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量扩张型向规范管理质量型转变
“残疾人之家”为金华市残疾人打造温馨家园
2019-06-19 09:45:12
来源: 金华日报 记者 章馨予

  看看书、上上课、做做手工……以后,21岁的小时(化名)将在麦地“残疾人之家”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学习娱乐天地。由于患有先天性唐氏综合征,小时成长至今的每一天无不令家人担忧,由“残疾人之家”承担日间照料、助残培训、就业帮扶等服务后,小时的父母终于能安心工作了。

  爱心之家汇聚八方力量

  6月18日早上8点半,小时在父母陪同下来到婺城区城东街道桃园社区新开业的麦地“残疾人之家”,在金华九悦医院医护人员帮助下,进行刷脸签到和身体检查后入园。

  自一年前从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小时便一直待在家里,许久未见这么多小伙伴的他显得特别高兴。像小时一样,此次入托麦地“残疾人之家”的还有14名年纪在18至60岁就业年龄段的智力、精神或其他类别的重度残疾人。

  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因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障碍,多数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生活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供养或社会救助,是残疾人中最困难的就业群体,需要特别关心和扶持。

  社会融入是首先急需解决的问题。前期调查走访中,麦地负责人陈威涛发现,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毕业后根本没有出路,20岁出头的年纪就被养在家里,长此以往性格也慢慢变得内向甚至自闭。无论是日常起居还是生活开支,这些家庭也因此需要担负更多压力。

  如何才能让这群人从社会资源的消耗者变成服务者?麦地“残疾人之家”与浙江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和番茄田艺术培训中心进行对接并达成合作意向,为在这里托管的残疾人开设环保、手工技能、美术等培训课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和社会融入能力。

  当然,解决就业是最终目的。这方面,麦地将指导残疾人们做些简单的手工串珠活。当天,金华默香食品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舒孜峰和在市区经营有一家餐厅的金华市天使助学服务队队长戴燕飞也来到现场发放简介,承诺将根据残疾人的身体情况提供适量就业岗位。

  在陈威涛看来,“残疾人之家”只是志愿服务的一个载体,他们在做的,更大程度是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壮大残疾人事业队伍。的确,小小的“爱心之家”汇聚了“八方力量”,考虑到医疗服务保障是必不可缺的环节,麦地与金华九悦医院对接建立爱心帮扶长效机制;为满足残疾人日常精神需求,新华书店和金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为“残疾人之家”捐赠了图书;“浙师大社工专业研究生实践基地”在此挂牌,将由专业社工为这里的残疾人进行个案评估、开展小组活动......

  庇护照料转向辅助就业

  麦地“残疾人之家”由金华市麦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一手创办,从2014年在市民政局登记注册成立至今,这个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机构在助残服务、培养心智障碍残障人士等方面已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以前的项目虽然也有成效,但项目与项目间是间隔的而且会中断。”陈威涛认为,相比之下,“残疾人之家”这种持续性运营模式能起到的作用更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残疾人之家”是公益性为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的机构,此项建设工作被列入浙江省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起初,这项工作主要由地方政府或社区牵头在做。”婺城区残联党组成员汪庆平说,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家发现,这一运营模式在人员管理力量上存在较大弱势,出于相关方面考虑,政府开始鼓励满足条件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不以营利为目的前提下兴办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

  实际上,“残疾人之家”最早被称为“残障人爱心家园”,后因全省考虑名称规范而统一改称。从2010年我市出台《金华市残障人爱心家园计划实施方案》到2018年的《金华市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金华的残疾人“爱心家园”也逐渐从“庇护照料型”向“辅助性就业型”过渡,从追求数量型向规范管理质量型转变。截至去年,全市已建有残疾人庇护照料机构117家,庇护服务对象2000余人。

  “严格来说,这117家机构不能都称之为‘残疾人之家’,因为当中规范化系统化运营的很少,今年我们也在根据‘残疾人之家’星级评定办法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完成率达30%。”市残联教育就业部部长江州震说,规范化的“残疾人之家”要求有“八有”,即有合法主体、统一标牌标识、稳定服务对象、适宜服务场所、配套设施设备、完善服务功能、专业管理团队和健全管理制度。就目前来看,麦地对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管理团队在助残服务培训等方面经验较为成熟,就业帮扶也更具全面性,机构还连通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管理系统,将日常运行、财务管理、人员控制等进行规范化的信息化管理,有望打造成全市“残疾人之家”的标杆。

