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下午三四点放学,可不少家长还在上班,没空接娃,这个“三点半难题”由来已久,今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谈到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解决办法,有经验可借鉴,杭州动向如何?能否全面覆盖,杭州家长很关心。
事实上,2017年秋季,杭州滨江区已经率先试点政府买单课后服务。当时,我实地走访了滨江四所试点小学,了解到课后服务主要面向有接送困难的家庭,家长自愿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审核后,孩子可以在学校呆到五点,其间安排学校老师管理,内容包括体育锻炼、自主阅读等,有的学校还开展健美操、舞蹈、长笛等兴趣班供孩子选择。
既不用付费,又有安全的学校环境和可靠的师资在,对有需求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对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来说,是否增加了负担?每个试点小学都有妥善的安排,比如尽量安排年轻老师,避开平时就有繁杂工作的班主任,并给予一定的津贴。
采访中,也有培训学校校长谈道,托管是刚需,这是“政府给年轻父母发的‘大红包’”,给家长省了不少钱。校外托班一般一学期4000元左右,且不包含晚饭。
有了一个学期的实践经验,到了2018年春季,滨江区开始在全区小学1-3年级中推广,余杭区也紧跟脚步,启动校园托管服务,面向幼儿园和小学1-3年级孩子。
就在其他区域家长翘首以盼之际,2018年8月8日,杭州市教育局发布官方消息,明确本年秋季开始,主城区所有小学将全面开展学后托管服务,对托管有刚需的非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1-3年级优先实施,其中滨江区为1-4年级,晚托班的具体结束时间可由各区、县(市)确定,不同季节可以有调整。
2018年12月,浙江省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出炉,这意味着覆盖面更广了,且明确了三点:可以收费但必须坚持非营利性;课后服务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合理取酬;校外培训机构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课后服务牵动着千万家庭,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政府、学校、社会多方力量联合起来,这项民生工程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