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州各河道边,如今不时能看见“红马甲”的身影,他们活跃在治水宣传、河道保洁等活动中。据了解,目前全市“河小青”注册志愿者近5万名,已开展治水培训、水质监测、水体治理等志愿服务8500场,参与志愿服务团队1000余支,湖州“河小青”经验已向全国推广。
作为“河小青”的起源地,我市从2014年至今已经初步形成了“三个一”工作法,即打造一支多主体参与的队伍、建立一项切合实际的职责清单、明确一套着眼长远的运行制度,“志愿者+骨干团队+青年环保社会组织”的“河小青”队伍模式已逐步成型。现在,打开“志愿汇”APP,上面有专项发布“河小青”招募活动的相关信息,在团市委微信平台和网站上都有“河小青”的报名专栏。
吴兴团区委、爱山街道团委组织的青年志愿者和青年微河长,平时主要负责定期进行巡河检查,并在河道取水样检测。像这样有专业技术和专业设备的“河小青”有不少,全市目前已培育治水志愿者骨干1530人、志愿者团队1000余支。
一套着眼长远的运行制度已明确。以“三化”机制推动“河小青”生态志愿的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进一步巩固“河小青”治水清河成果;推动“河小青”工作纳入各地河长制工作部署和年度考核,推动“河小青”队伍纳入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制队伍;在组织动员、活动设计、工作协调、品牌推广等方面加强统一调度和集中行动,整合工作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一天一查看、一周一活动、一旬一反馈、一月一总结、一季一主题”的志愿服务机制已形成。依托社区、医院、公园、车站、景区、景点、文化场馆等各类场所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将运动式、随意式的工作整合成常态化、规律化、集体化的志愿行动,同时细化“河小青”志愿服务工作职责和工作计划,推出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保障志愿服务队实现自我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