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酷热难耐,装修之类的体力活一般都暂缓了。但平阳县鳌江镇厚垟村居家照料中心的提升工程,却于上周火热启动。“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助餐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各种方案我们讨论了很久,厚垟这个社会化供餐新试点能否借助互联网+的理念,成为可以复制推广的新模式,是我们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村居都特别期待的,必须尽快运作起来。”位于平阳鳌江的“温州妈咪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来春告诉记者。
作为互联网外卖品牌“妈妈的饭”创始人,吴来春最大的愿望,就是建一个网上平台,打造以老人助餐为根本的农村智慧养老服务生态体系,让每位老人都能吃上热呼呼的饭菜,享受平台提供的各类贴心服务。
一次创新试点 1200位老人共吃一道热饭菜
农村留守老人吃饭难,是一道共性问题。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下大力气,建设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老年食堂,发展社会化养老机构,倡导传统家庭养老等等。但到目前为止,各地还在寻找这道难题的普遍适用解法。
据平阳县民政局副局长池建新介绍,平阳县现有60周岁以上老人16.8万,老年化率达18.9%,居全市各县(市、区)前位。在基本完成各地居家养老中心等硬件设施建设之后,去年,该县出台《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以解决高龄、孤寡、独居、空巢老人吃饭难为重点,兼顾其他老人,向各镇街推荐了6种老年人助餐服务模式,包括:自营或依托社会第三方力量共建老年食堂;镇(乡)建设中心厨房,对周边社区(村)开展配送餐服务;社区(村)建设助餐服务点;社会餐饮企业送餐上门;发展邻里助餐点;开展互联网+助餐服务等。
“去年11月第一次试点,我们镇22个村选择了第四种模式:社会餐饮企业送餐上门。”平阳县鳌江镇社会事务管理局局长兼老龄办主任周功博介绍。很多人不知道,美团、饿了么等网上点餐平台大多只能为个人提供点餐服务,提供集体供餐的企业需要有更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目前平阳仅有两家餐饮企业有集体供餐配送资质。一家是位于萧江镇的温州市绿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另一家就是位于鳌江的“妈咪家”餐饮。
吴来春的网上外卖品牌,缘于他的爱钻牛角尖。2015年的某一天,吴来春花了1个半小时连点5份外卖,却难以下口,他觉得这些食物温度差、菜品不好、塑料包装不健康,但网上评价却都很好。矛盾就是商机,80后的他习惯了用互联网思维去解决问题,当时,他正在经营一家创意餐厅,就组建了一个500多人的顾客粉丝群,把“做一份有着妈妈般暖心的外卖”的提议发到群里,与顾客互动。通过社群操作的手法,这碗“妈妈的饭”大概价位、可回收碗筷湿巾的选用等问题,都由网友一起商定。“妈妈的饭”由此以招募合伙人众筹的方式,成为全国第一家回收型网上外卖品牌,只接受一周的预订,不做现时点餐。这种菜品新鲜、绿色环保的外卖在当地一炮而红。
专业的餐饮管理、严格的食材选用、广泛的调查研究、互联网的思维,这些优势,正是“妈咪家”被鳌江镇和平阳县民政部门推荐做农村老人助餐服务的原因。前期,吴来春团队花了三个月时间走访3000多位老人,做了一份详细的市场调查。去年10月起,“妈咪家”开始为昆阳5个村、鳌江22个村提供送餐服务,没多久,又接手了“绿谷”餐饮公司中途退出后的萧江15个村。平阳县大规模农村养老社会化助餐服务试点,就此落在“妈咪家”。
“妈咪家”投入200多万元,扩大中央厨房生产空间,买来适合乡村行走的送餐车,并与顺丰物流合作,将送餐触角伸得更远。采用健康食谱,将热乎乎的饭菜送到40多个乡村,高峰期有1200多位老人同食这碗“妈妈的饭”。
一个网络平台 打造农村助老服务生态体系
这次试点持续了4个月。“农历年底前,我们向民政部门申请暂停送餐,镇里财政吃不消,一些村集体也承受不了。”周功博告诉记者,采用社会化送餐后,一般是老人承担一两元,乡镇和民政部门承担大部分,剩余由村集体兜底。三个月试点,鳌江镇和平阳县民政部门共同出资达44万元,财政压力太大。采访时,鳌江镇岭根村村委会主任黄益道表达了同样的忧愁:“企业送餐老人方便,也是给村‘两委’解决难题。可是我们村比较穷,只能暂停,但大家还是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解决老人吃饭问题。”
