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周末,武义璟园古民居博物馆里,经常会有年轻人聚在这里,在徐老师的带领下,学习陶艺。揉泥、拉胚……几个小时要完成多道工序,看似枯燥乏味的活动,却让一群年轻人着迷。
如果没有见到徐老师本人,光想想肯定让人误以为是个中年或老年人。事实上,大家嘴里的徐老师名叫徐君琳,是一个85后。
迷上会呼吸的茶壶
故事,还得从很多年前说起。因为家庭原因,徐君琳自小与陶瓷有一定接触,埋下日后相知的“情根”。
后来,家乡的凉茶壶进入徐君琳的视野。这种壶,用本地陶土烧制而成,制作工艺更加原始,有着绝妙的透气性,徐君琳将其称为“会呼吸的茶壶”。柴烧的凉茶壶粗犷,没有纯粹的色泽、光滑的表面,甚至不太干净,总之和我们常见的那种规范化的美,不太一样,也没有其他陶瓷美观,却经久不衰,深受老百姓欢迎,祖祖辈辈传承了很多年。在徐君琳眼里,这世代相传的凉茶壶,有着一种别样的美,既让人抓狂,又让人着迷。
徐君琳专门建了一个柴窑用于烧制这种家乡的凉茶壶,用柴窑烧制出来的凉茶壶浑身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如城角那棵巨大的老樟树,以长者之姿,指点着匠人回归到最朴素的状态。
为有更深入的了解,徐君琳曾前往陶瓷研究所学习,愈加深入了解后,他明白凉茶壶不仅仅是作为盛水的器皿,更在于它作为一个载体,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深切情义与童年时代的点点滴滴。“现代人终日奔波于快节奏生活,很难静下心望望家乡的风景,品品家乡的茶,看看家乡的凉茶壶。”在徐君琳眼里,那饱含岁月沧桑的凉茶壶,壶色黑中泛白,壶体饱满圆润,壶嘴中汩汩淌出的清水,恍惚间仿佛能带人回到多年前某一个宁静的夏日午后。“这样的茶壶,叫人如何不爱它?”
泥巴玩成艺术
徐君琳身上有一种“沉浸”的特质,在充满各种诱惑的现代生活中,还能静下心来好好地研究老祖宗的手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柴烧都被认为是一种既费时又费力的落后烧陶方式,柴烧的茶器具也曾一度被弃之墙隅。大多数人表示对粗犷的柴烧,欣赏不来。可在徐君琳看来,传统柴烧的陶器并不意味着过时和守旧,恰恰是历经千年留下来的工艺和经验,才是创新最好的土壤。多年来,他一直在不断地突破和创新。
为此,徐君琳去过很多地方,江苏宜兴的紫砂壶、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还有丽水龙泉的青瓷,发现他们的瓷器都有强烈的地方特点和文化。“通过借鉴他们一些好的工艺,把我们武义本土一直保留着传统柴烧的黑陶做得更加精美。”徐君琳以紫砂壶大师顾景舟为偶像,从凉茶壶的精细度、美观度、光泽度等方面入手,在不改变其本质的前提下,不断精进。
烧窑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因为柴窑是以燃烧木材提供热能,加柴的速度和方式、薪柴的种类、气候的状况、空气的进流量这些因素哪怕一点点变化,都会影响窑内作品的色泽变化。通过不同的升温曲线的变化尝试,徐君琳试验着各种烧成效果。一窑一窑地坚持烧下去,终于摸索出了自己满意的烧成效果,不管是精细度还是美观度都提升很多,做出了能够被高端市场、专业人士认可的优秀作品。
“随着技巧的熟练,若是在形上没有突破,那么烧制就会毫无乐趣。”徐君琳的作品全部为纯手工制作,在他眼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这点也展现在了他的作品上。器物所呈现的面貌,是性格和修养使然。在凉茶壶的形上,徐君琳也进行了探索,赋予更多个性标签。以前的茶壶是用来储水的,容量大为好,经徐君琳的手,茶壶不再只是民用品,小而精致又有巧思设计的小茶壶成了很多人收藏的艺术品。
让传承成为时尚
这两年,柴烧慢慢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藏家开始慢慢认识柴烧,收藏市场也关注起这门古老的手艺。
徐君琳的作品保留凉茶壶的本质,用其特有的淳朴之美,征服挑剔的顾客,收入有了保障,而他仍是没有太多商业的心,继续埋头造物,在技艺的提升外寻找新的突破。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不去认真传承与保护,老祖宗的手艺极可能有失传的风险。必须尽己所能,将老祖宗的手艺保留下来。他时常会去宜兴、景德镇等地考察学习,并将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融入自己的制作过程中。或许是因为家乡的凉茶壶身上散发着原始的迷人味道,才让人如此渴望留住它的原貌。
到现在徐君琳依然觉得,自己对陶瓷的阐释,还差一点,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填补。好在他愈沉浸其中,愈对个中乐趣食髓知味,愈知晓这个选择必须坚持到底。
徐君琳说,工匠不仅要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还要挖掘培养带动更多的人来传承我们的技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传统文化回归人们的生活,让更多的人来喜欢陶器,了解陶文化。作为武义婺园黑陶文化园的负责人,这些年,徐君琳致力于推广陶文化。他在武义实验小学旁建立陶馆,让孩子们感受陶器的魅力,在本地职业学校开设陶艺课程,培养年轻人学习陶艺的兴趣。还在武义璟园古民居博物馆开了一家小店,这是他的小天地,是他与许许多多陶器爱好者的小据点。他的店里,有音乐、茶叶、油画、文学与陶器,弥漫一派宜人之色。
“传统工艺如果没有加进新的元素,年轻人就不会关注。”说起初衷,徐君琳颇为感慨。“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是习得旧日的智慧,让旧识在今天发光。只期盼,不要把智慧断送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上。”他想通过旅游文化产业基地宣传“陶文化”,让传承成为时尚,让人们看到这些带着体温的手工艺品的时候意识到:那是历经几千年岁月沉淀下来,却被我们忽视了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