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基础在交通。一条条农村公路,缩短了城与乡的距离,破解的是贫与富的壁垒。如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这些沟通城乡的“毛细血管”?去年以来,我市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涌现出不少亮点,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市得到推广。
“建管养运”各有亮点
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沿着海宁大道一路向南,行驶到翁金线,再往东走不到3公里,放眼望去,一排排错落有致、青砖黛瓦的农家小楼显得优美别致,这里便是美丽乡村梁家墩。
因为好风景,这个小村庄已经声名远播、游人如织。“原来的路很不好,都是泥路,涨潮时水都漫到膝盖,很不方便。是柏油马路通到每家每户以后才发生了这些改变。”村里人说。而随着农村公路越建越好,“四好农村路”还给当地百姓带去了人气、财气,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办土菜馆、开民宿,在“家门口”做生意的村民越来越多。“以前村里主要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现在路好了,年轻人又都回来创业了。”村里的老人们笑逐颜开。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农村公路,管护是重点,更是难点。如何破解?海宁的做法颇具新意。在海宁市农村公路斜桥养管站,晴雨记录表、公路养护质量示意图、机具使用情况统计表等整整齐齐张贴在墙上,一目了然。而这样的公路养管站,在海宁的12个镇(街道)均已设立。
养管站虽小,发挥的作用可不小。据工作人员介绍,海宁市农村公路采用“以政府为主导、交通为主力、乡镇为主体”的“四化八统一”统管统养体制,包括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养护规范化、设施标准化以及统一管理模式、统一站房设备、统一人员配备、统一养护内容、统一养护标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信息系统、统一台账资料。公路管养模式新、体制顺,让海宁的农村公路“驻颜有术”。
农村公路建好了、管好了,如何运营好?在海宁新庄公交站站台前,一辆辆公交车将乘客载向四面八方。路线怎么走?乘客说了算!海宁创新推行微公交,定点不定线、电话预约、门到门等创新实践,让百姓尽享出行便捷。不仅是微公交,守时公交、定制公交、智慧公交等一系列创新做法,都让农村路“活力四射”。
“五联五更”打造嘉兴样板
嘉兴农村公路发展起步较早,一直是全省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之地,农村公路密度居全省首位,农村公路联网程度全省最高。而随着《嘉兴市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发布,嘉兴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无疑将更进一步。
记者了解到,《方案》将以“五联五更”为具体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
何为“五联五更”?市交通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五联”即联城、联乡、联村、联景、联心。“五更”指的是更通畅,改扩建通镇(街道)、景区等公路105公里,改造提升757公里,打通跨区域农村公路“断头路”,提升“瓶颈路”,全市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25%以上;更安全,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40公里,改造桥梁202座,安保设施全部完善,路产路权有效保护,安全事故明显下降;更舒适,实施路面维修1030公里,明显提升路况水平,农村公路中等及以上好路率达92%以上,城乡公交一体化全面提升;更美丽,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1100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与美丽乡村、特色经济、乡村旅游、历史人文、体育健身、健康养身等深度融合,建成“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网络;更富民,对农村经济带动作用全面增强,乡村游、农家乐、特色产业加速壮大,“农村交通+”新业态模式蓬勃发展,有效助推农民增收致富,打造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畅途。
他介绍说,到2020年,力争全市镇(街道)达到“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标准,各县(市、区)均达到“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标准,打造“四好农村路”建设嘉兴样板,完成“五联五更”目标,建设水平实现全国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