吴来春也有自己的烦恼。他们精心准备的清淡饮食,不是每位老人都喜欢,有的人宁愿要咸鱼配饭,还有的老人中餐留一半晚上吃。一些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对这种基础性的套餐又感觉不满意,而腿脚不便的老人依靠党员或村干部送饭上门,也不是长久之计。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化运作的方向是没错的,但继续探索应该还会有更好的模式。”从事多年民政工作的周功博特别希望将在厚垟村进行的新的社会化运作试点,不仅解决老人助餐问题,还能把以前要解决的和未来要解决的问题,都能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建设,预留端口。以避免以往政府单一行动有可能造成的重复救助或者救助空白。他打了一个比方,就好比孩子的成长需要很多玩具,你不可能一口气都买齐了堆在那儿,但你可以买个大盒子,将玩具一点点添置进去。
在试点暂停的这段时间,吴来春根据各方对为老服务的基本需求,谋划着借助互联网打造“三个中心一个平台”,即数字指挥中心、食材配送中心、居家照料中心和智慧为老“方便吧”平台。他希望以网格化形式,用互联网思维、物联网的应用,打造全国首个数字智能应用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产业集群,这个产业集群未来面对的是平阳16.8万老人和388个居家养老中心。
以正在装修的厚垟村为首的新试点,首批将对10家居家照料中心进行改造提升,配备全视频监控,打造阳光厨房,确保餐饮设施达到现代食品卫生条件,同时增加日常生活品等便捷有偿经营,在当地招募合伙人“村姑”共同经营,产生的部分利润用来填充本村困难老人的衣、食、住、行,以此形成长效机制。而食材配送中心除了为388个居家养老中心提供净菜上门服务,吴来春还希望它是一个精准扶贫的平台,向村集体及低龄、贫困老人定向收购农产品,再以净菜的方式向全社会供应。
“方便吧”智慧平台是一个专属为老智慧点单服务平台,以助餐为基础,其他为老服务逐步融入,初步设定为12大板块,几乎涵盖了老人日常的所有需要乃至情感需求。以家政服务为例,平台上明码标注洗衣、给老人洗澡、剪指甲的价码,既让老人明白消费,更是为了发动子女力量,方便他们线上远程点单和实时监管自家老人的生活。
在吴来春看来,这个“三中心一平台”助老服务体系特别重要的部分是“村姑”的角色到位,她要负责配餐“收货”、为特殊老人送餐上门,直接提供家政服务或组织当地留守劳动力提供互助服务等等。吴来春说,任何网上为老平台的建设,都必须有实实在在的线下固定场所做支撑,才有可能为连手机都没有的老人们真正提供贴心服务,形成网上线下互动的长效养老机制。
盛夏时节,酷热难耐,装修之类的体力活一般都暂缓了。但平阳县鳌江镇厚垟村居家照料中心的提升工程,却于上周火热启动。“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助餐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各种方案我们讨论了很久,厚垟这个社会化供餐新试点能否借助互联网+的理念,成为可以复制推广的新模式,是我们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村居都特别期待的,必须尽快运作起来。”位于平阳鳌江的“温州妈咪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来春告诉记者。
作为互联网外卖品牌“妈妈的饭”创始人,吴来春最大的愿望,就是建一个网上平台,打造以老人助餐为根本的农村智慧养老服务生态体系,让每位老人都能吃上热呼呼的饭菜,享受平台提供的各类贴心服务。
一次创新试点 1200位老人共吃一道热饭菜
农村留守老人吃饭难,是一道共性问题。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下大力气,建设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老年食堂,发展社会化养老机构,倡导传统家庭养老等等。但到目前为止,各地还在寻找这道难题的普遍适用解法。
据平阳县民政局副局长池建新介绍,平阳县现有60周岁以上老人16.8万,老年化率达18.9%,居全市各县(市、区)前位。在基本完成各地居家养老中心等硬件设施建设之后,去年,该县出台《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以解决高龄、孤寡、独居、空巢老人吃饭难为重点,兼顾其他老人,向各镇街推荐了6种老年人助餐服务模式,包括:自营或依托社会第三方力量共建老年食堂;镇(乡)建设中心厨房,对周边社区(村)开展配送餐服务;社区(村)建设助餐服务点;社会餐饮企业送餐上门;发展邻里助餐点;开展互联网+助餐服务等。
“去年11月第一次试点,我们镇22个村选择了第四种模式:社会餐饮企业送餐上门。”平阳县鳌江镇社会事务管理局局长兼老龄办主任周功博介绍。很多人不知道,美团、饿了么等网上点餐平台大多只能为个人提供点餐服务,提供集体供餐的企业需要有更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目前平阳仅有两家餐饮企业有集体供餐配送资质。一家是位于萧江镇的温州市绿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另一家就是位于鳌江的“妈咪家”餐饮。
