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到了,很多人都放假了,公交却要更忙了。在杭州有这么一个家庭,一家三代七口人都跟公交车打交道,在劳动中度过假期是他们最熟悉的体验。
82岁的景百牛老人是杭州第一代电车驾驶员,“1959年,我们40个人从杭州到上海,培训怎么开电车,培训了一年多时间。1961年回来,当时的长江客车厂生产的20辆电车正好交给我们开。”
景百牛的老伴黄月美今年74岁,曾经也是一名公交车司机,开的是西湖景区最红的7路车,“开了34年公交车,我们家七个人都在公交公司,真正是 ‘公交世家’!”
老两口的两个女儿,加两个女婿,都是公交公司的。市公交集团第二汽车分公司副经理张根发是他们的小女婿,跟老婆两个人都是17岁左右高中毕业就进了公交公司,“900多个人考试,最后录取了30个。”
1981年,张根发进入公交公司做基层调度员。“那时调度跟现在完全不一样,电话也没有,我们跟司机都是口头沟通。现在,调度坐在电脑前,车辆行驶到哪里一目了然,调度信息通过智能平台发过去,跟微信弹窗一样,司机一抬头就看到了。”他说。
他的女儿张晶如今是一名公交公司工作6年的员工,从一线的调度员做到车队的内勤。每到节假日,都是这对父女最忙的时候。“我退休在家,他们俩每天早出晚归,烧一桌子菜也没人吃。”张根发的妻子景雯说,她曾经也是一名公交人,理解这份公共服务工作的不容易,“女儿9个月大时,我们把她扔进单位的婴儿室,一进去就‘哇哇’哭。她读幼儿园时,周末我们都最忙了,只好把她反锁在家里,准备好吃的,打开电视,让她一个人待在家里。”
一家三代七口人都跟公交车打交道,所以一坐下来,大家聊得最多就是公交车的前世今生。景百牛说:“上世纪60年代,能挤上公交车就不错了,后面的人推前面的人一把,门都拉不拢,都快拉破了。车子还经常抛锚,路上一抛锚,乘客都下来推一把,车子才发动起来,有的人上班迟到了也没办法。”
“现在大家对公交车要求就高了,要乘坐舒适、出行便利、准时准点。如今我们杭州的公交车软硬件,可以说在全国都是领先。”张根发感叹。
他们把青春和岁月留在了公共交通服务岗位上,又将接力棒交到第三代的手里。张晶觉得,看到乘客满意出行,你来我往,心里还是蛮自豪,有点小成就感的。小长假期间,也是她和爸爸最为忙碌的时候。昨天下午杭城开始进入出行高峰,张根发奔波于繁忙的火车东站等地,为保证乘客出行无忧。