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嘉兴  正文

农业、农民、农村齐头并进 嘉兴嘉善农业走出创新路
2018-08-13 08:16:57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骆颖叶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诗人的笔下总是有着最理想的世外田园,然而事实上,上千年来,农民始终摆脱不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这样的情况如何改变?十九大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让人看到了希望;而在嘉善,这种希望正茁壮成长,一曲乡村振兴的“嘉善组歌”正在奏响。

  水稻,在长江中下游有着悠久的栽种历史,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嘉善看到水稻,并不是件稀罕事,但是在嘉善干窑长丰村的一片农田里,水稻呈现绿色、黄色、深紫色等多种颜色,在澄澈的天空下,被映照得愈发鲜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连日来,不少闻讯赶来的城里人,拿出手机、相机甚至是无人机一阵“拍拍拍”。

  据悉,这是浙江嘉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五彩稻田”,通过对五种不同颜色和品种的水稻进行混合种植,种出了一片不一样的水稻田。

  在嘉佑,这种“不一样”的农业还有很多。无土栽培、生长在高架上的草莓,长在树上的石斛,长在室内的西瓜……不仅植物“不一样”,种植的方式也很“不一样”。监控室里,嘉佑农业旗下文化旅游公司副总经理赵飞用手指在平板上轻轻一点,大棚内的风机随即转动起来,内遮阴缓缓展开。“带电的所有设备都能控制,想开哪台就开哪台,想开哪里就开哪里。”赵飞说,即使人在外出差,也可以通过平板或手机APP远程遥控大棚里的设备自动工作。

  田园共同体除了生产模式的机械化、规模化、自动化,还要思考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农业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模式创新。“建设田园共同体,我们要做新时代的好农友。”嘉佑农业执行总经理章伟权表示。

  嘉善农民的生活也在悄然改变。

  49岁的郁光军种了一辈子地,但从去年加入嘉佑农业开始,他每天早上8点,穿着嘉佑农业的工作鞋服,骑上电动车到家附近的农田里上班,中午去公司食堂吃饭,下午5点半下班。“因为都用上了自动化,效率高、速度快,我一个人可以管一大片呢。”郁光军兴奋地告诉记者。

  工作强度减轻了,生活也更稳定了。过去,作为种粮大户的他,一年的收入在八九万元,而去年,他将土地流转给嘉佑农业,每亩有1000元的收入,再加上每月工资6000多元,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新农业、新农民,带来了新农村。小河潺潺,绿荫蔽日,色彩浓烈的果蔬在阳光下一点点成熟,这是嘉善干窑的当季风景。

  新农村里,不仅自然风光美丽,人文风景更加动人。在雨花斋,几位50多岁的阿姨一早便赶来做义工,洗菜、摘菜、炒菜,到了中午,30多位上了年纪的老人纷纷赶来,大家坐着聊天,共进三菜一汤的午餐。据介绍,雨花斋供应的午餐全部免费,而且食材大多为自己种植,保证品质。“我们每天中午来这里,吃顿饭,见见老朋友,聊聊天很开心的。”一位阿姨告诉记者。

  “农业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空间,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就要走一条人无我有的道路,因此嘉佑提出打造美丽乡村田园共同体,实现‘精农业、静生活、慢旅游’。”嘉佑农业董事长吴忠泉表示。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创新新农村建设、重塑中国乡村带来了无限想象,而如今,一条农业创新之路,正颠覆传统农业,在嘉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


标签: 嘉善;田园;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农民;水稻;共同体
编辑: 贾晓雯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