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门口的就医体验,德清县洛舍镇三家村村民沈林仙竖起了大拇指。近日,她来到洛舍镇卫生院做糖尿病复诊,接待她的是县级医院内分泌科的主任医师。“以前复诊需要搭公交车跑县人民医院,现在有县里专家长期在乡镇坐诊,很方便。”沈林仙说。“深化医疗体制改革难点在基层、重点在基层、活力之源也在基层,去年9月起开始的县域医共体建设是破解基层医疗体制问题的有效之举。”市卫生计生局有关负责人说,县域医共体整合优化了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了群众看病不出县。今年前10个月,全市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34%,同比提高3.2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据了解,县域医共体整合了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村服务站,建立统一法人的医疗保健集团,由牵头医院院长任法人代表,实行一个法人管理。根据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功能定位、办医方向、服务需求,分层次、分类别进行调配。“以往,基层医疗机构面临医务人员招不进、留不住现象,县域医共体建设解决了这一问题。”市卫生计生局有关负责人说,医共体人员管理实行“县管院聘”,变“卫生院人”为“医共体人”,合理轮岗、有序流动、统筹使用。截至目前,县级医院有450人下沉乡镇卫生院开展坐诊、指导、教学等服务,乡镇卫生院有64人到县级医院全科门诊等岗位工作。
如今,在县域医共体覆盖的村、社区卫生服务站里,老百姓一出家门就能看名医,真正打通了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每个村级卫生服务站,差不多每隔半个月就能见到名医。”长兴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小浦镇卫生院院长刘红辉说。
在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过程中,县级医院在乡镇卫生院开设联合门诊、专家工作室,选派专业人员驻点服务,帮助基层健全制度、规范操作、强化培训。同时,推进检查结果区域共享,乡镇卫生院的放射拍片、心电检查和血常规检验等都能通过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和临床检验中心,由县级医院的专家进行诊断和检测。业务统一管理,实现了医疗业务同质提升。“县域医共体打通了县、乡镇、村的体制壁垒,实现了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了医疗资源的纵向有序流动,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市卫生计生局有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我市将全力推进城市医共体建设,拆除机构“围墙”,贯通服务“链条”,健全财政保障、医保支付、人事薪酬等制度保障,推进市、区两级医疗资源统筹管理,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同标同质、服务优绩优效,打造城市医共体建设的湖州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