  因地制宜

  做好转型升级

  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至2020年,全省人口1万人以上的乡镇(街道)须建有1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庇护性照料)机构。根据省里要求,我市今年要完成110家规范化残疾人庇护机构建设,照料1800名残疾人,但由于市里“残疾人之家”建设补助政策许多县(市、区)没有执行到位,建设数量不达标,质量也普遍较低。

  无可避免地,我市“残疾人之家”建设工作开展至今,正面临一些制约和瓶颈。目前就模式而言,多数只是以指导残疾人做些简单的手工饰品、产品包装等来料加工活为主,形式较为单一。此外,创办人管理水平偏低,社会链接资源较为稀缺等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金华市残障人爱心家园计划实施方案》规定,符合标准的机构由市财政给予5万元至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但附加条件为市级的需运营一年以上、区级的需半年以上。“这就意味着‘残疾人之家’成立之初必须想办法通过自身造血来支撑运营需求。”陈威涛坦言,这对于经济基础和效益来源薄弱的社会组织来说有一定难度。确实,“残疾人之家”不能一味依赖政府补助。为充分利用附近的求是学校、上浮桥小学、世纪星幼儿园等资源,陈威涛也在探索对接学校通过义卖残疾人手工制品、跳蚤市场等方式,在助残之余为自身造血。

  “考虑到自身造血、管理经验等问题,其实发展企业工疗车间是‘残疾人之家’建设的最理想化模式。”汪庆平说,“企业工疗车间”是指由企业牵头吸纳残疾人,通过发放工资缴纳社保帮扶在车间就业的残疾人,自身则通过退税政策盈利。不过,也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充分挖掘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以融合养老院(医院)开展残疾人庇护照料或发展民非来料加工的方式建设“残疾人之家”。

  据了解,在满足“八有”基础上,我市“残疾人之家”也可根据服务能力和品质申请一至五星的评定,残联将根据评定结果制定相应的资金补助和扶持政策。我市还在拟定政策计划将入托的残疾人社保由政府补助,为他们提供更多有力保障。


标签:残疾人之家;麦地;残疾人;服务;庇护;助残;照料;金华市;爱心之家;就业帮扶
编辑:江小来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金华  正文
从数量扩张型向规范管理质量型转变
“残疾人之家”为金华市残疾人打造温馨家园
2019-06-19 09:45:12 来源: 金华日报 记者 章馨予

  看看书、上上课、做做手工……以后,21岁的小时(化名)将在麦地“残疾人之家”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学习娱乐天地。由于患有先天性唐氏综合征,小时成长至今的每一天无不令家人担忧,由“残疾人之家”承担日间照料、助残培训、就业帮扶等服务后,小时的父母终于能安心工作了。

  爱心之家汇聚八方力量

  6月18日早上8点半,小时在父母陪同下来到婺城区城东街道桃园社区新开业的麦地“残疾人之家”,在金华九悦医院医护人员帮助下,进行刷脸签到和身体检查后入园。

  自一年前从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小时便一直待在家里,许久未见这么多小伙伴的他显得特别高兴。像小时一样,此次入托麦地“残疾人之家”的还有14名年纪在18至60岁就业年龄段的智力、精神或其他类别的重度残疾人。

  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因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障碍,多数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生活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供养或社会救助,是残疾人中最困难的就业群体,需要特别关心和扶持。

  社会融入是首先急需解决的问题。前期调查走访中,麦地负责人陈威涛发现,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毕业后根本没有出路,20岁出头的年纪就被养在家里,长此以往性格也慢慢变得内向甚至自闭。无论是日常起居还是生活开支,这些家庭也因此需要担负更多压力。

  如何才能让这群人从社会资源的消耗者变成服务者?麦地“残疾人之家”与浙江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和番茄田艺术培训中心进行对接并达成合作意向,为在这里托管的残疾人开设环保、手工技能、美术等培训课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和社会融入能力。

  当然,解决就业是最终目的。这方面,麦地将指导残疾人们做些简单的手工串珠活。当天,金华默香食品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舒孜峰和在市区经营有一家餐厅的金华市天使助学服务队队长戴燕飞也来到现场发放简介,承诺将根据残疾人的身体情况提供适量就业岗位。

  在陈威涛看来,“残疾人之家”只是志愿服务的一个载体,他们在做的,更大程度是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壮大残疾人事业队伍。的确,小小的“爱心之家”汇聚了“八方力量”,考虑到医疗服务保障是必不可缺的环节,麦地与金华九悦医院对接建立爱心帮扶长效机制;为满足残疾人日常精神需求,新华书店和金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为“残疾人之家”捐赠了图书;“浙师大社工专业研究生实践基地”在此挂牌,将由专业社工为这里的残疾人进行个案评估、开展小组活动......