吴来春的网上外卖品牌,缘于他的爱钻牛角尖。2015年的某一天,吴来春花了1个半小时连点5份外卖,却难以下口,他觉得这些食物温度差、菜品不好、塑料包装不健康,但网上评价却都很好。矛盾就是商机,80后的他习惯了用互联网思维去解决问题,当时,他正在经营一家创意餐厅,就组建了一个500多人的顾客粉丝群,把“做一份有着妈妈般暖心的外卖”的提议发到群里,与顾客互动。通过社群操作的手法,这碗“妈妈的饭”大概价位、可回收碗筷湿巾的选用等问题,都由网友一起商定。“妈妈的饭”由此以招募合伙人众筹的方式,成为全国第一家回收型网上外卖品牌,只接受一周的预订,不做现时点餐。这种菜品新鲜、绿色环保的外卖在当地一炮而红。
专业的餐饮管理、严格的食材选用、广泛的调查研究、互联网的思维,这些优势,正是“妈咪家”被鳌江镇和平阳县民政部门推荐做农村老人助餐服务的原因。前期,吴来春团队花了三个月时间走访3000多位老人,做了一份详细的市场调查。去年10月起,“妈咪家”开始为昆阳5个村、鳌江22个村提供送餐服务,没多久,又接手了“绿谷”餐饮公司中途退出后的萧江15个村。平阳县大规模农村养老社会化助餐服务试点,就此落在“妈咪家”。
“妈咪家”投入200多万元,扩大中央厨房生产空间,买来适合乡村行走的送餐车,并与顺丰物流合作,将送餐触角伸得更远。采用健康食谱,将热乎乎的饭菜送到40多个乡村,高峰期有1200多位老人同食这碗“妈妈的饭”。
一个网络平台 打造农村助老服务生态体系
这次试点持续了4个月。“农历年底前,我们向民政部门申请暂停送餐,镇里财政吃不消,一些村集体也承受不了。”周功博告诉记者,采用社会化送餐后,一般是老人承担一两元,乡镇和民政部门承担大部分,剩余由村集体兜底。三个月试点,鳌江镇和平阳县民政部门共同出资达44万元,财政压力太大。采访时,鳌江镇岭根村村委会主任黄益道表达了同样的忧愁:“企业送餐老人方便,也是给村‘两委’解决难题。可是我们村比较穷,只能暂停,但大家还是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解决老人吃饭问题。”
吴来春也有自己的烦恼。他们精心准备的清淡饮食,不是每位老人都喜欢,有的人宁愿要咸鱼配饭,还有的老人中餐留一半晚上吃。一些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对这种基础性的套餐又感觉不满意,而腿脚不便的老人依靠党员或村干部送饭上门,也不是长久之计。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化运作的方向是没错的,但继续探索应该还会有更好的模式。”从事多年民政工作的周功博特别希望将在厚垟村进行的新的社会化运作试点,不仅解决老人助餐问题,还能把以前要解决的和未来要解决的问题,都能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建设,预留端口。以避免以往政府单一行动有可能造成的重复救助或者救助空白。他打了一个比方,就好比孩子的成长需要很多玩具,你不可能一口气都买齐了堆在那儿,但你可以买个大盒子,将玩具一点点添置进去。
在试点暂停的这段时间,吴来春根据各方对为老服务的基本需求,谋划着借助互联网打造“三个中心一个平台”,即数字指挥中心、食材配送中心、居家照料中心和智慧为老“方便吧”平台。他希望以网格化形式,用互联网思维、物联网的应用,打造全国首个数字智能应用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产业集群,这个产业集群未来面对的是平阳16.8万老人和388个居家养老中心。
以正在装修的厚垟村为首的新试点,首批将对10家居家照料中心进行改造提升,配备全视频监控,打造阳光厨房,确保餐饮设施达到现代食品卫生条件,同时增加日常生活品等便捷有偿经营,在当地招募合伙人“村姑”共同经营,产生的部分利润用来填充本村困难老人的衣、食、住、行,以此形成长效机制。而食材配送中心除了为388个居家养老中心提供净菜上门服务,吴来春还希望它是一个精准扶贫的平台,向村集体及低龄、贫困老人定向收购农产品,再以净菜的方式向全社会供应。
“方便吧”智慧平台是一个专属为老智慧点单服务平台,以助餐为基础,其他为老服务逐步融入,初步设定为12大板块,几乎涵盖了老人日常的所有需要乃至情感需求。以家政服务为例,平台上明码标注洗衣、给老人洗澡、剪指甲的价码,既让老人明白消费,更是为了发动子女力量,方便他们线上远程点单和实时监管自家老人的生活。
在吴来春看来,这个“三中心一平台”助老服务体系特别重要的部分是“村姑”的角色到位,她要负责配餐“收货”、为特殊老人送餐上门,直接提供家政服务或组织当地留守劳动力提供互助服务等等。吴来春说,任何网上为老平台的建设,都必须有实实在在的线下固定场所做支撑,才有可能为连手机都没有的老人们真正提供贴心服务,形成网上线下互动的长效养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