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年2月15日除夕
地点:桐乡市濮院镇新星村
人物:陆萍一家
年,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是记录岁月的标识,还是映射人们生活状况的镜子。
除夕当天上午9时,记者就在濮院镇集贸市场见到了陆萍的爸爸陆建忠,“过年最重年夜饭!我们家前几天就开始张罗了,今天特意再来买点新鲜的食材。”一到菜场,陆建忠习惯性地坐到了门口馄饨店的小桌边,点了一碗鲜肉大馄饨,开始盘点今天要买的菜:河虾、螃蟹、蹄髈、鳕鱼、蘑菇……
除夕的菜场格外热闹,到处人头攒动,蔬菜摊、肉摊、水产区都挤满了购买和问价的人,大家都大包小包地拎着刚刚买好的食材,为晚上的团圆饭做充足准备,摊主们也清一色准备了红色的包装袋,很好地映衬了节日的气氛。
“老陆你也来买菜啊!”“你家都准备做些什么菜啊?”“新年里要来我家坐坐哦。”……陆建忠在菜场里遇到了很多老熟人,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满是为家人准备年夜饭的喜悦。不一会儿,他也大包小包收获满满:“走,回家做饭喽!”
来到新星村翠竹苑小区陆建忠家门口,大红灯笼和大大的“福”字非常显眼,陆萍和爷爷奶奶正坐在客厅,一边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宝宝,一边聊着天。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以前下地干农活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爷爷奶奶安享天伦之乐,笑得合不拢嘴。“今年的年夜饭我们家多了一个人呢,可得多准备点菜,哈哈。”孩子的诞生让这个家庭又多了许多欢声笑语,年前村里还为村上四世同堂的家庭都拍摄了全家福,陆萍指着放置在电视机上方的全家福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公公婆婆也来一起吃年夜饭,一家九口团圆,大家格外开心。正说着,陆建忠又出门了,原来是去崇福接亲家去了。陆建忠从年轻时就在濮院的羊毛衫市场上打拼,开了家门市部,女儿的宝宝出生后,他将更多时间花在了照顾家人上。
除夕夜的脚步越来越近。厨房里,主妇们在忙碌着准备饭菜。可以说,每一位中国人关于除夕夜的记忆,往往就是从大年三十晚上那一桌丰盛的菜肴蔓延开来的。陆萍回忆起小时候的年夜饭,她说记忆中最清晰的味道是母亲做的蛋饺、炸的春卷和父亲做的糖醋排骨,每次年夜饭的时候父亲总会说:过年就要红红火火。母亲立马接上一句:团团圆圆。每每读到幸福,想起的也总是每年一家人围坐在年夜饭桌时的场景,让人心里跟饭菜一样温热环绕。
傍晚,温暖的灯光下,全家人围坐在一张圆桌边,桌上是热气腾腾的饭菜,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开始享用,满是温暖幸福。“我们也没做什么特别的菜,这些都是孩子们平时最爱吃的。年夜饭吃的就是开心、顺心、快乐!”陆建忠笑着说,并举起酒杯,“我们也干个杯,祝全家人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记者手记】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人们记忆中最浓的年味,往往就是关于一家人在一起时的味道。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可以说是每一个人心中对家最高的情感表达,也是一年中最温暖、最柔情的一个仪式,一顿年夜饭让一家人吃出了团圆、吃出了喜悦,也吃出了幸福感。
每年除夕,我的表哥表姐们无论工作再忙,这一天也大多会从北京、杭州等地赶回桐乡。全家近20个人,围坐在饭桌前,聊起一年的所见所闻,这种感觉让人特别安心、特别愉悦。今年借着“新春走基层”栏目的开设,我有幸跟着濮院镇新星村同是“90后”的陆萍体验了他们过除夕的方式。虽然和自己家有些不同,但团圆的温暖是相似的。他们的热情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微小但确切的幸福”。
富和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我了解到,早在2006年,陆建忠一家就搬到了濮院新星村翠竹苑小区,这个小区当时不仅寄托着80户农民乔迁新居的梦想,也肩负着探索农村宅基地安置新路径的光荣使命——把村民生活区和生产区分开建设,村民除了每年有固定的租金收入外,生活环境也有较大改善。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翠竹苑的环境依旧整洁美观,与城市小区不相上下,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停放着小汽车。可以说在这里,我还看到了强村富民的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