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8时半,永康人的朋友圈里开始流传一条信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阿婆,出现在了永康市区千虹路157号的麦饼店,记不起回家的路,也记不起自己姓名,家住哪里,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她找到家人。
发出这条朋友圈求助的,是永康日行一善公益协会。协会救援队队长朱振兴说,早上8时许,他接到了一名会员的电话,说自己去买早饭的时候,在麦饼店门口看到了这个老阿婆,看她神情恍惚,总是在转来转去,就上前询问,发现老阿婆找不到家了。
全城转发,为老阿婆找家
老阿婆说不清楚自己的情况,只说自己是芝英镇上英村人,但上英村离她出现的麦饼店有15公里,一个老人家不太可能从那么远的地方走过来。据麦饼店的摊主说,这位老阿婆是清晨5时许出现在店门口的,她一直在店门口走来走去两三个小时了。
日行一善公益协会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马上开始通过网络,为老阿婆寻找家人。他们给老阿婆拍了照片,发布到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并附上了协会成员的手机号码。在问出老阿婆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后,又把子女的名字附在了微信朋友圈评论里(虽然老阿婆还是不记得子女的姓)。之后,他们联系了110指挥中心,把老阿婆送到了附近的派出所。
“日行一善”的芝英片区联络员胡英霞在看到这条消息后,赶紧转发到了自己的几个微信群里。不久后,有个名叫王玉霜的热心人联系胡英霞说,这个老阿婆她见过,长期在永康城里生活,老阿婆的女儿与她姐姐家住得不远。
王玉霜主动提出,由她来通知老阿婆的女儿。她先打电话给自己的姐姐,让姐姐去跟老阿婆的家里人说一声,又骑车2.5公里路到老阿婆的女儿家,告知这个消息。
10时12分,“日行一善”公益协会的成员们在朋友圈里发出了最新评论“老人已经送回家了,谢谢!”
老阿婆不是第一次走丢了
老阿婆的女婿吴先生来接老阿婆回家。来到麦饼店,他发现,那里离他家步行仅需5分钟。
吴先生说,丈母娘姓应,今年86岁了,人有时候会比较糊涂,走出门就回不了家。他们就想了个办法,在丈母娘的老年证上贴了个条,写上手机号码。有一次,丈母娘走不回来,被过路人看到,根据号码打了电话给他。可是,后来丈母娘嫌脖子上挂个牌不好看,又觉得太麻烦,就不肯了。昨天清晨5时左右,应阿婆从家里出去,一直没回来,家里人还在担心呢,幸好她遇上了一群热心人。
关于怎样避免丈母娘再次走丢的问题,吴先生也很苦恼。在他看来,挂个牌子是最简单的,但老人不肯配合,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在搜救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很多情况。有些老人戒备心强,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资料,也有老人反感身上带着写有自己信息的卡片,觉得丢脸。”日行一善公益协会会长郦文斌说。对此,他们想出来的办法是,给老年痴呆症患者提供一个定位器。
定位器体积小、定位精准、待机时间长、携带方便,家属只要在手机上下载App软件,就可随时看到老人活动轨迹与具体位置。除了家属,永康失智救助指挥中心也能通过软件看到老人的踪迹。这些定位器发放出去以后,已有十几例佩戴定位器的老人走丢,按显示位置寻找,均在1小时内寻回。
“平安永康,预防走失”在行动
郦文斌的父亲也是一名老年痴呆症患者,他也经历过父亲走失的彻夜寻找。所以,救援队每次遇到老人走失的求助时,郦文斌都感同身受。
早在2016年,日行一善公益协会就启动了“平安永康,预防走失”项目,成立永康失智救助指挥中心,并获得了永康市政府5万元公益创投资金的支持。
具体的做法是,把永康全市划分为一个个片区,招募志愿者担任片区联络员,集中培训,每次遇到有老人走失,就由片区长把消息分发出去,帮助寻人。同时,对于有意愿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免费发放定位器。
几年过去,定位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能够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对老人展开实时定位跟踪,室外定位精度可达5米,最多可连10个家人手机端,此外还有高清双向通话、一键求救等功能。甚至不需要救援队出手,家属自己就能把老人寻回。
今年5月,家住城区的董女士发现85岁的母亲不见了,一开始心里很慌,后来想起定位器,打开手机看到老人的位置,立马赶过去把人找到了,全程不到半小时。
希望更多易走失人员用上定位器
郦文斌说,据保守推算,在永康有3500多名老年痴呆症患者,并不断产生新的患者。近年来,永康当地的微信朋友圈已经多次被寻找老年痴呆症失踪人员刷屏,当地的公安、民间救援队等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行一善公益协会计划在一年内,给3000名左右易走失人员配备定位器,除了老年痴呆症患者,还有智力残疾人等,覆盖整个永康。
目前,项目正在通过团省委发起设立的“亲青筹”平台筹款,也有一些永康企业爱心捐助。他们还在对永康需要定位服务的易走失人群进行摸底。如果资金能够顺利筹集到位的话,他们将尽快把定位器发放下去,并给家属做好使用培训,希望走失事件能因此大幅度减少。