  庇护照料转向辅助就业

  麦地“残疾人之家”由金华市麦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一手创办,从2014年在市民政局登记注册成立至今,这个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机构在助残服务、培养心智障碍残障人士等方面已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以前的项目虽然也有成效,但项目与项目间是间隔的而且会中断。”陈威涛认为,相比之下,“残疾人之家”这种持续性运营模式能起到的作用更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残疾人之家”是公益性为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的机构,此项建设工作被列入浙江省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起初,这项工作主要由地方政府或社区牵头在做。”婺城区残联党组成员汪庆平说,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家发现,这一运营模式在人员管理力量上存在较大弱势,出于相关方面考虑,政府开始鼓励满足条件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不以营利为目的前提下兴办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

  实际上,“残疾人之家”最早被称为“残障人爱心家园”,后因全省考虑名称规范而统一改称。从2010年我市出台《金华市残障人爱心家园计划实施方案》到2018年的《金华市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金华的残疾人“爱心家园”也逐渐从“庇护照料型”向“辅助性就业型”过渡,从追求数量型向规范管理质量型转变。截至去年,全市已建有残疾人庇护照料机构117家,庇护服务对象2000余人。

  “严格来说,这117家机构不能都称之为‘残疾人之家’,因为当中规范化系统化运营的很少,今年我们也在根据‘残疾人之家’星级评定办法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完成率达30%。”市残联教育就业部部长江州震说,规范化的“残疾人之家”要求有“八有”,即有合法主体、统一标牌标识、稳定服务对象、适宜服务场所、配套设施设备、完善服务功能、专业管理团队和健全管理制度。就目前来看,麦地对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管理团队在助残服务培训等方面经验较为成熟,就业帮扶也更具全面性,机构还连通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管理系统,将日常运行、财务管理、人员控制等进行规范化的信息化管理,有望打造成全市“残疾人之家”的标杆。

  因地制宜

  做好转型升级

  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至2020年,全省人口1万人以上的乡镇(街道)须建有1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庇护性照料)机构。根据省里要求,我市今年要完成110家规范化残疾人庇护机构建设,照料1800名残疾人,但由于市里“残疾人之家”建设补助政策许多县(市、区)没有执行到位,建设数量不达标,质量也普遍较低。

  无可避免地,我市“残疾人之家”建设工作开展至今,正面临一些制约和瓶颈。目前就模式而言,多数只是以指导残疾人做些简单的手工饰品、产品包装等来料加工活为主,形式较为单一。此外,创办人管理水平偏低,社会链接资源较为稀缺等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金华市残障人爱心家园计划实施方案》规定,符合标准的机构由市财政给予5万元至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但附加条件为市级的需运营一年以上、区级的需半年以上。“这就意味着‘残疾人之家’成立之初必须想办法通过自身造血来支撑运营需求。”陈威涛坦言,这对于经济基础和效益来源薄弱的社会组织来说有一定难度。确实,“残疾人之家”不能一味依赖政府补助。为充分利用附近的求是学校、上浮桥小学、世纪星幼儿园等资源,陈威涛也在探索对接学校通过义卖残疾人手工制品、跳蚤市场等方式,在助残之余为自身造血。

  “考虑到自身造血、管理经验等问题,其实发展企业工疗车间是‘残疾人之家’建设的最理想化模式。”汪庆平说,“企业工疗车间”是指由企业牵头吸纳残疾人,通过发放工资缴纳社保帮扶在车间就业的残疾人,自身则通过退税政策盈利。不过,也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充分挖掘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以融合养老院(医院)开展残疾人庇护照料或发展民非来料加工的方式建设“残疾人之家”。

  据了解,在满足“八有”基础上,我市“残疾人之家”也可根据服务能力和品质申请一至五星的评定,残联将根据评定结果制定相应的资金补助和扶持政策。我市还在拟定政策计划将入托的残疾人社保由政府补助,为他们提供更多有力保障。


标签: 残疾人之家;麦地;残疾人;服务;庇护;助残;照料;金华市;爱心之家;就业帮扶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