田园景观差现象、农村人居环境其它问题“四个整治”,让农民生活方式绿起来,让农村生态美起来,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产业培育

  厚了农家“口袋”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发展有势头,农民致富才有奔头。梧桐街道桃园村已然尝到甜头。

  每逢花季,桃园村的槜李里园里游人如织。今年3月,在短短10天不到的槜李花开花期,该村日均游客量突破1万人次。作为市郊的村庄,近年来,桃园村凭借槜李产业优势和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形成“槜李+文化+旅游”为主导的产业框架。转眼又到了槜李上市的时节,继“赏花经济”后,桃园村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果子经济”。

  “村子美了,槜李熟了,现在的桃园村比以前更火了,我们不用出去打工,在自己村里就能赚到钱。”桃园村村民李应芳说。如今桃园村的槜李种植面积已达1700亩,年产25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63.25%。

  在桐乡,产业振兴,折射在一颗果子里,也在一粒米中延续。

  今年1月,拥有机械化水平高、种植理念先进的粮食种植大户(合作社)与面积小、分布散的小农户和种植稻米质量差的一般农户抱团合作,覆盖了石门镇颜井桥村、陆家庄村、春丽桥村、崇安村、安全村、东池村、羔羊村、郜墩村、二大埭村9个村,联合成立了桐乡市石门湾粮油农机发展有限公司,实现万亩水稻生产抱团发展。石门镇春丽桥村党总支书记张卫兴介绍,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中期筹备阶段,投产后预计每年的创收能翻一番。

  更值一提的是,今年4月,桐乡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在石门镇正式挂牌成立,目前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超11亿元。此外,我市在扶持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方面,已经出台了杭白菊和蚕桑的全产业链实施意见,桐乡农业正在探索协调发展的征程中展示出喜人的前景。

  文化引领

  富了农民“脑袋”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有漂亮的乡村风光,还要有生生不息的乡土文化,更要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近年来,桐乡通过深挖文化底蕴,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机制,着力提升现代乡风文明水平。

  农村文化礼堂是风雅桐乡为村民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300多平方米的戏台和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如此配置让崇福镇店街塘村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享受了文化福利。每天傍晚时分,文化广场上三五成群的村民就开始忙活起来了,有跳舞的、唱歌的、健身的,一派乡村文明新风尚。而每年新春佳节,村里还会采取由企业或私人赞助的方式,邀请专业的戏曲班子来到文化礼堂表演,更是给村民带来节日里的精神大餐。

  5月9日下午,乌镇镇西浜村文化礼堂里热闹非凡,“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启动仪式。原来,为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阵地作用,我市制定了《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实施方案》,计划通过开展健康素养基层大巡讲等活动,提升市民健康素养水平,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全覆盖。

  除了送文化、送健康,在桐乡,文化礼堂更是成为了一根社会治理的精神纽带,让村民打开心结,和气地交流共处。就在前几天,开发区(高桥街道)越丰村文化礼堂内开展了一场“百姓议事会”,商议的正是村里第二届“三治最美家庭”评选标准。越丰村村民老沈介绍说,这些年,他们在文化礼堂里商量过不少这样大大小小的事情,老百姓的话语权多了,邻里间的纠纷少了,大家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共识。

  在家门口的伯鸿书香驿站,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在公共的的农村文化礼堂,欣赏各种文艺表演……通过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桐乡渐渐打通了农村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截至2018年,桐乡已经建成151家文化礼堂,今年,桐乡还将高标准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5家,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

标签:桐乡;乡村;朱灵洁;农村文化;礼堂
编辑:白璐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嘉兴  正文

桐乡走出平原水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美了农村“脸蛋” 厚了农家“口袋” 富了农民“脑袋”
2019-08-15 07:45:38 来源: 嘉兴日报 朱灵洁

  林木叠翠,溪流清澈;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乡间村野,物阜民丰……如今,走进桐乡的农村,目之所及,甚为舒心。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欣喜地说,2019年是乡村振兴的扎实推进之年、逐梦追跑之年、奋发有为之年。今年,桐乡因地制宜推进乡村产业提质、生态提标、生活提档,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落细落实,高质量打造平原水乡特色乡村振兴样板。

  画卷铺展,泼墨上色,一幅乡村“大写意”的精彩巨作徐徐呈现……

  环境整治

  美了农村“脸蛋”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之一。围绕“百花地面·风雅桐乡”主题,近年来,桐乡拉高标杆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清洁之风吹遍菊乡,便民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格局,正在桐乡持续扩张。