昨天上午8时半,永康人的朋友圈里开始流传一条信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阿婆,出现在了永康市区千虹路157号的麦饼店,记不起回家的路,也记不起自己姓名,家住哪里,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她找到家人。
发出这条朋友圈求助的,是永康日行一善公益协会。协会救援队队长朱振兴说,早上8时许,他接到了一名会员的电话,说自己去买早饭的时候,在麦饼店门口看到了这个老阿婆,看她神情恍惚,总是在转来转去,就上前询问,发现老阿婆找不到家了。
全城转发,为老阿婆找家
老阿婆说不清楚自己的情况,只说自己是芝英镇上英村人,但上英村离她出现的麦饼店有15公里,一个老人家不太可能从那么远的地方走过来。据麦饼店的摊主说,这位老阿婆是清晨5时许出现在店门口的,她一直在店门口走来走去两三个小时了。
日行一善公益协会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马上开始通过网络,为老阿婆寻找家人。他们给老阿婆拍了照片,发布到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并附上了协会成员的手机号码。在问出老阿婆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后,又把子女的名字附在了微信朋友圈评论里(虽然老阿婆还是不记得子女的姓)。之后,他们联系了110指挥中心,把老阿婆送到了附近的派出所。
“日行一善”的芝英片区联络员胡英霞在看到这条消息后,赶紧转发到了自己的几个微信群里。不久后,有个名叫王玉霜的热心人联系胡英霞说,这个老阿婆她见过,长期在永康城里生活,老阿婆的女儿与她姐姐家住得不远。
王玉霜主动提出,由她来通知老阿婆的女儿。她先打电话给自己的姐姐,让姐姐去跟老阿婆的家里人说一声,又骑车2.5公里路到老阿婆的女儿家,告知这个消息。
10时12分,“日行一善”公益协会的成员们在朋友圈里发出了最新评论“老人已经送回家了,谢谢!”
老阿婆不是第一次走丢了
老阿婆的女婿吴先生来接老阿婆回家。来到麦饼店,他发现,那里离他家步行仅需5分钟。
吴先生说,丈母娘姓应,今年86岁了,人有时候会比较糊涂,走出门就回不了家。他们就想了个办法,在丈母娘的老年证上贴了个条,写上手机号码。有一次,丈母娘走不回来,被过路人看到,根据号码打了电话给他。可是,后来丈母娘嫌脖子上挂个牌不好看,又觉得太麻烦,就不肯了。昨天清晨5时左右,应阿婆从家里出去,一直没回来,家里人还在担心呢,幸好她遇上了一群热心人。
关于怎样避免丈母娘再次走丢的问题,吴先生也很苦恼。在他看来,挂个牌子是最简单的,但老人不肯配合,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在搜救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很多情况。有些老人戒备心强,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资料,也有老人反感身上带着写有自己信息的卡片,觉得丢脸。”日行一善公益协会会长郦文斌说。对此,他们想出来的办法是,给老年痴呆症患者提供一个定位器。
定位器体积小、定位精准、待机时间长、携带方便,家属只要在手机上下载App软件,就可随时看到老人活动轨迹与具体位置。除了家属,永康失智救助指挥中心也能通过软件看到老人的踪迹。这些定位器发放出去以后,已有十几例佩戴定位器的老人走丢,按显示位置寻找,均在1小时内寻回。
“平安永康,预防走失”在行动
郦文斌的父亲也是一名老年痴呆症患者,他也经历过父亲走失的彻夜寻找。所以,救援队每次遇到老人走失的求助时,郦文斌都感同身受。
早在2016年,日行一善公益协会就启动了“平安永康,预防走失”项目,成立永康失智救助指挥中心,并获得了永康市政府5万元公益创投资金的支持。
具体的做法是,把永康全市划分为一个个片区,招募志愿者担任片区联络员,集中培训,每次遇到有老人走失,就由片区长把消息分发出去,帮助寻人。同时,对于有意愿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免费发放定位器。
几年过去,定位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能够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对老人展开实时定位跟踪,室外定位精度可达5米,最多可连10个家人手机端,此外还有高清双向通话、一键求救等功能。甚至不需要救援队出手,家属自己就能把老人寻回。
今年5月,家住城区的董女士发现85岁的母亲不见了,一开始心里很慌,后来想起定位器,打开手机看到老人的位置,立马赶过去把人找到了,全程不到半小时。
希望更多易走失人员用上定位器
郦文斌说,据保守推算,在永康有3500多名老年痴呆症患者,并不断产生新的患者。近年来,永康当地的微信朋友圈已经多次被寻找老年痴呆症失踪人员刷屏,当地的公安、民间救援队等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行一善公益协会计划在一年内,给3000名左右易走失人员配备定位器,除了老年痴呆症患者,还有智力残疾人等,覆盖整个永康。
目前,项目正在通过团省委发起设立的“亲青筹”平台筹款,也有一些永康企业爱心捐助。他们还在对永康需要定位服务的易走失人群进行摸底。如果资金能够顺利筹集到位的话,他们将尽快把定位器发放下去,并给家属做好使用培训,希望走失事件能因此大幅度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