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巡河不再是“河长”专有,在湖州市,人人争当“河长”蔚然成风。近日,德清县下渚湖街道二都村村民王刚迷上了抢单巡河赢“生态绿币”,只要关注“德清公众护水平台”,点击“当河长”领到巡河任务,再按照路线完成巡河,拍照上传提交巡河报告,就能得到20个“生态绿币”。
“‘生态绿币’不仅能兑换绿植、土鸡蛋、草莓采摘园门票、话费等,还能换真金白银。我们在下渚湖街道推出‘生态绿币’信用贷款试点,对治水积极的村民配比5万元到30万元额度的信用贷款。”德清县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说,这一巡河模式全面拓宽了群众参与治水通道,目前,平台注册人数累计突破2万人,每周使用率稳定保持在10%以上,全民治水热情高涨。“这些年来,‘五水共治’治出了城乡新面貌,老百姓尝到了甜头,这些身边的变化调动了他们治水的热情。”湖州市治水办(河长办)有关负责人说,另一方面,湖州市把全民治水作为推进“五水共治”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全民参与机制,加快推进治水由政府主导向全民共治转变。目前,湖州全市共组建2000多支民间护水组织,配备各类民间河长、河道志愿者6000余名,开展志愿治水10万余人次,掀起了全民治水的新高潮。
小手牵大手,治水齐动手。吴兴区自去年组建全市首支“少年护水团”以来,听治水故事、看治水成果、小小河长护环境“五水共治”全家齐参与等活动,辐射了近6000户家庭,形成了“五水共治”全家动员、全民知晓的良好氛围。
此外,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积极发挥组织特点和优势,常态化开展治水护水工作,共青团“河小青”、妇联“美丽河嫂”形成了治水品牌。“我们还邀请治水专家,为‘河嫂’进行上岗前培训,助其在具体工作中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德清县妇联有关负责人说,有了扎实的技能,“河嫂”们每月开展大型集中巡河活动,每周协助河长开展一次巡河工作,及时将情况反馈给河长,努力当好“侦察兵”“第三只眼”,确保护水常态长效。
如今在湖州市,越来越多人把治水当成自家事。各地把“家庭护水公约”纳入村规民约,并建立相关督查评比机制,确保护水常态化。“全民治水为河道长效管理注入了强大持久的力量。”市治水办(河长办)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全民治水机制,引导市民逐步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让爱水护水成为市民的日常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