  这几天,“水乡寻梦研学路”在乌镇镇陈庄村的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忙着对该片区域的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在一砖一瓦的堆砌下正散发出浓浓江南味道。可以预见,在不久之后,这条以“游学、艺术、乡野、非遗”为主题设计建设的美丽乡村精品路线将进一步塑美农村生态新底色。

  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桐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仗。今年初以来,桐乡围绕“四美四提升两配套”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对农村农房、厕所、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展开整体治理,实现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现在环境越来越美,大家也越来越自觉爱护环境,垃圾分类在农村也成了一种习惯。”濮院镇新联村村干部陆燕萍说,以前谈到“垃圾分类”,村民说得最多的是“住在新村点里已经很好了,可乡下就是乡下的样子,怎么可能会把垃圾分开”,而现在,村民都变成了自认为不可能的样子,“如今自家要是来客人了,我们都会嘱咐客人们要分类投放垃圾”。

  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我市已完成“三个清零”288个,农村环境全域秀美“四个整治”2946个,整体进度96%,整治完成村134个。接下来,我市还将继续大力推进整治河塘道路脏现象、房屋院落乱现象、田园景观差现象、农村人居环境其它问题“四个整治”,让农民生活方式绿起来,让农村生态美起来,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产业培育

  厚了农家“口袋”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发展有势头,农民致富才有奔头。梧桐街道桃园村已然尝到甜头。

  每逢花季,桃园村的槜李里园里游人如织。今年3月,在短短10天不到的槜李花开花期,该村日均游客量突破1万人次。作为市郊的村庄,近年来,桃园村凭借槜李产业优势和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形成“槜李+文化+旅游”为主导的产业框架。转眼又到了槜李上市的时节,继“赏花经济”后,桃园村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果子经济”。

  “村子美了,槜李熟了,现在的桃园村比以前更火了,我们不用出去打工,在自己村里就能赚到钱。”桃园村村民李应芳说。如今桃园村的槜李种植面积已达1700亩,年产25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63.25%。

  在桐乡,产业振兴,折射在一颗果子里,也在一粒米中延续。

  今年1月,拥有机械化水平高、种植理念先进的粮食种植大户(合作社)与面积小、分布散的小农户和种植稻米质量差的一般农户抱团合作,覆盖了石门镇颜井桥村、陆家庄村、春丽桥村、崇安村、安全村、东池村、羔羊村、郜墩村、二大埭村9个村,联合成立了桐乡市石门湾粮油农机发展有限公司,实现万亩水稻生产抱团发展。石门镇春丽桥村党总支书记张卫兴介绍,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中期筹备阶段,投产后预计每年的创收能翻一番。

  更值一提的是,今年4月,桐乡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在石门镇正式挂牌成立,目前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超11亿元。此外,我市在扶持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方面,已经出台了杭白菊和蚕桑的全产业链实施意见,桐乡农业正在探索协调发展的征程中展示出喜人的前景。

  文化引领

  富了农民“脑袋”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有漂亮的乡村风光,还要有生生不息的乡土文化,更要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近年来,桐乡通过深挖文化底蕴,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机制,着力提升现代乡风文明水平。

  农村文化礼堂是风雅桐乡为村民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300多平方米的戏台和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如此配置让崇福镇店街塘村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享受了文化福利。每天傍晚时分,文化广场上三五成群的村民就开始忙活起来了,有跳舞的、唱歌的、健身的,一派乡村文明新风尚。而每年新春佳节,村里还会采取由企业或私人赞助的方式,邀请专业的戏曲班子来到文化礼堂表演,更是给村民带来节日里的精神大餐。

  5月9日下午,乌镇镇西浜村文化礼堂里热闹非凡,“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启动仪式。原来,为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阵地作用,我市制定了《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实施方案》,计划通过开展健康素养基层大巡讲等活动,提升市民健康素养水平,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全覆盖。

  除了送文化、送健康,在桐乡,文化礼堂更是成为了一根社会治理的精神纽带,让村民打开心结,和气地交流共处。就在前几天,开发区(高桥街道)越丰村文化礼堂内开展了一场“百姓议事会”,商议的正是村里第二届“三治最美家庭”评选标准。越丰村村民老沈介绍说,这些年,他们在文化礼堂里商量过不少这样大大小小的事情,老百姓的话语权多了,邻里间的纠纷少了,大家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共识。

  在家门口的伯鸿书香驿站,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在公共的的农村文化礼堂,欣赏各种文艺表演……通过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桐乡渐渐打通了农村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截至2018年,桐乡已经建成151家文化礼堂,今年,桐乡还将高标准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5家,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

标签: 桐乡;乡村;朱灵洁;农村文化;礼堂
编辑: 白璐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