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磐安县多个乡镇的村民在精彩婺剧表演中迎接新年到来。送春联、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磐安文化惠民行动紧扣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五大发展愿景,不仅“送文化”,更扎根基层“种文化”, 深化“昌文”文化品牌建设,在文化自信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向前。
“敲锣鼓”加“广悦读”
营造文化氛围
“这戏真好看,还教育子孙孝敬老人。”在仁川镇胡庄村,84岁高龄的村民胡加银看了婺剧《三子争父》,不停叫好。
上月底,磐安县文化惠民活动拉开大幕,连续7天到7个乡镇送戏下乡,为当地百姓奉上“文化年货”。在胡庄村,戏台边人头攒动,周边村民也纷纷赶来,观众挤满正厅,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和叫好声。戏台周边摆放着赶茶场、炼火、树龙虎大旗等非遗展板。“这些都是磐安人的宝贝,不少民俗吸引很多外地人赶过来看。”村民们自豪地说。
“几乎每个乡镇演的戏都不同,一天两场,场场满座。”磐安婺促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为村民表演的都是婺剧,其中有不少新戏,结合新时代精神和当地传统文化编排而成,让村民们耳目一新。
下午的首场演出散场后,已接近晚饭时间,当村民陆续回家做饭,磐安婺促会文艺工作者仍在戏台处加紧排练,为夜场婺剧做着最后准备。“经过连续多年的文化惠民活动熏陶,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基层文化活力已得到充分激发,不仅有‘围观者’爱热闹,更有一些爱好者凑热闹,纷纷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该负责人说。
送戏下乡热闹非凡,24小时书吧润物无声。在磐安县文广新局附近,不少阅读爱好者纷至沓来,只需掏出身份证一刷,就能寻得一晌安逸。
“书吧去年12月中旬开放,前来看书、借书的市民至今已近万人次。”磐安县图书馆馆长王朝生说。记者看到,书吧内既有端着笔记本电脑自习研学的学生,也有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手指默读的老先生。
24小时昌文“悦读书吧”之所以成为当地百姓“新宠”,与其便利化、智能化运行模式分不开。王朝生介绍,书吧里有近万册图书供市民自由借阅,刷卡便可入内,在里面看书可自取,借阅与归还全自助,在机器上操作只需短短几十秒。最大特色是24小时开放,书吧灯光、空调等全可远程智能控制,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打破了市民阅读时间的限制,向早晚延伸。
此外,磐安县图书馆还充分利用书籍资源,为全县200多家农家书屋“供血”。王朝生说,有超过20万本书籍分布在各农家书屋中,农民可以从这些书中了解到国际动向、国家大势、当地动态。并且,每季度约有500本书在每处农家书屋流转,让基层图书馆“活”起来。
“送文化”更“种文化”
催发内生动力
“手再向上展一点,节奏要明快,定型动作时要有力,瞬间收住。”前段时间,磐安县文化馆文化干部彭争艳来到尖山镇新宅村,帮助村中文艺爱好者排演节目。像彭争艳这样的文化辅导员,在磐安各乡镇、村均能寻到身影,他们就是“种文化”的基层力量。民间自发文化活动的百花齐放,是磐安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的缩影。
磐安县文广新局局长张大华说,近两年来,磐安文化事业紧紧围绕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各项标准,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为重点,以资源整合、统筹利用、品牌打造、优化服务为载体,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用通俗的5句话概括,可以说这些年磐安文化队伍建设强了起来、文化市场净了起来、文化阵地厚了起来、文化活动闹了起来、文化利用活了起来。”他说,加以“文化365”的党建力量和“昌文”文化品牌效应,磐安文化事业和产业均得到长足发展。
比如,磐安非遗活化利用迈入新阶段,“非遗一台戏”有望在2018年迎来常态化演出。“现在尖山镇管头村的非遗一台戏日渐成熟,春节过后可尝试每周一场进行试演。”磐安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说,管头村农家乐火热,非遗表演若成为固定节目更能服务旅游业发展。“目前磐安已有22个非遗通过国家认证享受知识产权保护,各地根据非遗因地制宜编排非遗一台戏,既能使文化活动活络起来,又能带来眼球经济,依托文化优势转为经济效益,使文化氛围走向良性循环。”
在磐安,文化事业发展还可用“硬件不足软件补”来形容。不少文艺工作者不辞劳苦、远涉山区到基层“种文化”,就是希望催生村民热爱、参与、繁荣文化事业的内生动力,让磐安传统文化多点开花、落地生根。目前,磐安县民间文艺表演队伍数量位居全省第一,这正是连年文化惠民活动的铿锵回馈。
去年春节期间,磐安全县各地共举办140多场“村晚”。今年,光玉山镇铁店村就已筹备起3台“村晚”,村民们自发编排的节目,多到不够演。家门口的小舞台,承载着磐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折射出美丽乡村的变迁,诉说着当地百姓共建品质山城的实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